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六月十五公元193年),長安未央宮前殿。初夏的暑氣被高闊的宮宇濾去幾分,卻驅不散堂內凝滯的氣氛。曹操挾天子遷都許昌、袁術強奪武關的消息,如同兩片厚重的陰雲,沉沉壓在並州文武心頭。王康端坐主位,目光沉靜,案上攤放著程昱連夜整理的三輔郡縣圖冊與軍情急報。
殿外忽傳通稟:“兗州使者到!奉天子詔書,覲見征西將軍!”
片刻,一名身著漢室使者冠服、氣度尚算從容的文官趨步入殿,手捧黃綾詔書,高聲道:“天子詔曰:征西將軍王康,忠勇體國,掃蕩三輔,誅除凶逆李傕、郭汜,廓清京畿,功在社稷!特晉封為驃騎將軍,假節鉞,都督並、司二州諸軍事!望卿砥礪忠節,永固漢室!欽此!”
“臣,王康,領旨謝恩!”王康離座,麵南而拜,聲音洪亮,禮儀周全。起身接過詔書,交由身旁陳宮收起。他目光轉向使者,臉上帶著一絲難辨深淺的笑意:“曹司空奉迎聖駕,安定社稷,亦勞苦功高。煩請尊使轉告司空,康既受國恩,自當戮力王事,鎮守北疆。”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轉沉,目光銳利如刀,“另有一事相托。兗州陳留郡,乃康桑梓故土。聞去歲袁術犯境,郡中頗受蹂躪。望曹司空念在同朝為臣,善加撫恤我鄉梓父老,勿使流離失所。若司空力有未逮…”王康微微一頓,手指無意識地拂過腰間橫刀刀柄,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鐵石墜地,“康不介意親提並州之眾,返鄉代為料理。”
那使者臉上強裝的笑容瞬間僵住,額頭滲出細密的冷汗。他自然聽得出這平淡話語下的森然殺機!代陳留父老“料理”?這分明是赤裸裸的武力威懾!使者喉頭滾動,勉強擠出幾個字:“將…將軍忠義,心係桑梓…下官…下官必當轉達…”
“如此甚好。”王康淡然頷首,不再看他。使者如蒙大赦,慌忙行禮告退,腳步踉蹌地退出殿外,背影消失在刺目的陽光中。堂內一片沉寂,程昱、陳宮等人眼中皆掠過一絲快意。曹操想用一紙詔書和虛名套住並州這頭猛虎?主公的反擊,綿裡藏針,直指要害!
程昱適時出列,呈上最新軍報:“主公,河北、中原戰局暫息。公孫瓚與袁紹鏖戰數月,兩敗俱傷。瓚雖焚南皮糧倉,然麴義先登營死戰,破其易京前鋒,大將田楷陣亡。袁紹雖退顏良之圍,然大將文醜重傷。雙方皆無力再攻,已於五月底各自罷兵,沿易水、漳水對峙休整。”
“曹操得天子後,重心移至許昌經營。袁術雖奪武關,然南陽新遭張勳敗績,元氣未複,亦無餘力西顧。紀靈所部三萬兵據武關後,便無進一步動作。中原之地,因李郭覆滅,各方角力暫告段落,陷入短暫平靜。”
驟雨初歇。這短暫的平靜,正是王康梳理根基、積蓄力量的寶貴時機。
“戶曹崔琰!”
“下官在!”崔琰手持厚厚冊簿出列。
“報三輔及諸郡丁口細數,以定安民之策!”
