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西極經略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252章 西極經略

第252章 西極經略(2 / 2)

“鄭文公!”王康點向軍器監監正鄭渾。

“末將在!”鄭渾聲若洪鐘,鐵塔般的身軀踏前一步。

“神臂弩,拔庫藏三千張!破甲重箭,一百萬支!丈六三棱破甲長矛,五萬柄!橫刀,三萬柄!皮甲、鑲鐵皮甲,按出征人數足額配給!大車兩千乘,馱馬一萬匹,專司載運軍械輜重!”王康語速極快,“另,速調隨軍工匠三千人,攜修械工具、備用弩弦、箭鏃、鐵料!”

“末將領命!軍器監庫存尚可支應,弩箭矛頭立時開爐日夜趕工!”鄭渾抱拳,眼中燃起熊熊鬥誌。支撐大軍鋒鏑,正是他職責所在。

“徐公河!”王康最後看向金曹掾徐嶽。

“臣恭聆鈞命!”徐嶽持笏,麵色凝重。金曹歲虧近億錢的巨大壓力,讓他對每一筆支出都慎之又慎。

“撥錢八千萬!其中,三千萬為大軍開拔、犒賞、沿途采買之用!”王康深知金錢乃大軍血脈,“餘五千萬,著司馬參軍攜往西域!用以市易良馬、珍寶,賞賜歸附諸國,招募通譯向導!此乃開路之資,勿得短缺!”

“臣…遵旨!”徐嶽深吸一口氣,肅然領命。五千萬錢用於西域經略,這是主公對絲路之利的深遠布局,縱有虧空,此錢亦不得不支!

“韓公至!”王康又看向馬監令韓暨。

“下官在!”韓暨出列。

“自天駟苑、河西新置牧場,選調堪負遠戍之良駒三萬匹!供大軍騎乘、馱運、輪換!此乃遠征之足力,務必精壯!”

“下官即刻去辦!必選上駟!”韓暨躬身。天駟苑存欄戰馬五萬餘,河西新得駿馬亦多,此數尚可支應。

一道道指令從王康口中清晰吐出,整個西北霸國的戰爭機器隨之高速運轉。五日時限,如同繃緊的發條。長安城內,倉曹屬吏持令符飛馬奔向三處大倉,沉重的倉門在絞盤聲中次第洞開,金黃的粟麥如同河流般被量出、裝袋;軍器監工坊內爐火徹夜不熄,鐵錘敲打聲彙成一片鏗鏘的海洋,淬火的青煙彌漫天際;金曹府庫中,堆積如山的“晉元通寶”被成箱封裝,蓋上火漆;馬監的牧場上,經驗豐富的牧官手持套杆,在如雲的駿馬中甄選著肩寬蹄健的良駒……

七日後,敦煌郡。

這座絲路咽喉重鎮,此刻已化為一座巨大的兵營。來自涼州各郡的精銳鎮軍源源不斷開至,填補入九營遠征軍的缺額序列。城外臨時開辟的校場上,黃沙漫卷。

征南將軍趙雲立馬高坡,銀甲在驕陽下反射著刺目光華。他目光如電,掃過下方森嚴的軍陣。四營騎兵分列左右兩翼,越騎營郭淮)的並州烏桓、鮮卑騎士控馬如臂使指,蕃騎營單經)的河西盧水胡、小月氏騎手背負角弓,眼神剽悍。四營戰兵陣於中央,陷陣營李敢)重甲銳士持矛肅立,殺氣凝如實質;中壘營趙平)巨盾如牆,穩若山嶽。輔兵營呂岱統領)的大車輜重,已在後方結成連綿營壘。五萬大軍,鴉雀無聲,隻有旌旗在乾燥的西風中獵獵作響,卷起漫天沙塵。

參軍司馬懿一身青色儒袍外罩軟甲,侍立趙雲馬側,年輕的麵龐上帶著與年齡不符的沉靜。他手中捧著一卷新繪的《西域諸國風土道裡略圖》,其上以朱墨詳細標注著鄯善、於闐、疏勒、龜茲、焉耆、車師等主要邦國的方位、兵力多者數千,少者數百)、物產及與漢室舊誼深淺。此圖乃招賢館彙集商旅、歸化胡人所述,經軍情司反複核驗而成,是穿越茫茫流沙的指南。

“將軍,諸營點驗已畢!兵甲齊整,糧秣足備,隨時可發!”輔軍將軍呂岱策馬至坡下,高聲稟報。這位統領五萬輔兵的老將,此刻負責遠征軍所有糧秣轉運、營寨紮立、器械維護之責。

趙雲微微頷讚,目光投向東方天際。數騎快馬正絕塵而來,當先一騎高舉赤色令旗。

“報——!”騎士滾鞍落馬,呈上一枚密封銅管,“長安,大將軍府急令!”

趙雲驗過火漆,取出帛書。上麵是王康親筆,字跡剛勁如刀:“子龍、仲達:西域之行,非惟刀兵。宣威布德,重聯絲路,羈縻諸國,使其為西北之藩籬、財貨之淵藪,方為上策。然蠻夷畏威而不懷德,若遇冥頑,當以霹靂手段立威,勿存婦人之仁!敦煌太守王昶,熟悉邊情,可谘議。孤在長安,靜待佳音。王康手諭。”

趙雲將帛書遞與司馬懿,朗聲對諸將道:“主公鈞旨已至!此去西域,當恩威並施,複我漢家都護之威!諸君隨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手中龍膽亮銀槍陡然高舉,槍尖寒芒直指西北方那天地相接的蒼茫之處,聲震四野:

“揚旌瀚海,再定西極!”

