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十月朔日公元204年11月),長安未央宮前殿。肅穆的朝鐘穿透深秋的晨靄,金吾衛持戟肅立,甲胄映射著初升的朝陽,寒光凜冽。大將軍王康高踞禦座,十二旒垂珠之下,目光沉靜如淵,掃視著階下濟濟一堂的文武重臣。這是西域定鼎、荊襄驚變後的首次大朝會,三州二十四郡並新設西域都護府的命脈根基,皆係於此間奏報。
戶曹掾崔琰手持以金線裝訂、厚逾半尺的嶄新黃冊,持笏出班,聲音清朗沉穩,回蕩在肅穆殿宇:“臣崔琰啟奏,核驗建安九年九月底,三州二十四郡及西域都護府丁口田畝細目。賴主公英明,吏治清平,勸課農桑,胡漢歸化日深,今歲生民滋繁,根基愈固!茲按州郡詳陳——”
他的聲音帶著沉甸甸的分量,每一個數字都牽動著帝國的神經:
雍州九郡:漢民三百七十六萬口含自然滋生、流民歸附及胡改漢籍者),歸化胡二十八萬口持續推行《歸化律》與《胡漢通婚令》,部分胡戶改籍入漢),合計四百零四萬口。
京兆尹:漢一百零八萬口含改籍胡戶二萬口),歸化胡一萬八千口,合計一百零九萬八千口。徙民安置徹底消化,自然增長顯著)
左馮翊:漢五十一萬口含改籍胡戶一萬一千口),歸化胡一萬九千口,合計五十二萬九千口。
右扶風:漢七十九萬口含改籍胡戶一萬九千口),歸化胡三萬口,合計八十二萬口。
朔方郡:漢三十六萬口含新徙胡婦孺及漢奴、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三萬五千口),歸化胡三萬五千口新附),合計三十九萬五千口。河套開發,吸納歸化)
上郡:漢二十四萬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六千口),歸化胡三萬口,合計二十七萬口。
安定郡:漢十五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九千口),歸化胡三萬口,合計十八萬五千口。
北地郡:漢十一萬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八千口),歸化胡三萬口,合計十四萬口。
天水郡:漢十四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七千口),歸化胡二萬五千口,合計十七萬口。
武都郡:漢十六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八千口),歸化氐二萬五千口,合計十九萬口。
並州九郡:漢民二百九十五萬口,歸化胡三十二萬口,合計三百二十七萬口。
太原郡:漢四十四萬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一千口),歸化胡一萬五千口減改籍),合計四十五萬五千口。
上黨郡:漢二十八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口),歸化胡一萬八千口,合計三十萬三千口。
雁門郡:漢十九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三千口),歸化胡三萬二千口新附),合計二十二萬七千口。
五原郡:漢二十六萬口含新徙胡婦孺及漢奴、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三萬五千口),歸化胡四萬五千口新附),合計三十萬五千口。
雲中郡:漢二十一萬口含新徙胡婦孺及漢奴、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二萬五千口),歸化胡五萬五千口新附),合計二十六萬五千口。
定襄郡:漢十六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二萬五千口),歸化胡四萬口,合計二十萬五千口。
西河郡:漢二十六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二萬五千口),歸化胡五萬口,合計三十一萬五千口。
河東郡:漢四十七萬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四千口),歸化胡一萬口減改籍),合計四十八萬口。鹽監、漕運持續吸納)
河內郡:漢六十六萬五千口含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七千口),歸化胡三萬五千口減改籍),合計七十萬口。中原門戶,相對穩定)
涼州六郡:漢民一百一十六萬口,歸化胡十九萬口,合計一百三十五萬口。徙民傾注成效顯著,河西走廊漸成樂土)
隴西郡:漢十七萬口含新徙幽州民一萬口、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六千口),歸化羌氐二萬口減改籍),合計十九萬口。
金城郡:漢十七萬五千口含新徙幽州民二萬五千口、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六千口),歸化羌氐二萬五千口減改籍),合計二十萬口。
武威郡:漢二十一萬口含新徙幽州民二萬五千口、自然增長及改籍胡戶一萬六千口),歸化胡二萬五千口減改籍),合計二十三萬五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