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五月初六,右扶風,美陽城西三十裡,漢軍大營。
連綿的軍帳如同灰色蘑菇,覆蓋了渭水北岸的塬地。一杆殘破卻依舊倔強飄揚的“皇甫”大纛,矗立在營盤中央。征西將軍皇甫嵩的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這位因平定黃巾而名震天下的老將,此刻眉宇間是深深的疲憊與憂憤。涼州叛亂這把野火,遠比當年的黃巾更難撲滅。韓遂狡黠,馬騰悍勇,王國雖為傀儡卻聚攏羌胡,叛軍勢大,耿鄙敗亡、傅燮殉國的陰影更籠罩著整個關西。
帳簾猛地被掀開,親衛統領疾步而入,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震動:“稟將軍!朔方度遼將軍、平西中郎將王康,率軍四萬,已至營外五裡!軍容甚盛!”
皇甫嵩霍然起身,眼中精光一閃:“王承業…終於來了!隨我出迎!”
營門外,景象迥異。深青色的朔方軍陣,如同一條沉默而銳利的鋼鐵長龍,在初夏的陽光下泛著冷硬光澤。甲胄鮮明,隊列森嚴,與對麵皇甫嵩部久戰疲憊、甲胄殘破的官軍形成鮮明對比。尤其那五百名立於王康帥旗之側、人馬皆覆暗沉鐵甲、隻露雙眼的虎衛重騎,散發出的沉重壓迫感,讓久經沙場的皇甫嵩親衛都感到呼吸一窒。
“末將王康,奉天子詔命,率朔方健兒,前來聽候皇甫將軍調遣!”王康下馬,抱拳行禮,聲音沉凝有力。姿態恭敬,卻不卑不亢。
皇甫嵩目光如電,迅速掃過眼前這位近年來在北疆聲名鵲起的年輕統帥,最終落在他身後那支沉默而剽悍的軍隊上。他心中百味雜陳,既有援軍抵達的如釋重負,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忌憚與…羨慕。好一支百戰雄師!
“王將軍一路辛苦!請!”皇甫嵩壓下心緒,側身肅客。
中軍大帳內,雙方主將落座,氣氛依舊微妙。皇甫嵩麾下將領多帶審視,朔方諸將則沉靜如淵。皇甫嵩簡要介紹了當前軍情:“叛軍主力盤踞陳倉今寶雞東),依山憑險,深溝高壘。韓遂、馬騰分兵劫掠三輔,王國坐鎮中軍,裹挾羌胡部眾,號稱十萬!我軍新敗,士氣受挫,糧秣轉運亦艱……”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王康:“聞王將軍一路東來,於左馮翊廣設粥棚,招攬流民,聲勢浩大。不知…此乃平叛方略,抑或另有所圖?”
此言一出,帳內氣氛瞬間緊繃。質疑之意,昭然若揭。
王康神色不變,坦然迎視:“皇甫將軍明鑒。末將奉旨平叛,亦奉旨安民!三輔凋敝,流民塞道,嗷嗷待哺。此皆我大漢赤子!若任其餓斃荒野,或為賊所裹挾,豈非助賊之勢,寒天下之心?故末將一路行來,一麵清剿小股亂匪,一麵賑濟流亡,宣示朝廷恩德,招撫其遷往地廣人稀之朔方、五原,授田貸種,使其重為良民,納糧服役,以固邊陲!此乃遵朝廷撫民之旨,行充實邊郡之實,絕無他意!況…”他聲音微沉,帶著一絲冷冽,“流民安定,則後方無虞,糧道暢通,叛軍亦失裹挾之源!於平叛大局,有百利而無一害!”
有理有據,大義凜然!更點明了流民不處置對平叛的危害。皇甫嵩麾下幾個還想質疑的將領一時語塞。皇甫嵩深深看了王康一眼,對方目光坦蕩,毫無閃爍。他心中暗歎,此子行事,既有雷霆手段,亦有縝密思慮,更擅借勢而為。遷徙流民之舉,縱有其私心,卻也實實在在解了朝廷和三輔的燃眉之急,讓人抓不住把柄。
“王將軍心係黎庶,深謀遠慮,老夫佩服。”皇甫嵩緩緩開口,算是揭過此事,“然當務之急,仍是破賊!不知王將軍對進剿陳倉,有何高見?”
“末將初來,不明山川賊情,不敢妄言。”王康姿態放得很低,“欲破賊,先知賊!請將軍允末將麾下斥候,前出陳倉左近,詳探叛軍虛實、兵力部署、糧道水源、山川險隘!待情報周全,再與將軍共議破敵良策!”
“善!”皇甫嵩點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王將軍麾下斥候精銳,早有耳聞。此事,便托付將軍!”
