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文和入彀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85章 文和入彀

第185章 文和入彀(1 / 1)

初平四年三月十二公元193年),霸陵血戰的硝煙尚未散儘,浸透鮮血的泥土在初春的陽光下蒸騰著淡淡的腥氣。深青色的並州大營連綿數十裡,人喊馬嘶,傷兵的呻吟與俘虜的哀歎交織。中軍大帳內,王康卸去沾滿征塵的玄甲,換上絳紫常服,端坐主位。案上攤開著霸陵之戰的詳細繳獲冊簿與三輔輿圖,目光卻落在帳簾之外——那個自稱賈詡的文士,正靜候召見。

武威賈詡,賈文和。這個名字在王康心中激起異樣的漣漪。作為穿越者,他太清楚這“毒士”二字的分量。亂武長安,計出無算,算無遺策,卻又能在亂世中屢屢擇主而安,終得善終。這是一柄淬了劇毒的雙刃劍,用得好,可削平群雄;握不好,必反噬己身。

“傳賈詡。”王康聲音平靜。

帳簾輕挑,一人緩步而入。年約四十許,身量不高,麵容清臒,一襲洗得發白的青布儒袍,須發梳理得一絲不苟。他步履從容,目光低垂,行至帳中,依禮深深一揖:“敗軍之民,武威賈詡,拜見征西將軍。”姿態謙卑,聲音平和,無半分驚惶落魄。

王康審視著他,目光如實質般掃過其眉眼鬢角,試圖從那平靜無波的麵容下,窺探出幾分“算儘蒼生”的毒辣與智謀。“文和先生之名,如雷貫耳。”王康緩緩開口,指尖輕敲案幾,“長安亂局,天子蒙塵,先生運籌帷幄,翻雲覆雨。今李郭敗亡在即,先生不隨李傕遁入長安做困獸之鬥,反來我軍前,意欲何為?”話語平淡,內裡鋒芒暗藏,直指其“亂武”舊事。

賈詡神色不變,再揖:“將軍明鑒。詡本涼州一微末書生,苟全性命於亂世而已。李傕、郭汜,豺狼之性,暴虐無道,非可托身之主。詡雖偶獻拙計,實為自保,豈敢言‘運籌’?今觀將軍提並州虎狼之師,吊民伐罪,兵鋒所指,三輔歸心。李郭覆滅,隻在旦夕。詡不才,願效微勞,助將軍兵不血刃,收取長安,解天子倒懸,安關中黎庶。”他抬起頭,目光坦然迎向王康,“此非為詡之前愆開脫,實為將軍大業計,為三輔百萬生民計。”

“兵不血刃?”王康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李傕雖敗,長安城高池深,尚有殘兵數萬。西涼諸將,如樊稠、楊定、段煨等,各擁部曲,散處三輔。彼等剽悍難製,豈肯束手?”

賈詡微微躬身,成竹在胸:“將軍所慮極是。然李郭暴虐,早已離心離德。樊稠、楊定等,與李傕嫌隙日深,郭汜既亡,彼等更無戰心。詡不才,與彼等尚有數麵之緣,略知彼輩心思。若將軍信得過詡,允詡入長安一行,憑三寸舌,陳說利害。或可令樊稠等幡然醒悟,開城以降。潼關楊定,孤懸關外,聞長安易幟,必不戰自潰。其餘散布郡縣之李蒙、王方、段煨、胡軫、董越、伍習、胡封等輩,見大勢已去,亦當望風歸順。如此,則將軍可免攻堅之苦,三輔可避刀兵之災,豈不兩全?”他語速平緩,條理清晰,將長安乃至整個三輔的西涼諸將心態、派係、可能動向剖析得明明白白,仿佛一張無形的網已然撒開。

帳內陷入短暫的沉寂。王康的手指在輿圖長安的位置上輕輕摩挲,目光深邃。賈詡垂手侍立,神態恭謹,唯有袖中微微蜷曲的手指,顯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良久,王康的聲音打破了沉寂:“文和先生既有此心,康豈能拒之?準你所請!程昱!”

“屬下在!”程昱應聲出列。

“選精乾銳士十人,隨護文和先生入長安。一切便宜行事,務必護先生周全!”這既是保護,亦是監視。

“諾!”

賈詡深深一揖:“謝將軍信任!詡必竭儘所能,不負所托!”

三月十五,長安城。

曾經繁華的帝京,如今滿目瘡痍。朱雀大街兩側的坊市,許多已成斷壁殘垣,焦黑的痕跡觸目驚心。空氣中彌漫著煙火、血腥和一種絕望的沉寂。城頭,殘破的“李”字大旗有氣無力地耷拉著。守軍士卒麵黃肌瘦,眼神麻木,倚著冰冷的雉堞,對城下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興趣。

一輛不起眼的青篷馬車,在十名便裝銳士的護衛下,悄然駛入覆盎門。馬車直入城西一座戒備森嚴的府邸——車騎將軍樊稠的宅院。

密室之內,燈燭昏黃。樊稠一身便服,形容憔悴,眼窩深陷,早已不見昔日西涼悍將的剽悍。他看著端坐對麵的賈詡,聲音嘶啞:“文和先生,你竟敢回來?不怕李老大砍了你腦袋祭旗?”

