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保甲安民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64章 保甲安民

第164章 保甲安民(1 / 1)

初平二年六月十五公元191年7月19日),晉陽州牧府。連日的暑氣被一場驟雨稍解,青石地麵積水映著堂內肅立的身影。程昱手持新抵的密報,火漆猶帶水痕,率先打破了堂中的沉靜:

“稟州牧!軍情司六月上旬《天下要情月報》彙總如下:

司隸:郿塢積糧如山,然三輔饑民塞道,易子而食。董卓強征民夫修葺郿塢,死者枕藉,怨氣衝天。

關東:袁紹、公孫瓚界橋戰後,隔河對峙。瓚遣大將田楷、單經攻略青州,紹則命長子袁譚出鎮,爭奪青州郡縣,戰線拉長,互有勝負。兗州曹操,借劉岱、張邈相持之隙,悄然擴張。其謀士戲誌才獻策,聯結東郡士族,招賢納士,潁川荀彧,已自冀州來投,操待之甚厚,倚為謀主。

豫揚:袁術遣孫策攻丹陽,策驍勇,連破劉繇部將於牛渚、秣陵,聲威大震,江東小霸之勢初顯。然術忌其能,克扣糧秣軍資,策隱忍不發。揚州無主,吳郡嚴白虎、會稽王朗、豫章華歆各守其地,觀望風色。

荊益:劉表遣蔡瑁、蒯越南征,荊南宗帥張羨、趙範等或降或遁,荊南漸平。益州劉焉,閉塞道路,造作乘輿車具千餘,僭越之心昭然。漢中張魯,以五鬥米道聚眾,漸成割據。

程昱語落,堂內氣氛凝重。董卓呂布反目在即,中原群雄混戰不休,每一處動蕩都意味著更多的流離與殺戮。王康目光沉凝,指尖無意識劃過案上冰冷的玄鐵劍格:“長安將傾,中原糜爛。此亂世,並州當為北疆磐石,更需根基深固,如臂使指!”他轉向戶曹掾崔琰,“黑山所俘及流民安置,進展如何?”

崔琰肅然出列,展開手中厚厚的冊籍:“稟州牧!自襄垣、臥虎坳及後續清剿所獲俘眾並解救百姓,總計十一萬七千八百餘口含被擄婦孺兩萬三千八百、俘眾九萬四千)。依前製處置如下:罪大惡極者七百八十九人已明正典刑;六千二百青壯健者補入輔兵營;甄彆各類工匠一百三十二人,分送軍器監、工曹、醫監任用。餘下連同太行蕩寇後零星歸附之民,共十萬零六千六百七十九口,儘數遷入朔方、五原、雲中、定襄、西河五郡安置。”

他頓了頓,指著冊上密密麻麻的數據:“目前安置已畢者七萬四千餘口。其中:朔方郡安置一萬八千口漢民一萬二千,歸化胡六千);五原郡一萬六千口漢民一萬一千,歸化胡五千);雲中郡一萬五千口漢民九千,歸化胡六千);定襄郡一萬三千口漢民八千,歸化胡五千);西河郡一萬二千口漢民八千,歸化胡四千)。餘下三萬二千六百餘口尚在路途,由各郡屯田軍沿途接應護送,半月內當可全數落籍。所授之田,皆近水源、驛道,貸予之穀種、耕牛亦陸續到位。”

“流民吸納,”崔琰翻過一頁,“自六月初一於壺關、井陘、飛狐三關設安撫司,至六月十四,十四日間,登記入冊流民總計一萬四千三百六十七口!日均有千口湧入。多來自冀州袁紹、公孫瓚交戰之地,兗州劉岱、張邈相持之區,亦有司隸三輔不堪董卓暴政逃難之民。壺關上黨)收納最多,計六千二百餘口;井陘口太原)次之,五千一百餘口;飛狐口雁門)三千餘口。皆依《授田令》造冊,正分批遷往朔方五郡安置。三關粥棚日夜不息,秩序尚稱井然,未生大亂。理番院亦報,流民中夾雜少數烏桓、鮮卑逃奴及塞外小部離散之民,約數百口,願歸化者,亦一視同仁,編戶入籍。”

王康微微頷首,龐大的移民數字背後是戶曹、倉曹、理番院及屯田軍的高效運轉。然他深知,驟然湧入十餘萬口,五郡雖地廣,若基層失控,則隱患無窮。他目光掃過堂下諸文臣武將,最終落在兵曹掾趙儼身上:“太行血戰,我軍傷殘將士幾何?”

