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韋府門前,韋康率領族中子弟早已恭候多時。見迎親隊伍到來,立刻命人燃放爆竹。劈啪的爆竹聲中,王澤下馬,向韋康行了大禮。
“小婿拜見嶽父大人!“
韋康連忙扶起,眼中滿是欣慰:“賢婿請起!請起!“
繁瑣而莊重的迎親禮儀持續了近一個時辰。當王澤終於牽著鳳冠霞帔的韋萱走出韋府大門時,朝陽正好升起,為這對新人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圍觀的百姓發出陣陣歡呼,花瓣如雨般灑落。
回到大將軍府,婚禮進入最隆重的階段。正堂內,王康與趙雨、王瑜高坐主位。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北庭都護府的幾位校尉——張泰、陳武、薑猛等人站在武將前列,神情激動地看著他們的都護完成人生大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隨著禮官洪亮的聲音,王澤與韋萱在眾人的見證下完成了婚禮儀式。當兩人對拜時,王瑜再也控製不住情緒,淚水奪眶而出。趙雨輕輕握住她的手,無聲地給予安慰。
禮成之後,盛大的婚宴開始。王康舉杯,向滿堂賓客致意:“今日犬子大婚,承蒙諸位同僚蒞臨,孤心甚慰!請滿飲此杯,共賀新人!“
“恭賀懷化將軍新婚之喜!“百官齊聲祝賀,舉杯共飲。
宴席間,王湛攜孫仁來到新人麵前。王湛從侍從手中接過一個精致的木匣,遞給王澤:“二弟,這是為兄與你大嫂的一點心意。“
王澤接過,打開一看,竟是一套完整的北庭山川地理沙盤,細致到每一條河流、每一處隘口都清晰可辨。沙盤旁還有一冊手繪的地圖集,筆跡工整,顯然是王湛親手所繪。
“這...“王澤震驚地抬頭。
王湛笑道:“為兄在西征時就開始準備了。北庭地形複雜,有了這個,二弟治理起來會方便許多。“
孫仁也遞上一個錦盒:“這是我江東特產的絲綢百匹,還有幾本醫書,都是治療風寒、凍傷的方子。北庭苦寒,弟妹初去,或許用得上。“
韋萱感激地行禮:“謝大哥、大嫂厚賜!“
另一邊,王汴、王漳兩個弟弟圍著王澤,興奮地說個不停。
“二哥,等你下次回長安,一定要給我們講講北庭的故事!“王汴眼睛發亮。
“是啊是啊!聽說那裡有比長安城還高的雪山,是真的嗎?“王漳也迫不及待地問。
王澤笑著揉了揉兩個弟弟的腦袋:“等你們羽林軍練好了本事,親自去北庭看看不就知道了?“
婚宴持續到黃昏時分。當賓客漸漸散去,王康將王澤叫到書房,進行最後的囑托。
“澤兒,此去北庭,有三件事你需謹記。“王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其一,烏孫雖滅,其心未死。對那些心懷叵測的部落首領,當雷霆手段,不可姑息。其二,漢民實邊乃長久之計。要善待徙邊百姓,保障他們安居樂業。其三...“他頓了頓,眼神柔和下來,“早日讓為父抱上孫子。“
王澤俊臉微紅,但眼神堅定:“兒臣謹記父帥教誨,必不負所托!“
王康滿意地點頭,從案幾下方取出一個長條木匣:“這是為父給你的新婚賀禮。“
王澤打開木匣,倒吸一口冷氣。匣中靜靜躺著一柄通體烏黑的長劍,劍身隱現奇異紋路,劍鋒寒光凜冽。
“這是...“
“烏茲鋼劍。“王康輕撫劍身,“用西域進貢的烏茲鐵錠,由軍器監大匠耗時三月打造而成。削鐵如泥,吹毛斷發。此劍名為,望你持此劍,定北庭萬裡疆土,遠播我漢家威儀!“
王澤雙手捧劍,單膝跪地,聲音哽咽:“兒臣...謝父帥賜劍!必以此劍,護我疆土,衛我黎民!“
窗外,夕陽西下,將書房映照得一片金黃。父子二人的身影在牆上拉得很長,如同西北大地上一座巍峨的山脈,堅實而永恒。
三日後,王澤攜新婚妻子韋萱,在北庭鎮軍六千鐵騎的護衛下,踏上了返回定遠城的征程。王瑜站在長安城牆上,望著漸行漸遠的隊伍,直到那麵“王“字大旗徹底消失在北方天際,才在趙雨的攙扶下緩緩轉身。
秋風起,雁南飛。而她的澤兒,卻如那北歸的鴻雁,向著更寒冷也更廣闊的天地展翅翱翔。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