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七月廿三公元193年),長安城未央宮前殿。盛夏的熾熱被高聳的宮牆與殿內角落巨大的青銅冰鑒驅散,隻留下絲絲涼意與肅殺凝重的氣氛。王康立於巨大的三輔輿圖前,手指緩慢而有力地拂過渭水兩岸廣袤的平原,最終重重落在代表長安城的標記上,仿佛要將這座飽經滄桑的帝都徹底釘入並州體係的根基。
“傳令!”他斬釘截鐵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沉寂,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即日起,徙驃騎將軍幕府暨征西將軍府於長安!晉陽仍為並州州治,然軍國重器,樞機所在,自此西移!長安,當為吾輩砥定天下之基石,號令四方的中樞!”
遷都之令,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肅立的文武群臣心中激起千層浪。程昱、陳宮等核心謀臣眼中精光閃動,深以為然。唯有坐鎮這天下之中的長安,方能西撫動蕩的隴右,東製虎視眈眈的中原群雄,南壓荊襄劉表,北控並代根基!這是王康勢力從邊鎮諸侯邁向天下棋手的關鍵一步。
“軍製革新,刻不容緩!”王康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階下肅立的五軍都督府諸將,高順、徐晃、張遼、趙雲、張合、呂布等人無不挺直脊背,屏息凝神。“今擁雄兵二十餘萬,疆土橫跨並司,幅員遼闊,舊有營號統屬已不足以控馭四方,應對大爭之世!著即分設禁軍中央軍)與鎮軍邊防軍)兩大體係!”
他的聲音陡然轉厲,條理清晰,字字千鈞:
“其一,禁軍!乃拱衛中樞、征伐四方的無上鐵拳!以原戰兵二十營、騎兵十營為骨乾,增補精銳,重組如下——”
“戰兵二十營,員額各五千,合十萬銳卒:陷陣營校尉李敢)、中壘營校尉趙平)、虎賁營校尉王勇)、靖武營校尉王猛)、奮武營校尉王禰)、義武營校尉張揚)、振武營校尉郝昭)、宣武營校尉何曼)、建武營校尉徐和)、彰武營校尉孫德)、忠武營校尉吳霸)、英武營校尉孫輕)、雄武營校尉王當)、毅武營校尉杜長)、威武營校尉張橫)、信武營校尉王昶)、定武營校尉趙武)、鎮武營校尉周威)、廣武營校尉吳堅)、揚武營校尉方悅)!此二十營,皆為我並州百戰淬煉之鋒鏑,甲胄精良,士氣如虹!”
“騎兵十營,員額各五千,合五萬鐵騎:驍騎營校尉高橫)、遊騎營校尉趙桓)、狼騎營校尉孫禮)、豹騎營校尉廖化)、驃騎營校尉胡遵)、越騎營校尉郭淮)、虎騎營校尉周倉,員額五千重騎,人馬俱披鐵劄重甲,破陣尖鋒)、胡騎營校尉王續)、突騎營校尉王憲)、飛騎營校尉王栓)!控弦枕戈,蓄勢待發,縱橫馳騁,無堅不摧!”
“增設戰兵八營!昭武營校尉魏續)、寧武營校尉宋憲)、興武營校尉侯成)、勝武營校尉曹性)、衛武營校尉魏越)、顯武營校尉胡封)、崇武營校尉牽招)、翊武營校尉田豫)!員額各五千,合四萬之眾!此八營,以汰選之西涼悍卒為筋骨,以新募並州關中良家子精銳為血肉,嚴加錘煉,授以並州軍魂!”
“增設騎兵二營!鐵騎營校尉張繡,員額五千重騎,人馬裝備同虎騎營,重甲突擊)、屯騎營校尉樊稠,員額五千騎,裝備同驃騎營,機動迅捷)!員額一萬!”
“禁軍總計:戰兵二十八營,十四萬眾!騎兵十二營,六萬鐵騎!合二十萬虎賁之師!一應甲胄器械,皆依最高規製,士卒配雙馬,行則為騎,戰則為步,迅疾如風,不動如山!常駐長安近畿及司隸要衝,專司中樞拱衛及對外征伐大役!此乃我並州司隸之鋒芒所係!”
