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春巡九城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08章 春巡九城

第108章 春巡九城(1 / 1)

中平三年公元一百八十六年)三月初九,河套的朔風雖未褪儘寒意,卻已裹挾著黃河解凍的濕潤水汽與泥土蘇醒的腥甜。興慶城巨大的包鐵城門隆隆洞開,王康跨坐黑風馬,猩紅披風在晨風中獵獵作響。典韋率百名鐵劄虎衛扈從左右,張遼引百名驍騎前營精騎前後警戒。一行鐵騎,踏著初融的雪泥,馳出興慶,開始巡視新築九縣與初立百司。

首站,朔方縣故城今杭錦旗北)。昔日斷壁殘垣處,一道近兩丈高的夯土包磚城牆已然矗立,雖不及興慶雄壯,然甕城、馬麵俱全,深壕引水環繞。苦役營都尉彭脫與工曹掾馬鈞正督率數千苦役,用巨大的木夯加固城基,號子聲震天。彭脫甲胄沾滿泥點,見王康至,疾步上前稟報:“稟將軍!朔方城基加固完畢,牆體合龍,甕城門閘正在安裝!再需旬日,可保堅固!”馬鈞則指著城牆內側預留的凹槽:“將軍,此乃預留之排水暗渠,依鈞所製‘翻模’澆築,可保雨季牆基不蝕。”王康頷首,望向城外新翻的廣袤黑土,那是朔方屯田軍一部正驅牛扶犁,棗祗的身影在其間奔走指點,春耕已始。

其後數日,王康馬不停蹄。修都縣杭錦旗東北)扼東西要衝,城牆已畢,戍卒登陴;呼道縣鄂托克旗西)地處要衝,城雖略小,然烽燧林立,斥候遊騎不絕;廣牧、渠搜近羌渠單於界)二城,牆高壕深,戍衛森嚴,顯見張礪遺誌猶存。河西三封、窳渾多沙磧,城牆稍矮,然皆以條石築基,異常堅固;沃野、臨河二城扼黃河渡口與水草豐美之地,不僅城防完備,城外新辟之屯田阡陌縱橫,鹽監賈逵正指揮鹽丁於沃野鹽池架設新式水車,效率倍增。九座新城,如九顆鉚釘,深深楔入朔方千裡疆土,漢家旌旗於城頭傲然飄揚。

回到興慶,巡視轉入城內新設衙署。倉曹衙署內,算盤聲劈啪不絕。倉曹掾杜畿正核對新收春賦簿冊,見王康至,捧上簡冊:“將軍,去歲冬儲並今春新賦,倉廩實粟米十一萬三千石,麥豆四萬二千石。按將軍令,已撥付屯田軍、苦役營及歸化屯口糧種子,府庫存糧可支至夏末。”他指向牆上巨大的收支圖表,“此乃杜畿新製‘四柱清冊’,收、支、存、欠,一目了然。”王康細觀,條理分明,讚許點頭。

金曹衙署內,市易繁忙。金曹掾衛覬正與幾位胡商洽談毛皮換鹽鐵事宜,案頭攤開《市易稅則新編》。“稟將軍,”衛覬抽身稟報,“開春互市以來,鹽、鐵器、茶磚輸出大增,換回牛羊、毛皮、藥材無數。上月市稅銅錢已逾八十萬!已按新則,三成歸府庫,七成激勵商賈。”王康見秩序井然,市麵漸活,心下甚慰。

法曹衙署肅穆森嚴。法曹掾蘇則正審閱一樁胡漢田界糾紛案卷,證據、證詞、律條援引清晰。“將軍,此案適用新頒《朔方田畝糾紛裁處令》,三日內當可公斷。”蘇則目光銳利,“另,各城新設‘申明亭’,張貼律令,月有‘講法日’,務使軍民知法。”王康嘉許其雷厲風行。

戶曹衙署人聲鼎沸。戶曹掾梁習案頭堆滿新編戶冊,吏員正為歸化胡民登記授田。“將軍,開春以來新編入籍漢民三千七百戶,胡民歸化屯新立一千二百戶,皆已丈量荒地,發放田契。”梁習指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記,“十縣之地,丁口、田畝,今已儘在掌握。”

工曹衙署宛如巨大工坊。工曹掾馬鈞正與一群工匠圍著沙盤討論,沙盤上河流、溝渠、水車模型精巧無比。“將軍請看,”馬鈞興奮地指著沙盤,“此乃鈞設計之‘翻車’龍骨水車),置於廣牧渠,可引黃河水灌田千頃!春耕後即可動工!”另一側,水利博士韓暨正埋頭計算一組數據,為疏浚屠申澤水道做準備。

牧曹、馬監、礦監、鹽監各衙署亦是一片忙碌。牧曹掾溫恢正統計各官營牧場接羔數量;馬監令韓暨在規劃新的配種牧場,牆上掛著《河西駿馬與河曲馬雜交優劣考》圖表;礦監令裴潛帶來了陰山新發現一處大鐵礦的礦石樣本;鹽監令賈逵則彙報著采用新法曬鹽後,產量激增三成。

軍器監,爐火正紅,鐵錘叮當之聲響徹雲霄。監正鄭渾一身匠作短衣,油汗滿麵,引王康步入最核心的甲胄工坊。數十名赤膊工匠正揮汗如雨,反複鍛打、淬火、鉚合鐵甲片。一套已完工的鐵劄甲嵌加厚護心鏡,在火光下泛著幽冷的寒光。

“稟將軍!”鄭渾聲音洪亮,壓過打鐵聲,“自監中按張老遺法,設‘流水分工’:選料、鍛坯、淬火、打孔、編綴、嵌鏡、校驗,七道工序,專人專責!又得礦監裴大人全力供料,新開三座水力鍛錘,工效大增!”

