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砥定根基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251章 砥定根基

第251章 砥定根基(2 / 2)

張掖郡十縣):漢十五萬口含改籍一萬五千口,徙民五萬口),歸化胡三萬口,合計十八萬口。徙民重點,絲路要衝)

酒泉郡九縣):漢十四萬口含改籍一萬五千口,徙民四萬口),歸化胡四萬口,合計十八萬口。徙民重點,弱水糧道)

敦煌郡六縣):漢十四萬口含改籍一萬五千口,徙民五萬口),歸化胡六萬口,合計二十萬口。徙民最多,絲路咽喉,歸化胡眾)

涼州總計:漢九十七萬口,歸化胡二十四萬口,合計一百二十一萬口!徙民傾注,人口激增)

崔琰合上冊頁,聲音帶著沉甸甸的分量:“三州總計:漢六百九十四萬口!歸化胡九十一萬口!合計七百八十五萬口!較去歲新增近九十萬口含徙民近五十萬口及自然增長、改籍胡戶)!理番院王祭酒報,今歲胡漢通婚新增一萬三千餘對,累計近三萬對!軍中胡兵銳士改漢姓、著漢服者逾六成!歸化胡改籍入漢戶者,累計逾三十萬戶!故歸化胡總數雖減,然根基愈固,融合日深!”

殿內響起一片壓抑的驚歎。一年之內,人口暴增近百萬!此乃霸業根基最雄厚的證明!

倉曹掾周平緊隨其後出列,麵色卻無戶曹的振奮,反而帶著豐收下的沉重:“臣周平啟奏!去歲秋收大典,奏報官倉儲糧二千萬石。然一年來,戰端驟起,四路用兵!大軍逾七十四萬五千口,牲畜逾百萬頭,戰馬馱馬逾四十萬匹,耗糧如海!更兼北疆、並州、司隸諸戰場轉運靡費,十五萬苦役、五萬輔兵、遷徙司隸五十萬口之浩繁支用沿途口糧、安家糧)…至建安七年六月底,官倉儲糧實耗一千三百五十萬石!”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幸賴天佑,農學館王禾所育‘河套長穗’、‘關中硬粒’良種於四郡推廣,今歲三州再獲豐稔:雍州收粟麥七百八十萬石!並州收五百九十萬石!涼州收二百三十萬石!三州官倉、屯田軍納新糧總計:一千六百萬石!加之前存六百五十萬石2000萬1350萬),現官倉儲糧總計:二千二百五十萬石!”數字報出,他並無喜色:“然此存糧,乃以徙民絕壑、耗空司隸為代價!未來一至兩年,新徙之民尚未自足,仍需官府賑濟口糧;北疆、河西新墾之地,水利未全,產出不穩;加之大軍整補,武備更新…倉儲壓力,尤勝去歲!轉運之耗,更如無底深淵!”

金曹掾徐嶽持牘出列,麵色凝重中透著疲憊:“臣徐嶽啟奏金曹並寶泉監事!建安七年,戰事綿延,遷徙浩大,金曹總歲入雖增至八億八千萬錢!其中:絲路護商軍巡弋,西域、漢中、江東、荊州民間)互市,獲利一億八千萬錢;鹽鐵專營,歲入二億四千萬錢;市稅、關稅因徙民商路略滯),入五千五百萬錢;抄沒、罰金等含司隸所得),入一千二百萬錢;寶泉監新鑄‘晉元通寶’六億枚,得鑄息錢鑄幣稅)四億錢!”

殿內又是一陣低低的驚歎。鑄幣之利,竟高達四億錢!然徐嶽接下來的話,卻將這驚歎打入冰窟:“然歲出…實乃駭人聽聞!大軍糧餉、撫恤、功賞北疆、壺關、河內、弘農諸役),支三億八千萬錢!官吏俸祿,支五千萬錢;工程營造河西坎兒井三期、徙民安置點營造、長安外郭收尾),支一億六千萬錢;軍械采買製造尤以虎衛營重甲、陌刀、馬鎧為甚),支一億五千萬錢;農桑扶持含農學館及新徙民籽種農具),支四千萬錢;新政支出胡漢通婚賜錢、徙民安家費、免稅折損),支五千萬錢;鑄錢成本銅料暴漲、工費激增),支二億二千萬錢!其他支出含軍情司活動、邦交饋贈),支四千萬錢。歲出總計:九億七千八百萬錢!”

