公元184年,東漢光和七年,十月廿六,豫州汝南郡,吳房大營。
深秋的晨光清冷而澄澈,將偌大的校場照得纖毫畢現。整整一月的休整與厲兵秣馬,奮武軍這台戰爭機器已被擦拭得鋥亮,鋒芒內蘊,隻待出鞘。此刻,校場之上,旌旗蔽日,甲胄生輝,近三萬將士肅然列陣,肅殺之氣凝若實質,直衝霄漢!玄赤色的奮武中郎將大纛高聳於點將台後,“陷陣”、“中壘”、“虎賁”、“驍騎”、“虎衛”諸營將旗獵獵作響。
王康身披玄鐵重劄,猩紅披風垂地,按劍立於台前。程昱、陳宮分列左右,典韋、高順、於禁、王固、呂岱、王續、王憲、廖化、周倉、何曼等將校肅立其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於台下那片深青、深褐與玄赤交織的鋼鐵洪流。
“擂鼓!”王康聲音沉凝,穿透晨風。
咚!咚!咚——!
三通雄渾戰鼓如滾雷碾過大地,震人心魄。
“陷陣營!校尉高順,率部受閱!”傳令官洪亮的聲音響徹校場。
西側陣列,深青色的浪潮驟然湧動。高順一身鐵劄寒甲,破甲錐矛斜指,當先而行。身後,五千陷陣銳卒排成五個嚴整方陣,踏著鼓點,步伐沉重劃一,如移動山嶽碾壓而來。
高順行至台前,勒馬抱拳,聲音冰冷如鐵石交擊:“稟中郎將!陷陣營五千銳士,整軍待命!編製如下:
左前部軍司馬李敢:領千人戰兵部!刀牌手二百,持長盾,腰懸橫刀,長牌內扣三支投矛;長矛手六百,持丈六三棱破甲錐長矛;強弓手二百,負筋角複合弓,破甲箭簇滿壺!
右前部軍司馬趙桓: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左前部!
左後部軍司馬徐和: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新卒已融陣列,疑兵擾敵之法待驗於戰陣!
右後部軍司馬孫德: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尤擅依托工事,穩固戰線!
強弩部軍司馬趙平:領千人強弩部!刀盾手二百,持蒙皮圓盾,橫刀出鞘,護衛陣前;強弩手八百,蹶張勁弩平端,弩機望山幽光閃爍,破甲箭矢蓄勢待發!“
五千將士,皆著新換或修繕的皮劄甲嵌護心鏡,兵刃在晨光下寒光凜冽。陣列推進,盾如山,矛如林,弓弩含威,肅殺之氣令秋風亦為之凝滯。
“陷陣之誌!”高順破甲錐矛頓地。
“有死無生!”五千人齊聲怒吼,聲浪排山倒海!
王康頷首,陷陣營鋒銳更勝往昔,新將徐和、孫德亦融於體係。
“中壘營!校尉於禁,率部受閱!”
東側,深褐色的洪流沉穩推進。於禁穩坐黃驃馬,長槍平端,氣度如山。五千中壘將士緊隨其後,陣列如銅牆鐵壁。
於禁勒馬抱拳,聲如洪鐘:“稟中郎將!中壘營五千銳士,整軍完畢!
左前部軍司馬王勇:領千人戰兵部!刀牌二百,長矛六百,強弓二百!陣列嚴整,穩如磐石!
右前部軍司馬王猛: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左前部!攻堅敢戰,銳氣十足!
左後部軍司馬吳霸: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此部新卒,得吳司馬神力加持,破陣錐鋒,銳不可當!
右後部軍司馬孫輕: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孫司馬擅輕騎襲擾,其部亦多矯健之士,機動迅捷!
強弩部軍司馬高橫:領千人強弩部!刀盾手二百,護衛弩陣;強弩手八百,蹶張勁弩,覆蓋打擊,摧敵鋒銳!“
中壘營推進間,盾牆高舉如鐵壁,長矛斜刺如荊棘,弓手引而不發,弩陣森然含威。新將吳霸所在部曲,隱隱透出一股狂野力量,孫輕部則步伐靈動。
“中壘之責!”於禁長槍前指。
“守必固,攻必克!”回應如山崩海嘯,沉穩厚重中蘊藏爆發之力。
“虎賁營!校尉王固,率部受閱!”
校場南側,一股熾烈狂暴的戰意轟然爆發!王固赤膊著上身,筋肉虯結,隻覆護心皮甲,手中彎刀高舉如旗,當先奔出!身後五千虎賁悍卒,陣列雖稍欠陷陣、中壘的刻板,卻自有一股剽悍絕倫、一往無前的野性力量!
王固奔至台前,聲若霹靂:“稟主公!虎賁營五千兒郎,嗷嗷待戰!
左前部軍司馬何曼:領千人戰兵部!刀牌二百,悍勇無畏,常為突陣先鋒;長矛六百,挺刺如電;強弓二百,箭出奪魂!
右前部軍司馬周倉: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周司馬神力無雙,其部皆敢戰猛士,摧鋒折銳!
左後部軍司馬王當: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王司馬剛烈悍勇,身先士卒,所部皆亡命敢死之輩!
右後部軍司馬杜長:領千人戰兵部!刀牌、長矛、強弓配置同前!杜司馬心思詭譎,其部多機敏狡黠之士,擅襲擾滲透!
強弩部軍司馬廖化:領千人強弩部!刀盾手二百,護翼兩翼;強弩手八百,蹶張勁發,精準致命!廖司馬沉穩果決,弩陣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