趙儼早有準備,沉聲應道:“稟州牧!自襄垣決戰至蕩平黑山餘孽,我軍戰兵、輔兵營共計產生重傷致殘、無法歸伍之將士七千一百零九人!皆依軍功授田授勳,然…多散居鄉裡,雖有撫恤,恐日久力孤,難與鄉鄰相融。”

“散則無力,聚則成勢!”王康霍然起身,聲音斬釘截鐵,“此七千餘忠勇之士,乃我軍中脊梁,血染疆場方得此殘軀!豈能使其歸鄉零落?今並州新納生民數十萬,五郡驟擴,鄉裡閭閻,正需定海神針!著令即日起,並州九郡,全麵推行‘保甲製’!”

堂中眾人精神一振,凝神細聽。

“保甲之基,以戶為元!”王康聲音清晰,條理分明,“十戶為一甲,設甲長一人;十甲為一保,設保長一人!甲長、保長,非以資財論,非以宗族舉,唯以忠勇功勳取!凡此七千一百零九名傷殘退伍之忠勇老卒,即為並州保甲長之首選!依其傷殘程度、軍功高低、才具德望,由吏曹會同兵曹、各郡太守、屯田軍校尉,量才授任!授甲長者,免其家當年田賦三成;授保長者,免其家當年田賦五成!另歲賜米肉鹽布,彰其榮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目光如電,掃過程昱、陳宮、崔琰、趙儼等人:“保甲之責,首在安民!一曰稽察奸宄,凡保甲之內,戶口遷移、行止異常、藏匿奸細、通聯匪盜者,保甲長需立察立報!二曰調解訟爭,鄉鄰田土、戶婚錢債細故,先由保甲長調處,勿使小隙釀成大患!三曰督勸農桑,貸種耕牛是否得用,水利溝渠有無疏浚,保甲長需時常過問,報於鄉亭!四曰編練鄉勇,農閒之時,保甲長需督率本保丁壯,習練技擊,協防地方!遇有盜匪小寇,保甲聯防,共禦外侮!”

“吏曹總掌保甲長銓選、考課、升降!”王康看向陳宮,“保甲長非世襲,歲末由郡縣吏會同屯田軍校尉,察其治績、德望、民聲,優者擢升或記功嘉獎,劣者黜落更替!務必使此位,永為忠勇者之階,而非蠹吏之窩!”

“戶曹即刻重編九郡民冊!”王康對崔琰道,“以保甲為綱,十戶連坐!凡保甲之內,有通匪、資敵、作奸犯科而保甲長失察不報者,一體連坐!然若有舉報告發、協擒匪盜者,重賞!務必使良善者相護,奸邪者難匿!”

“兵曹、各郡屯田軍校尉!”王康最後看向趙儼及肅立的李豐、錢木、牽招等將,“抽調精乾軍官,赴各郡縣鄉亭,督訓保甲長,授其稽察、調處、編練之法!務使此七千餘百戰老卒,化身為並州九郡十萬閭閻之定盤星、壓艙石!”

一道道指令如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層浪。陳宮、崔琰、趙儼等肅然領命,眼中皆閃動著振奮的光芒。此製若成,傷殘老兵得其所,新附流民有所依,地方治安可靖,朝廷政令可達鄉野最末梢!深青色的根基,將從最基層的土壤中汲取前所未有的穩固力量。

“程昱。”王康目光轉向軍情司主官。

“屬下在。”

“長安之變,旦夕可至。呂布、王允之謀,董卓之暴,三輔民怨,務必時刻緊盯!我要知曉郿塢內每一絲裂痕,長安城每一縷風聲!”

“諾!司隸各站皆已啟用最高密級,飛鴿、快馬日夜不息,長安之變,必無脫於州牧洞鑒!”程昱目光灼灼。

王康步出州牧府大堂,雨後的晉陽城清新而充滿生機。他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千山萬水,落在那座即將迎來血火的長安城,又掃過並州廣袤的疆域。七千餘傷殘老兵,即將化身十萬保甲的基石;十餘萬新附之民,將在保甲的網格中落地生根;而司隸的風暴,或許就是深青鐵騎踏出並州,逐鹿天下的號角。他按著腰間橫刀冰冷的吞口,嘴角泛起一絲冷峻的弧度。保甲織就的羅網已然張開,靜待著亂世中下一個獵物的落網。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