“其二,鎮軍!乃戍守萬裡邊圉、彈壓四方、穩固根基之磐石!以汰選整編所餘七萬西涼健兒為主,分鎮諸郡——”
“鎮軍騎兵四營:員額各五千,合二萬騎!裝備丈八精鋼騎矛、製式橫刀、強韌角弓、破甲箭矢,主戰馬披半身鑲嵌鐵片之皮甲,配雙馬!校尉:李蒙、胡軫、段煨、董越!”
“鎮軍戰兵十營:員額各五千,合五萬眾!校尉:伍習、楊定、郝萌、楊奉、李樂、韓暹、胡才、王方、李肅原靖武營悍將,徐晃所薦)、典滿生於公元178年,典韋之子,時年十五歲,然天生神力,勇悍絕倫,特拔擢曆練)!此十營,以剽悍敢戰之西涼舊部為基,佐以精乾老兵統領!”
“鎮軍總計:戰兵十營五萬,騎兵四營二萬,合七萬眾!分駐並州九郡、河東、河內、馮翊、扶風、京兆等遼闊疆土之關隘要衝、邊郡重鎮!專司日常戍守、彈壓地方、協防屯田、清剿匪患,非中樞鈞令不得調動出征!其士卒餉俸、日常甲胄以堅固皮劄甲為主)、基礎器械橫刀、長矛、弓箭)、營伍編製,皆與禁軍戰兵營等同!唯戰馬、重甲、強弩等攻堅利器,優先供給禁軍!”
軍令如鐵,條分縷析,將並州龐雜的軍事力量徹底梳理清晰,鑄就前所未有的鋼鐵架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禁軍二十萬:最鋒利的矛與最堅固的盾,直屬中樞,虎視天下,劍鋒所指,皆為齏粉!
鎮軍七萬:化為穩固疆土的千鈞磐石,分鎮四方,保境安民,使王康無後顧之憂!
總計:戰兵三十八營十九萬,騎兵十六營八萬!輔以龐大的輔兵轉運體係及韓浩所統近十萬屯田軍專司戍邊墾殖),王康麾下可戰之兵,已逾三十七萬之眾!且編製統一,號令嚴明,裝備精良,遠非昔日諸侯私兵部曲可比,儼然已有橫掃八荒之勢!
“五軍都督府諸位都督!”王康的目光如實質般掃過高順、徐晃、張遼、趙雲、張合,最後在呂布身上略作停留,“禁軍二十八營戰兵、十二營騎兵之整編、操訓、布防、征伐大計,由爾等總攬!汰弱補強,嚴明軍紀,灌輸忠勇!秋高氣爽之時,某將於長安西郊設大閱武場,親驗其鋒銳!若有疏懈,軍法無情!”
“末將領命!必不負主公重托!”六將齊聲應諾,聲浪在巍峨的殿宇梁柱間回蕩,帶著金鐵之音。呂布位列其中,雖頂著奮威將軍名號,然其本部親信早已被徹底打散融入新設各營,羽翼儘削,此刻唯有按下複雜心緒,肅然抱拳。
“鎮軍諸營!”王康聲音轉向沉穩,“由留守各郡之都督及兵曹衙署統籌操訓布防,務必使萬裡邊圉安如磐石,內郡晏然!若有疏失,致使地方動蕩,邊關告急,提頭來見!”
“諾!”負責鎮軍協調的將領及兵曹官員凜然應命。
深青色的軍事機器,在長安這座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古老帝都,完成了前所未有的蛻變與升級,發出了更加低沉而恐怖的轟鳴。殿外,屬於驃騎將軍的玄青織金大纛在夏日的烈陽與熱風中獵獵飛揚,其影覆蓋了未央宮前的廣闊廣場,也仿佛覆蓋了整個正在複蘇的三輔大地。這旗幟俯瞰著宮闕千門次第重開的繁忙景象,俯瞰著城外連綿如山的軍營與日夜不息的操練呼喝,更俯瞰著關山之外,那即將迎來更加猛烈風暴的萬裡河山。定鼎長安,整軍經武,王康的霸業之基,已然鑄成!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