“謝將軍信任!”王康抱拳,隨即沉聲喝道:“王栓!”
“末將在!”一個身形精悍、眼神銳利如鷹的青年軍官應聲出列。他雖隻著輕便皮甲,背負強弓勁弩,腰間插滿飛刀短匕,氣質卻迥異於尋常軍士,正是位比軍司馬、專司刺探的斥候隊率王栓。
“著你統領本部斥候百騎,並驍騎、遊騎營中擅於潛伏、繪圖、通曉羌胡語之精騎三百,共四百騎!即刻前出!目標:陳倉叛軍大營及周邊百裡!給本將挖出韓遂、馬騰、王國三賊的底細!山川道路,賊兵分布,營壘虛實,糧秣囤積,將領動向,巨細靡遺!每十二時辰,飛騎回報一次!可能辦到?”
“將軍放心!”王栓眼中閃爍著獵人般的興奮光芒,“末將必讓陳倉內外,於將軍案前,再無隱秘!若漏一情一報,提頭來見!”言罷,乾淨利落地行禮,轉身大步出帳,行動迅捷如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著王栓離去的背影,皇甫嵩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如此精乾的斥候統領,確是戰場製勝的利器。
軍議暫歇。王康回到朔方軍大營,立刻召集程昱、陳宮、趙雲、張合。
“斥候已出,大戰在即。然遷徙流民之事,更關乎根基,一刻不可鬆懈!”王康語速極快,“程昱、陳宮!”
“屬下在!”
“即刻以平西中郎將行轅及朔方度遼將軍府聯名,傳令回朔方、五原!”
“其一:著戶曹掾梁習,總攬遷徙流民接收安置!於雙郡新附縣、黃河兩岸水草豐美處,按‘安歸新裡’模式,緊急增擴安置區二十處!每區預設容納千戶!所需簡易屋舍木架草頂)、地窖、水井,工曹協同地方,限時完成!”
“其二:著倉曹掾杜畿,開倉放糧!自即日起,新抵流民,按丁口,日發應急口糧粟米半升!直至其新墾土地首季收獲!同時,按《招撫令》,嚴格核驗登記後,發放首月貸種粟、麥各五升)及基本農具鋤、鐮)!”
“其三:著牧曹掾溫恢、馬監令韓暨,自官營牧場,緊急調撥健牛三千頭!按三戶一牛,配予新遷之民!登記造冊,分年償還!”
“其四:著醫監令張仲景,遣精乾醫工隊,分駐各新設安置區!嚴防時疫,廣施湯藥!所需藥材,金曹衛覬不惜重金,速速采買!”
“其五:著朔方、五原屯田軍校尉王禰、棗祗,抽調經驗豐富之屯田老卒千人,分赴各安置區,擔任‘勸農使’!指導新遷之民開荒、引水、播種、田間管理!務使其儘快立足!”
命令條理清晰,覆蓋了從落腳到生產的全鏈條。程昱、陳宮飛速記錄。
“另!”王康手指重重敲在輿圖上自美陽回朔方的漫長路途,“傳令輔兵營呂岱!除隨軍一萬,其留守河套之輔兵,立刻動員!聯合理番院通譯、戶曹吏員,組成‘導引隊’!自美陽始,沿官道,每百裡擇要衝安全處,設一‘流民導引賑濟點’!每點常駐輔兵一隊五十人),戶曹吏員二人,通譯一人,醫工一人!備大鍋、粟米、粗鹽、淨水及簡易避雨棚!職責有三:一、接應引導自西而來之流民,指明通往朔方之安全路徑;二、分發每日一次之應急薄粥,吊命續行;三、維持秩序,清剿小股襲擾流匪,護送婦孺!此乃生命通道,務必暢通無阻!所需糧秣,由沿途郡縣倉廩就近支應,憑吾手令調撥!敢有推諉克扣者,軍法從事!”
“主公英明!”程昱由衷讚道,“百裡設點,導引賑濟,此策可解流民長途跋涉倒斃之憂,更顯我朔方招撫之誠!流民歸心,必更踴躍!”
軍令化作快馬,攜著蓋有平西中郎將和度遼將軍雙印的令箭,星夜馳向東方。朔方、五原龐大的行政機器,在王康遙控下轟然加速運轉。而在這條越來越長的生命通道的另一端,深青色的朔方大軍在美陽城外紮下堅實營盤,如同一柄引而不發的利刃,靜靜等待著王栓斥候帶回那決定性的情報。渭水的波光映照著兩岸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邊是軍容鼎盛,磨刀霍霍;一邊是流民如河,蜿蜒向東,將破碎的三輔與新生的朔方,以希望與生存為紐帶,緊緊相連。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