“遵命!”崔琰展開冊簿,聲音清晰洪亮,“自去歲冬定兩河,今春收三輔,經數月賑濟、安置、編戶,各郡在冊民口如下——”
關中三郡新定,損耗嚴重)
京兆尹十縣):漢民三十八萬七千口。此數含大量自三輔他郡及河南逃難回流之民,然較太平時仍銳減近半。歸化胡民甚少,僅四千餘口多為零星羌、氐)。
左馮翊十三縣):漢民四十一萬二千口。馮翊受戰火稍輕,流民歸附較多。歸化胡民五千口。
右扶風十縣):漢民三十六萬五千口。扶風西接隴右,羌胡雜處,編戶不易。歸化胡民一萬二千口含部分安置之羌部)。三郡總口:一百二十一萬口。
“三郡丁口,皆依《授田令》及保甲法,重造黃冊。然田地荒蕪甚多,糧種、耕牛奇缺,恢複元氣非朝夕之功。”
並州九郡根基穩固,持續增長)
漢民:一百五十五萬三千口持續吸納流民)。歸化胡民:五十二萬八千口。九郡總口:二百零八萬一千口。
“太原、上黨工坊興盛,丁口年增逾一成。朔方、五原新墾地漸熟。”
河東、河內兩郡溝通樞紐)
河東郡:漢民三十六萬五千口關中流民安置地之一)。歸化胡民二千五百口。
河內郡:漢民五十四萬八千口河洛、冀州流民彙聚)。歸化胡民四千五百口。兩郡總口:九十六萬口。
“綜上,主公所轄十四郡並州九郡、河東、河內、京兆、馮翊、扶風),總計在冊編戶齊民:四百二十五萬一千口!此乃並州司隸根基之數,不含苦役營丁壯及新附降卒。”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亟待恢複生機的千裡疆土。
“苦役營現況?”王康追問。
“現隸五郡苦役營丁壯:十七萬三千口。多為去歲所俘黑山、休屠、太行及今歲河內、三輔之戰俘,刑期一至三年不等,專司築城、修馳道、開礦重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兵曹趙儼!”王康目光轉向武將班列。
“末將在!”趙儼肅然出列。
“新軍汰募整編,進展如何?”
“回稟主公!依鈞令,收編西涼降卒及歸順部眾逾十五萬,經嚴格汰選,去其老弱傷殘、桀驁難馴者,留精壯敢戰、身家相對清白者七萬人!此七萬人,皆西涼百戰悍卒,剽悍善戰,然習性難改,正由高順、徐晃、張遼、趙雲、張合五位都督分領,嚴加操訓,授以並州軍規軍法,尤重‘騎馬步兵’改製!期以戰陣紀律,約束其野性。”
趙儼稍頓,繼續道:“另,頒於三輔三十三縣及並州九郡之《征募令》,應者雲集!現已募得良家子五萬一千七百人!此輩多為關中、並州農家子弟,身家清白,體魄健壯,求戰心切,士氣高昂!已由呂岱總督,於長安西、北兩處新設大營,授以基礎兵械,操演隊列陣型,灌輸忠勇之念。輔兵營亦抽調精乾老兵充任教習。”
他呈上簡冊:“總計新軍十二萬一千七百眾!汰弱整訓已畢,分駐長安、安邑、晉陽三處大營。所需甲胄皮劄甲為主)、橫刀、長矛、強弓勁弩,正由軍器監日夜趕製,太原、雁門、長安三處武庫全力支應。預計秋收前後,可成軍十二營!”
王康微微頷首。十二萬新軍,七萬是難馴的西涼狼,五萬是待琢的良家玉。如何將這兩股力量熔鑄成深青色的並州利刃,是高順、徐晃他們的重任。他目光掃過肅立的呂布,此人封奮威將軍後,其本部魏續、宋憲等校尉及新撥的數千士卒也在整訓之列,暫時還算安分。
“諸卿各司其職,不可因暫歇而懈怠。”王康的聲音在殿內回蕩,“三輔凋敝,百廢待興。編戶、授田、興修水利、勸課農桑,乃當前第一要務!新軍操訓,務必從嚴!甲胄兵械,足額供給!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術扼武關如鯁在喉,此二獠,終為我並州大敵!今日之靜,乃為明日之戰!散了吧。”
群臣肅然領命,魚貫退出大殿。王康獨坐帥位,目光穿透敞開的殿門,望向長安城鱗次櫛比的屋宇和遠處蒼茫的驪山。深青色的驃騎將軍旌旗在未央宮前高高飄揚,獵獵之聲在短暫的平靜中格外清晰。驟雨雖歇,陰雲未散。並州這柄深淬的利刃,在短暫的歸鞘後,必將迎來更加激烈的出鞘之時。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