王康撫過甲片,觸手冰涼堅實:“月產幾何?若戰兵營全員換裝,需時多久?”

鄭渾早有準備,肅容道:“去歲末,月產鐵劄甲僅八十副!經擴工匠至三百人,增設水力鍛錘,改進淬火油方,今月產已達三百副!”他頓了頓,指著牆上巨大的《換裝進度表》,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各營已配發數量,“戰兵營並虎衛、斥候、軍校等,需鐵劄甲者,計兩萬一千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拿起炭筆,在圖表上一點:“以當前月產三百副計,不計戰損補充,全員換裝需時五年又十個月!”這個數字讓王康眉頭微蹙。

鄭渾緊接著道:“然渾已有對策!其一,懇請將軍再撥精壯學徒三百人,由老匠帶訓,三月可成!其二,請工曹馬大人協助,於陰山鐵礦左近,擇水力充沛處,再建兩座大型軍器分工場!如此,匠力、水力、鐵料運輸皆可再省三成!若此二策得行,至今年底,月產可望提升至五百副!則全員換裝之期,可縮短至三年又六個月!”

王康凝視著圖表上漫長的換裝線,又望向爐火映照下鄭渾堅毅的臉龐與工匠們古銅色的脊梁,沉聲道:“準!所需人力、物力,儘數撥付!三年半…本將等得起!然甲胄之精良,關乎將士性命,質量絕不可降!”

“諾!渾以性命擔保,甲胄質量,隻升不降!”鄭渾轟然應諾。

巡視末站,是城西新辟的文教區。

崇文館書聲琅琅。祭酒程昱正襟危坐,親自為館中百餘名十至十四歲的少年講授《春秋》大義。館內博士劉馥則領著一群更小的蒙童誦讀《急就篇》。另一間靜室,博士徐邈、劉劭正與幾位通曉律令、術數的青年才俊辯難。王康立於窗外靜聽片刻,未加打擾,隻見程昱微微頷首,目光中儘是欣慰。

隔街相望,講武堂演武場殺聲震天。今日輪值教官正是趙雲。百餘名少年學員多為陣亡將士遺孤及軍中選拔的苗子)身著輕甲,手持木製刀矛,在趙雲指導下操演基礎槍陣。“穩!準!狠!”趙雲清叱聲穿透操場。王康看著少年們眼中燃燒的戰意與崇敬,仿佛看到未來奮武軍的脊梁。

理番院內氣氛迥異。院正田豫正與幾位通曉胡語的文吏,向一群歸化屯的胡人長者耐心講解新頒的《歸化屯墾章程》,牆上掛著圖文並茂的漢話識字圖。角落處,幾位胡人工匠正按照馬鈞提供的圖紙,嘗試製作漢式的犁鏵。一名胡人老匠捧著一件雕刻著漢式雲紋與胡地牛羊圖案的木器,恭敬地呈給田豫,似在表達融合之意。田豫含笑接過,用胡語勉勵幾句,氣氛融洽。

最後是招賢館。雖非衙署,卻門庭若市。不斷有風塵仆仆的士子、匠人手持招賢令副本前來投效。陳宮坐鎮館中,與吏員們一一登記問詢,分類引薦。見王康至,陳宮迎上:“將軍,開春以來,北地、關東士子來投者絡繹不絕,尤以通曉水利、匠作、刑名者為多!館中客房已近滿員。”王康望著那些或矜持、或樸拙、或熱切的麵孔,深知這才是朔方未來的真正寶藏。

夕陽西下,王康登上興慶城北新築的角樓。腳下城池炊煙嫋嫋,城外新墾的田疇在暮色中延伸向遠方。九座新城的烽燧在視野儘頭隱約相連。城內,各司其職的衙署燈火漸次亮起;城外,屯田軍的營地傳來收操的號角。鐵與火的烙印尚未褪去,但春耕的號子、衙署的算盤、學堂的書聲、工坊的錘音,已交織成一片生機勃勃的宏響。

他撫過冰冷的箭垛,目光投向陰山以北的蒼茫。鐵劄甲的寒光、倉廩的糧垛、學堂的幼苗、理番院的融合…朔方這台龐大而精密的機器,在無數雙手的推動下,正隆隆運轉,積蓄著破土而出、更向遠方的力量。腳下的基石已足夠堅實,隻待那雷霆萬鈞的一躍。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