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被擄為奴之漢民:二萬一千餘口。”
“三、繳獲牲畜:”
“馬匹:五萬三千餘匹含良駒、駑馬、馱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牛:七萬六千餘頭。”
“羊:二十三萬五千餘隻。”
“駱駝:一千二百峰。”
“四、其他繳獲:”
“金銀器皿、珠寶皮毛王庭及頭人財富):堆積如山,價值難以估量。”
“肉乾、乳酪、氈帳、車輛、雜器:無算。”
“五、我軍損耗:”
“陣亡將士:一千九百七十人多為清剿頑抗據點之步卒)。”
“重傷:一千三百餘人。”
“戰馬損耗:一千二百匹。”
冰冷的數字背後,是東部鮮卑近半人口的消亡與根基的徹底摧毀。狼居水畔,素利王庭的灰燼尚有餘溫,無數部落的炊煙已永遠熄滅。四萬餘顆頭顱堆積的京觀,將成為這片草原永恒的噩夢。
“傳令!”王康的聲音帶著塞外寒風的凜冽,“陣亡將士,骨灰妥為收殮,歸葬英烈祠!撫恤從優!傷者,悉心救治!”
“著輔兵營先遣隊,即刻接收俘虜與牲畜!青壯男子三萬八千口,儘數打入苦役營!彭脫!”
“末將在!”
“苦役營丁壯,增至十四萬七千口!嚴加管束,儘數驅往朔方、五原新築城防、礦場、屯田!此乃贖罪之血汗!”
“諾!末將必榨儘其力,鑄我漢家邊牆!”彭脫眼中閃爍著冷酷的光芒。
“所掠婦女及健壯孩童三萬二千口,著戶曹、理番院吏員甄彆安置。擇其溫順者,配予有功將士或流民為妻妾;餘者,儘數編入歸化屯,嚴加教化,使其漸歸王化!”
“解救之漢民二萬一千口,著戶曹優先登記造冊,授田安家,貸予糧種耕牛,免賦五年!此乃離散之骨血,務必厚待!”
“繳獲之牲畜,著牧曹掾溫恢、馬監令韓暨,全權接收!良駒充入官營馬場育種,駑馬馱畜分撥各軍及屯田!牛羊擇地設官營牧場繁衍,餘者充作軍需民食!”
“其餘繳獲物資,儘數運回興慶,充實府庫!”
命令下達,龐大的遷徙與押運行動隨即展開。十四萬七千名形容枯槁、眼神麻木的鮮卑青壯男子,在監兵皮鞭的抽打下,被繩索串成長龍,驅趕向南,走向陰山以南的苦役深淵。三萬二千名婦孺,在哭泣與嗬斥聲中,步履蹣跚地彙入遷徙的隊伍。二萬一千名被解救的漢民,雖麵有菜色,眼中卻重燃希望之火。更龐大的,是近三十萬頭牲畜組成的海洋,在漢軍騎手的驅趕和俘虜的協助下,如同緩慢移動的雲朵,鋪滿了南歸的道路。繳獲的物資裝滿了無數大車,車輪轆轆,壓過初冬的凍土。
王康勒馬立於狼居水畔的高崗。寒風卷動猩紅披風,獵獵作響。身後,是焚燒殆儘的鮮卑王庭廢墟與那座新壘的、令人望之膽寒的四萬級京觀。眼前,是浩浩蕩蕩南歸的龐大人畜洪流,如同一條玄青色的巨龍,蜿蜒伸向陰山隘口。
經此一役,東部鮮卑精華儘喪,控弦之士十去七八,婦孺丁口被擄近半,牲畜財富損失殆儘。素利一脈,名存實亡。陰山以北,廣袤的草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隻有寒風嗚咽著傳唱漢軍的恐怖與玄赤戰旗的無上威嚴。河套北疆的烽煙,暫時熄滅了。王康的目光掃過這片被血與火徹底洗過的土地,最終投向南方的興慶城。帶回去的不僅是海量的戰利品與人口,更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根基雄厚的朔方霸業之基。然而,他知道,草原的仇恨如同野草,終會複生。腳下的路,還很長。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