“揚旌瀚海!再定西極!”五萬將士的怒吼如同驚雷,滾過敦煌城頭,壓過了嗚咽的風聲,向著玉門關外那片充滿未知與機遇的廣袤土地,澎湃而去!

夕陽的餘暉將玉門關雄偉的輪廓染成一片金紅,如同熔化的銅汁澆築而成。關門緩緩開啟,發出沉悶而悠長的轟鳴,仿佛巨獸蘇醒的喘息。門外,是望不到邊際的流沙瀚海,風蝕的雅丹群在暮色中投下猙獰的暗影,一條由無數駝馬蹄印和車轍碾出的古道,蜿蜒著消逝在沙丘與天際線之間。

趙雲銀甲白袍,一騎當先,緩緩策馬踏出關門。龍膽亮銀槍斜掛馬鞍,槍纓在乾燥的西風中紋絲不動。身後,是如林的旌旗和沉默如鐵的黑色洪流——四營精騎,四營銳卒,一萬輔兵連同數千滿載物資的馱馬大車,正源源不斷地湧出這座象征著中原與西域分野的雄關。

參軍司馬懿緊隨趙雲馬側,青色儒袍外罩的軟甲沾染了黃沙。他最後回望了一眼關門內獵獵招展的“漢”字大旗和敦煌城模糊的輪廓,隨即轉首,目光投向前方那片被晚霞與暮靄籠罩的蒼茫大地。手中緊握的《西域諸國風土道裡略圖》變得滾燙,龜茲的綠洲、焉耆的烽燧、於闐的美玉、疏勒的胡商……圖上那些抽象的符號,即將化為真實的風沙、刀兵與縱橫捭闔的棋局。

“仲達,”趙雲的聲音平穩傳來,打破了行軍隊列沉重的蹄聲與腳步聲,“鄯善國扼守陽關道,首當其衝。依你所見,這第一子,該如何落?”

司馬懿催馬上前半步,與趙雲並轡而行,聲音清晰而冷靜:“將軍,鄯善王嘗遣使敦煌,輸誠之意早有。然其國小力弱,夾於諸強,觀望首鼠乃其本性。我軍初至,當示之以威,結之以利。可遣一能言善辯之使,持大將軍旌節與金帛先行,宣諭我主複設都護、重開絲路之意。大軍隨後緩行,旌旗務盛,甲胄務明,使其知我雷霆之威。待其王庭震動,使者惶懼,再納其質子,定其歲貢,則鄯善可傳檄而定,以為西進之基。”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遠處沙丘後隱約可見的一線枯死胡楊林,繼續道:“然此‘三緩’之中,需藏‘三急’。一者,斥候需廣布,若探得鄯善暗聯他國,或陽奉陰違,則立選精騎一支,星夜兼程,直撲其王城扜泥,擒其王,另立親漢新主!二者,凡遇襲擾商旅、抗拒天兵之部落,無論大小,立誅酋首,焚其帳,奪其畜,懸首於道!使諸胡知我懷柔之仁,亦明我屠戮之厲!三者,速遣精乾吏員,隨軍接管沿途水草豐美之綠洲、扼守要道之烽燧,立我營壘,駐我戍卒。此非僅為大軍進退之據,更為日後都護府紮根西域之根脈!”

趙雲聽罷,緩緩頷首,銀盔下的目光銳利如鷹隼初張:“‘三緩’定其形,‘三急’攝其魂。甚善。然若首戰即遇死硬之國,當如何?”

“當效法昔日定遠侯故事!”司馬懿聲音陡然轉冷,帶著金石之音,“選一冥頑不靈、跳梁最甚者,集我雷霆之力,滅其國,屠其王族,焚其宗廟!將其土地分賜鄰近恭順之邦,將其部眾貶為苦役營!務使此戰之慘烈,如驚雷滾過西域大漠,三十六國,聞風喪膽!如此,餘下之路,方可暢通無阻!此乃立威之戰,必求全勝,必求酷烈!”

“好一個立威之戰!”趙雲眼中寒芒大盛,一股凜冽的殺伐之氣勃然而起,“傳令!前軍斥候營,再撒出百裡!凡遇可疑蹤跡、胡騎哨探,準爾等先發製人!中軍加速,三日內,兵臨鄯善國境!後軍輜重,由呂岱將軍督率,緊隨勿失!”

“得令!”傳令兵高聲應諾,數騎如離弦之箭,飛馳入暮色籠罩的戈壁深處。

蒼涼的號角聲在玉門關的餘暉中長長嗚咽,為這支深入瀚海的鐵軍送行。黑色的人馬洪流,踏著沉重的步伐,漸漸融入西方那片被暗紅晚霞與深紫暮靄交織的無垠沙海。旌旗上的“趙”、“漢”字樣,在最後一縷天光的映照下,如同燃燒的火焰,灼燙著西域古道沉寂千年的風沙。都護旌節所指,是三十六國林立的廣袤西極,亦是大漢西北霸業經略萬裡的雄圖新章。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