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立於殘破的城樓之上,俯瞰著這座滿目瘡痍卻已重歸王化的城池,目光沉凝。他轉向身旁的皇甫嵩聞捷報親臨):“皇甫將軍,陳倉已複。然叛首韓遂、馬騰未擒,餘孽尚存。末將請命,分兵追剿殘敵,廓清關西!”
皇甫嵩看著城下那支士氣如虹、甲胄精良的朔方軍,又看了看自己麾下久戰疲憊的部屬,心中了然。他捋須頷首:“王將軍神勇,克複陳倉,厥功至偉!追剿殘寇,安定地方,非將軍之銳卒不可!老夫坐鎮陳倉,安撫百姓,為將軍穩固後方,轉運糧秣!”
“謝將軍!”王康抱拳。這正是他想要的——掌握追剿韓遂、馬騰的主動權!
陳倉城破的震撼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傳遍整個戰場。
野狐嶺。
韓遂枯坐在中軍大帳內,麵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陳倉陷落、王國授首的消息,徹底斷絕了他最後一絲幻想。黑風峪久攻不下,損兵折將,糧道斷絕。朔方軍挾大勝之威,隨時可能撲向他的野狐嶺老巢!
“好一個王承業!好狠的手段!”韓遂眼中閃爍著陰鷙與不甘的光芒,“傳令!焚毀營中無法帶走之糧秣輜重!全軍…撤!走隴西道,入羌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深知,此時不走,等王康騰出手來,他必將步王國後塵!狡狐的生存本能,壓過了複仇的欲望。當夜,野狐嶺燃起衝天大火,韓遂率殘部一萬餘人,拋棄大量累贅,輕裝遁入隴西群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隴西方向。
正在舔舐傷口、裹傷休整的馬騰,接到陳倉失守、韓遂遁走的消息,驚怒交加,更感孤立無援。
“父親!朔方軍挾勝而來,兵鋒正銳!我軍新敗,不可力敵!不如暫避鋒芒,退入金城、西平一帶羌地,聯絡舊部,徐圖再起!”年僅十六卻已顯露出不凡膽識的馬超急切勸諫。
馬騰看著滿營傷兵,又望向東方仿佛能感受到朔方鐵騎迫近煙塵的方向,長歎一聲,虎目含恨:“王康小兒!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傳令!拔營!西撤金城!”
六月初十,陳倉城外,朔方軍大營。
肅殺的氣氛籠罩著臨時圈禁戰俘的巨大營區。近兩萬一千名形容枯槁、眼神麻木的俘虜,被持矛軍士分隔看管。空氣中彌漫著汗臭、血腥和絕望的氣息。
王康、程昱、皇甫嵩見證)立於高台。戶曹吏員、通譯、軍法官肅立左右。
“開始甄彆!”王康的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感情。
冷酷而高效的程序再次啟動:
漢民甄選:凡能說漢話、自報涼州或三輔籍貫、年齡在十五至二十歲之間、身體無明顯殘疾者,被逐一拉出隊列,由軍中醫工簡單查驗後,列於東側空地。此部分俘虜,臉上多帶著劫後餘生的茫然與一絲微弱的希望。最終得合格青壯漢民:五千六百餘人。
羌胡處置:其餘俘虜,無論羌、氐、匈奴雜胡,抑或年齡過大過小、體弱傷殘之漢人,皆被驅趕至西側。眼神或麻木絕望,或桀驁不馴。計一萬五千七百餘口。
王康走到東側那五千六百餘名年輕漢民前,目光如電:
“爾等本為漢家子民,誤陷賊手,情有可原!今朝廷恩典,本將開恩,予爾等戴罪立功、重歸漢籍之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著爾等即刻編入吾朔方輔兵營!授皮甲,配長矛、橫刀!受朔方軍法約束!隨軍轉運,築營救護,戰場輔戰!有功者,賞錢帛,積功可入戰兵!待平叛功成,即為朔方良民,享授田貸種,安居樂業!若違軍令,臨陣退縮,定斬不饒!可願效命?”
“願!願效將軍!謝將軍活命再造之恩!”五千六百餘人轟然跪倒,聲音帶著顫抖的激動與重獲新生的感激。對於這些在死亡邊緣掙紮的青年來說,加入官軍,成為“自己人”,已是天大的恩賜與希望。
“呂岱!”
“末將在!”
“此五千六百人,並入汝輔兵營!嚴加操練,分入各都!以朔方老兵為骨乾,嚴明紀律!敢有異動,殺!”
“諾!末將必使其成可用之力!”呂岱肅然領命。輔兵營規模,瞬間膨脹至近兩萬三千人,成為一支龐大的後勤與預備力量。
王康轉身,目光如同寒冰利刃,掃向西側那黑壓壓的一萬五千七百餘羌胡俘虜:
“爾等羌胡異族!或世受國恩不知報效,或天性凶頑侵掠成性!附逆作亂,屠戮漢民,罪孽滔天!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著儘數打入苦役營!即刻押解,發往朔方、五原!築新城,開礦脈,墾荒田!以血汗筋骨,贖爾等之罪!此乃天恩浩蕩!逃亡者,殺!反抗者,殺!累及同族者,殺無赦!”
“押走——!”彭脫那如同金鐵摩擦般的吼聲炸響!早已等候多時的數千監兵,手持皮鞭鐵鏈,如狼似虎般撲入俘虜群中!哭嚎聲、咒罵聲、皮鞭抽打聲、鐵鏈拖曳聲響成一片!一萬五千七百餘名羌胡俘虜,如同待宰的羔羊,在皮鞭驅趕下,被繩索串成長長的、望不到頭的隊伍,步履蹣跚地踏上了通往塞北苦寒之地的死亡征途。等待他們的,將是築城開礦的沉重勞役和朔方風雪的殘酷洗禮。朔方苦役營的規模,由此突破二十萬大關!
皇甫嵩目睹這龐大人口被如同貨物般分類處置、輸送往朔方的景象,心中波瀾起伏。王康此子,借平叛之名,行掠民實邊之實,手段狠辣而高效。這源源不斷注入朔方的漢胡人口與苦役,如同為那塞北雄城澆築下最堅實的根基。他看著王康年輕而剛毅的側臉,仿佛看到一顆新的軍政巨星,正挾著鐵血與權謀,在破碎的大漢西北邊陲,冉冉升起。而朔方軍的鐵蹄,在掃清陳倉障礙後,已無顧忌地指向了韓遂、馬騰遁逃的西方。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