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朔野歸藏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06章 朔野歸藏

第106章 朔野歸藏(1 / 1)

中平二年公元一百八十五年)十一月廿三,朔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抽打在興慶城新築的城堞上,發出沙沙的聲響。持續月餘的朔方滌蕩之戰,終隨塞外徹底封凍而落下帷幕。度遼將軍府正堂內炭火熊熊,驅不散將士甲胄上帶回的凜冽寒氣。三路主將高順、於禁、趙雲,及麾下王固、徐晃、張合、張遼、王續、王憲諸將,風塵仆仆,甲葉上猶帶乾涸的紫黑血痕與霜雪,肅立堂中,靜候著最後軍報的彙總。空氣中彌漫著鐵鏽、皮革、汗水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亢奮交織的氣息。

王康端坐虎皮帥椅,目光沉靜,掃過每一張飽經風霜卻銳氣未減的麵孔:“諸君遠征辛苦。朔野千裡,賴諸君鋒鏑滌蕩,今當塵埃落定,儘陳所得。”

高順率先出列,聲音冷硬如鐵,字字清晰:“末將高順,統左路軍,掃朔方、修都二縣。破屠各、盧水胡及休屠殘部大小二十一帳,陣斬頑抗頭目並悍匪計三百七十五級。俘獲丁壯七千八百餘口,婦孺老弱一萬一千二百餘口。解救被擄漢民九百七十戶,計四千餘口。繳獲戰馬良駒兩千匹,駑馬馱畜八百匹,牛兩千三百頭,羊五萬六千餘隻,駱駝一百峰。另得金銀器皿、皮貨若乾,已交輜重營入庫。”

緊隨其後,於禁沉穩如山,聲調不高卻字字千鈞:“末將於禁,統右路軍,蕩河西三封、窳渾、沃野、臨河四縣。破盧水胡、屠各及休屠殘部大小三十七帳,招降三部八百餘帳。陣斬頑酋四百二十級。俘獲丁壯一萬零五百餘口,婦孺老弱一萬八千六百餘口。解救被擄漢民一千三百戶,計五千六百餘口,並尋回流散漢民遺孤五百餘口。繳獲戰馬兩千五百匹,駑馬千匹,牛三千二百頭,羊八萬一千餘隻。接管鹽池兩處,獲存鹽三千石。金銀細軟、氈帳車輛無算,已悉數押回。”

趙雲銀甲雖染征塵,英氣依舊迫人,抱拳朗聲道:“末將趙雲,領中路軍策應左右,並定呼道縣。破零星馬匪及小部七股,陣斬一百八十級。俘獲丁壯八百餘口,婦孺兩千餘口。解救漢民三百戶,一千二百餘口。繳獲戰馬五百匹,牛八百頭,羊三萬隻。往來策應高、於二位將軍所部凡五次,護得繳獲人口、牲畜安然歸城,未有重大折損。”

堂內一片寂靜,唯有炭火爆裂的劈啪聲。三路大軍掃蕩月餘,朔方十縣之境,自黃河東岸至河西荒漠,自陰山南麓至屠申澤畔,盤踞多年的胡部勢力被連根拔起,或滅或降或遠遁。繳獲之豐,人口之眾,遠超預期!新解救的漢民與數萬俘獲的胡口,如同巨大的潮水,即將湧入這座初生的城池。

王康起身,步至懸掛的巨大朔方輿圖前。圖上山川城池的標記已被炭筆重新勾勒,九座廢棄或半廢棄的縣城名——朔方、修都、呼道、廣牧、渠搜、三封、窳渾、沃野、臨河,清晰在目。他的手指重重劃過這些名字,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朔方十縣,唯我興慶獨存,豈是長久之計?胡虜可趁之隙,皆因城垣頹圮,漢威不彰!傳令!”

堂下諸將及文佐精神一振。

“著匠作營營正張礪總攬,輜重營營正王禰協理,苦役營校尉彭脫督工!”王康的目光掃過被點名的三人,“即日起,征發苦役營全部丁壯——連同此番新俘獲之丁壯,計七萬三千餘口——並輜重營全部役夫,配以匠作營所有工匠!重修朔方、修都、呼道、廣牧、渠搜、三封、窳渾、沃野、臨河九縣城池!”

他手指輿圖,條分縷析:

“九城不必儘如興慶之雄,然基址務必加固,城牆依地勢重修,最低需達一丈五尺!設甕城、馬麵、角樓,掘深壕!所需條石、青磚、三合土,就近取用,或由興慶匠作營統一燒製調撥!優先重修朔方郡治舊所)、沃野扼河西要衝)、臨河控黃河北渡)三城,務求堅固!其餘六城,亦需立起屏障,使流民可依,斥候可據,胡馬難越!工期緊迫,開春凍土消融前,九城基址城牆必須完工!張礪,可能辦到?”