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故建安七年,金曹實虧空:九千八百萬錢!府庫因寶泉監鑄息及上年結存,現存錢帛七億錢!虧空主因有三:其一,戰端耗費如山,撫恤賞功支出倍增;其二,徙民安置、工程營造,靡費巨萬;其三,鑄錢成本激增!隴西新鎢礦開采需分薄人力,精銅月供難增,銅價飛漲,工費亦因營造、軍械擠占工匠而抬升!雖鑄息豐厚,然成本吞噬泰半!加之互市因戰略有萎縮…今歲財計,實堪憂慮!”九千八百萬錢的巨大虧空,如同一塊巨石壓在眾人心頭。

寶泉監監正郭衡出列補充,麵色亦不輕鬆:“臣啟奏!寶泉監自建安五年六月開爐,至今年六月底,共鑄‘晉元通寶’十億枚!錢文暗記已增至三道,私鑄幾近絕跡。然銅源之困,已成瓶頸!礦監孫墨竭儘全力,月供精銅仍不足三萬斤!若再強求鑄量,非但成本陡增,恐引發錢賤物貴之患!請大將軍明察!”

工曹掾馬鈞與農學館令王禾聯袂出班。馬鈞奏:“稟大將軍!建安七年,工曹督三州工程:河西坎兒井三期,敦煌、酒泉、張掖支渠網絡成,又增溉田十二萬畝!徙民安置點營造,於涼州河西四郡、河套三郡起廬舍三萬間!然…然鐵料、木料、石料耗費驚人,金曹支應艱難,部分工程恐需放緩。”王禾則沉穩中帶著壓力:“臣王禾啟奏農學館事!良種推廣初見成效,四郡平均畝產增半成至一成。《除蝗要略》及捕蝗網具分發各郡,今歲三州境內未遭蝗害。然…新徙之民五十萬口,多安置於涼州及河套新墾之地,彼處水利未全,農技生疏,今明兩年恐難自足,需倉曹持續賑濟…增產活民之效,非朝夕可至,懇請大將軍…寬限時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牧監張牧、馬監令韓暨奏報畜政。張牧:“官牧牛存四十二萬頭補河西耕缺七萬頭),羊存二百二十五萬隻,駱駝七千峰。糞肥收集堆漚逾一千二百萬擔。”韓暨則憂喜參半:“天駟苑存欄戰馬五萬二千匹,馱馬役馬十三萬匹。去歲得良駒九千匹!然…虎衛營擴編,急調上駟五千匹;北疆、並州諸役,損戰馬馱馬逾三萬匹!馬政雖穩,然補損亦艱。”

礦監監正孫墨、鹽監監正鄭淳、軍器監監正鄭渾依次奏報。孫墨:“歲采鐵礦二百五十萬斤,銅礦十七萬斤供寶泉監),石炭三百五十萬斤。隴西鎢礦脈已探明,然開采需增工匠萬數,耗費巨大!”鄭淳:“鹽歲產四十五萬石,‘墾畦澆曬’法功莫大焉。存鹽三十萬石,行銷三州及互市。”鄭渾聲若洪鐘卻難掩焦慮:“軍器監歲製:鐵劄重甲二萬五千副!神臂弩一萬八千張!破甲重箭四百萬支!丈六三棱矛十八萬柄!橫刀六萬柄!‘破甲陌刀’…五千柄!然…然虎衛營五千重騎全身馬鎧、鐵劄甲、陌刀馬槊之巨耗,幾掏空庫存精鐵!演武、戍邊、戰損,年損鐵甲甲片可綴新甲萬五千副,弩弦三萬條,箭鏃二百六十萬枚!現庫存:鐵劄重甲僅餘八千副新甲),神臂弩七千張,破甲箭三百五十萬支,陌刀三千柄!鐵料供應…已近枯竭!尤以精鐵為甚!”