賈詡神色淡然,捧起茶盞輕呷一口:“樊將軍,郭阿多郭汜)已斃命霸陵,屍骨未寒。李稚然李傕)困守孤城,身邊不過數千殘卒,惶惶如喪家之犬。並州王征西,擁虎狼之師數十萬,攜霸陵大勝之威,兵臨城下。破城,隻在旦夕之間。將軍以為,憑長安這殘破城垣,城中這萬餘饑疲之卒,能擋幾時?”

樊稠臉色變幻,拳頭緊握又鬆開:“我…我乃車騎將軍,受朝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廷?”賈詡輕笑一聲,打斷他,眼中閃過一絲洞悉世情的冷芒,“天子何在?公卿何在?這長安城裡,還有朝廷嗎?李傕窮途末路,困獸猶鬥。將軍追隨於他,城破之日,玉石俱焚,身死族滅,是為愚忠?還是欲與這滿城軍民,為他陪葬?”

他放下茶盞,聲音壓低,卻字字如錐:“王征西寬仁雄略,誌在澄清天下。霸陵之戰,俘獲數萬西涼健兒,皆未妄殺。將軍若此時幡然醒悟,開城獻降,非但可保身家性命,富貴不失,更可活長安滿城生靈!此乃大義,亦是大智!若執迷不悟…”賈詡目光掃過樊稠蒼白的臉,未儘之言,寒意森然。

樊稠額頭滲出冷汗,跌坐椅中,喘息粗重。良久,他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先生教我!該當如何?”

三月十八,霸陵並州大營。

晨曦微露,斥候飛騎如電,直撲中軍:“報——!長安四門洞開!守將樊稠,素服捧印,率城中官吏將佐出城十裡,跪迎王師!”

消息如同颶風,瞬間席卷大營!深青色的海洋沸騰了!王康披甲登高,遙望西方。地平線上,長安巍峨的輪廓在晨光中漸漸清晰。城門方向,黑壓壓的人群跪伏於道旁。

“傳令!趙雲、高順!統驍騎營高橫)、虎騎營周倉)、陷陣營李敢)、振武營郝昭)為前導,入長安,接管城防,安輯百姓,肅清殘敵!凡李傕及其死黨,格殺勿論!”

“諾!”趙雲、高順領命,鐵騎如龍,率先向長安奔去。

當王康的中軍大纛緩緩移近長安東郊十裡亭時,樊稠匍匐在地,聲音顫抖:“罪將樊稠,昏聵附逆,罪該萬死!今幡然悔悟,獻城以降!乞征西將軍念滿城生靈,恕罪將等死罪!”身後黑壓壓跪倒一片官吏將佐。

王康下馬,親手扶起樊稠:“將軍迷途知返,保全古都,活民百萬,功莫大焉!前罪一概不究!著汝暫領舊部,協防長安,待後封賞!”

“謝將軍天恩!”樊稠涕淚橫流。

長安,這座飽經蹂躪的帝都,終於迎來了新的主人。深青色的並州旗幟,緩緩升起在未央宮前殿的旗杆之巔。

長安易幟的衝擊波,以驚人的速度席卷整個三輔!

三月二十,潼關。

守將楊定聞長安陷落,李傕不知所蹤,樊稠歸降,長歎一聲:“大勢去矣!”遂下令開關,焚毀關防圖紙,親赴霸陵大營請降。扼守崤函天險的雄關,兵不血刃落入並州之手。王康即命徐晃統建武營徐和)、彰武營孫德)、忠武營吳霸)戰兵一萬五千,輔以驍騎營高橫)鐵騎五千,合兵兩萬,進駐潼關!扼守這東進中原、西衛關中的鎖鑰之地!

四月初至五月中,三輔諸縣,望風歸順:

京兆尹十縣:長安縣已下)、霸陵縣已下)、杜陵縣、鄭縣已下)、新豐縣已下)、藍田縣、長陵縣、商縣、上雒縣、陽陵縣。各縣令長或親至長安請降,或遣吏奉印信圖冊至軍前。偶有李傕死忠如李彆李傕侄)、李暹李傕侄)等妄圖煽動殘兵作亂,皆被趙雲鐵騎迅疾撲滅,梟首示眾。

左馮翊十三縣:高陵、合陽、祋祤、粟邑、池陽、雲陽、頻陽、萬年、蓮勺、重泉、臨晉已下)、夏陽、衙縣。李蒙、王方等將率部歸降。

右扶風十縣:槐裡、安陵、平陵、茂陵、鄠縣、郿縣、栒邑、美陽、好畤、武功。段煨屯兵華陰,胡軫、董越等將相繼歸順。伍習、胡封等亦率殘部請降。

至此,三輔三十三縣,儘數歸於並州玄青旗下!自霸陵之戰俘獲的七萬三千餘西涼降卒,連同陸續歸順諸將所部,收編的西涼兵馬總計逾十萬之眾!這些人馬暫時集中安置於長安城外數座大營,由呂岱率輔兵嚴加看管,汰弱留強,待後整編。

王康坐鎮未央宮前殿暫作行轅),案頭堆積著三輔郡縣圖冊、戶籍丁口簿、降將名籍。一個個年輕或正當壯年的名字映入眼簾:

段煨、李蒙、胡軫、董越、王方、伍習、胡封…

這些曾縱橫關隴的西涼驍將,連同他們的部曲,如今都成了並州這架龐大戰爭機器亟待消化吸收的新鮮血液,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暗流。殿外,長安城的暮鼓敲響,餘音在空曠的宮闕間回蕩。深青色的旗幟在晚風中舒展,覆蓋了這片剛剛結束戰火、等待新生的土地。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