老匠人張礪須發皆白,聞言眼中精光爆射,出列抱拳,聲音洪亮如錘擊砧鐵:“將軍放心!七萬三千苦役,便是七萬三千頭拉磨的健牛!老夫豁出這把骨頭,親自督造各處要害!凍土雖硬,人心更堅!開春之日,若九座新城不能初具規模,老朽提頭來見!”王禰、彭脫亦緊隨其後,肅然領命,深知此任關乎整個朔方防禦體係的筋骨。

正議間,堂外親衛高聲稟報:“參軍陳宮求見!”

“進!”

陳宮一身青色文士袍,肩頭猶帶未化的雪屑,快步而入,臉上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振奮,向王康及諸將略一拱手,便道:“將軍,諸公!喜訊!招賢館落成未及半月,黃金台之名初播,已有賢才不畏風雪,跋涉而至!”

堂內眾人目光瞬間彙聚。程昱撚須,眼中露出期待。王康精神一振:“哦?來者何人?速速道來!”

陳宮語速略快,顯是心情激動:“今日館中先後抵達兩位。其一,乃幽州漁陽人田豫,田國讓。此人雖年僅弱冠二十歲),然談吐不凡,尤精邊務胡情!自言曾遊曆幽並,熟知烏桓、鮮卑部族內情,對羌胡習性、山川地理,如數家珍!觀其應對,沉穩有謀,絕非空談之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豫!王康心中一動。此人年少成名,確為鎮守北疆的良才胚子!他不動聲色:“其二呢?”

“其二,”陳宮續道,“乃京兆杜陵人杜畿,杜伯侯。年方十九,然氣度凝練,精於術算、刑名、錢糧勾稽!自言為避三輔兵災,輾轉北上,聞將軍招賢納士,唯才是舉,故特來相投。屬下觀其於案牘錢穀之事,條理分明,心思縝密,實為理民治政之乾才!”

杜畿!王康心中再讚。此子曆史上便是以治郡安民、善於理財著稱!招賢令初發,便得此一文一武兩位極具潛力的少年英才,實乃天助!

堂上氣氛為之一新。連高順、於禁等宿將眼中也閃過訝異與期許。朔方百廢待興,正缺這等通曉實務的年輕俊傑。

王康麵上卻未露過多喜色,隻微微頷首:“田豫、杜畿…本將記下了。公台,好生安置於館中,待之以禮,供其食宿筆墨,令其可安心閱覽我朔方政令、戶籍、輿圖。官職任命,待本將細察其能,與諸公商議後再定。招賢館大門常開,凡有才之士來投,無論多寡,皆速報我知!”

“屬下明白!”陳宮肅然領命。

王康目光再次投向堂下諸將與張礪等人:“三軍凱旋,繳獲豐盈,此乃將士用命之功!然繳獲終有儘時,根基在於長治!九城重建,乃鎖鑰朔野之筋骨!招賢納士,乃充盈府庫之血脈!此二事,關乎我興慶乃至整個朔方八郡存續興衰!望諸君,各安其職,各儘其責!”

他聲音陡然轉厲,如金鐵交鳴:“張礪、王禰、彭脫!七萬三千苦役交付爾等手中!九城城牆,便是爾等軍令狀!開春之日,本將要親臨查驗!若有一處不堪一觀,軍法無情!”

“末將屬下)必竭儘全力,萬死不辭!”三人轟然應諾,肩頭如負千鈞。

“程昱、陳宮!招賢館乃我朔方未來之望!務必使天下才俊知我王康求賢若渴之心,知我朔方有英雄用武之地!”

“諾!”二人肅容應道。

“諸將兵馬,各歸營伍休整,清點戰損,撫恤傷亡,保養軍械馬匹!塞外寒冬,非征戰之時,然枕戈待旦之心不可稍懈!散!”

“謹遵將令!”眾將齊聲應諾,甲葉鏗鏘,魚貫退出正堂。

王康獨自立於巨大的輿圖前。窗外風雪漸緊,撲打著窗欞。輿圖上,象征九座待興之城的標記,與剛剛標注上的“田豫”、“杜畿”兩個名字,在炭火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醒目。繳獲的人口、牲畜、物資,是冰冷的數字;七萬苦役的汗水,將澆灌出新的城垣;而那兩位冒雪前來的年輕身影,則代表著一種更深遠、更蓬勃的可能。朔野的根基,在血火歸藏之後,正悄然紮向更深厚的凍土,靜待著破冰而出的春天。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