兵曹掾趙儼持兵冊,踏前一步,氣勢雄渾中帶著沉痛:“臣趙儼啟奏兵曹事!建安七年終,核驗三州軍力:

禁軍:戰兵二十八營一十四萬人戰損補新募),騎兵十六營八萬人補戰損),宿衛軍四營二萬人,虎衛營五千人馬俱裝甲騎新成)。合計二十四萬五千人!鐵劄重甲覆及全軍七成戰兵,虎衛營陌刀陣已成,摧鋒之威,震懾天下!

鎮軍:戰兵二十六營一十三萬人戰損補缺),騎兵八營四萬人。合計十七萬人!扼守三十六處要隘,戰力剽悍。

輔兵營:五萬人戰損及轉役,呂岱統領)。

內河水營:一萬人甘寧統領)。

屯田軍:三十萬人增新徙民精壯二萬六千人,分隸三州),戍墾一體。

三州總兵力:七十七萬五千人!去歲血戰,鋒鏑更利!然神臂弩、破甲箭耗損巨大,亟待補充。新募及歸化精壯六萬人,已補入各軍缺額。然…諸役合計戰損:將士陣亡四萬八千餘人,重傷致殘者一萬九千餘人…”趙儼的聲音低沉下去,殿內一片肅穆。這冰冷的數字背後,是數萬個破碎的家庭與無儘的鮮血。

吏曹、法曹、禮曹、崇文館、招賢館、講武堂、理番院依次奏報官吏銓選、律令推行、邦交教化、蒙學典籍、人才引進歲引人才七百,含大量司隸工匠文士)、將校培養訓良家子二千人)、胡漢融合理番院奏歸化胡部編戶保甲深入,然敦煌新徙之民與舊胡部小摩擦仍存)等務。雖各有進展,然無不因大戰方歇、徙民初定而麵臨錢糧緊張、人心待撫的難題。

最後,軍師祭酒程昱出列總結,目光銳利如鷹隼掃過殿宇:“大將軍,諸曹監院奏報已畢。綜而觀之:我三州七百八十五萬口,糧儲二千二百五十萬石,錢帛七億,帶甲七十七萬五千,北逐鮮卑,東破袁曹,根基之厚,威勢之盛,天下無二!然隱憂亦巨,乃三座大山壓頂:

其一,財政之山!歲虧九千八百萬錢,鑄錢成本居高不下,銅源枯竭!府庫雖存七億錢,然大軍撫恤、官吏俸祿、工程營造、新徙民賑濟…處處需錢!若無開源節流良策,恐難支撐兩年!

其二,徙民之山!五十萬新徙之民,尤以安置河西、河套者,水土未服,耕作未熟,兩年之內尚需千萬石糧秣賑濟!此乃活民之本,亦耗糧之淵!

其三,軍械之山!虎衛重騎、北疆戍防、軍器監鄭渾!孤許爾開武庫舊甲回爐!許爾征召三州鐵匠,工酬加倍!許爾協研隴西鎢礦之用!陌刀、重甲、弩箭,產量隻許增,不許減!礦監孫墨,精鐵供應,乃爾死命!完不成,提頭來見!”

最後,他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席卷天下的意誌:“三山雖巨,豈能阻我西北旌旗東指?諸卿當同心戮力,深耕細作!待府庫充盈,鋒刃淬火,人心歸附之日,便是孤提百萬雄師,飲馬大河,再定八荒之時!散朝——!”

“謹遵大將軍令!同心戮力,再定八荒!”山呼之聲,撼天動地,久久回蕩在未央宮巍峨的殿宇之間。勝利的榮光與艱巨的挑戰交織,西北霸業的巨輪,在血火洗禮後,又駛向了一段更為波瀾壯闊卻也暗礁密布的航程。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