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金匱之困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315章 金匱之困

第315章 金匱之困(1 / 1)

建安十六年五月公元211年)

長安未央宮前殿的蟠龍金柱在初夏的陽光下反射著刺目的光,卻驅不散殿內彌漫的沉重與壓抑。王康高踞於丹墀之上,身著玄色常服,未披甲胄,然眉宇間征塵未洗,深潭般的眼眸掃過階下肅立的文武百官。博望大捷的餘威猶在,但今日的朝會,卻無半分凱旋的喜慶,空氣凝滯得如同灌了鉛。

“臣,金曹掾徐嶽,有本啟奏!”一個清瘦的身影出列,聲音不高,卻像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間吸引了所有目光。徐嶽捧著厚厚一摞簡牘,臉色蒼白,眼窩深陷,顯然已被如山錢糧賬目煎熬多時。

“講。”王康的聲音平穩無波。

徐嶽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凝聚全身力氣來陳述這令人窒息的事實:“啟稟晉公、大將軍!建安十四年,我大晉歲入總計二十八億七千萬錢。然歲出浩繁,尤以南陽大戰籌備、軍械增造、長安新城擴建、邊塞六郡苦役營安置為巨!歲終核算,實虧空二億四千萬錢!”他頓了頓,聲音愈發艱澀,“此虧空尚未及填補,建安十五年,又逢博望驚天血戰!”

他展開一卷染著墨跡的奏報,手指微微顫抖:“博望一役,陣亡將士十三萬一千四百二十七人,重傷致殘者六萬八千五百七十三人,合計二十萬眾!按國朝撫恤定製:陣亡者,賜撫恤金一萬五千錢,永業撫恤田二十畝,眷屬免稅十年;重傷致殘者,賜撫恤金一萬錢,傷殘贍養田十五畝,免稅十年。僅此撫恤金一項,便需支付二十六億五千萬錢!”

這個數字如同驚雷,在死寂的大殿中炸開!縱然早有心理準備,許多朝臣仍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麵色劇變。

徐嶽的聲音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冷靜,繼續陳述著冰冷的現實:“南陽五十萬俘虜、四十萬苦役之口糧轉運耗用;繳獲軍械改製之靡費;邊塞新增三十萬苦役之安置耗費;南陽、漢中及前線各軍重建、補充兵員、修繕城池之開支…林林總總,兵曹、倉曹、工曹預估,建安十五年歲出,恐逾四十億錢之巨!而歲入,縱然絲路關稅有所增長,河東鹽池、並州鐵冶竭力增產,樂觀估計,亦不過三十億錢上下!”

他最後重重叩首,額頭觸地:“府庫現存之錢,經各曹支應南陽善後及前期開銷,僅餘十五億七千萬錢!杯水車薪!臣…臣懇請大將軍明鑒,此二十六億五千萬撫恤金,數額實在過於龐大,實難…實難一次支應!為社稷長遠計,為財賦運轉計,臣泣血懇請大將軍允準——分期支付!首期支付三成,餘者分三年…”

“不可!”

徐嶽的話被一個斬釘截鐵的聲音打斷。聲音不高,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間壓下了殿內因“分期”二字而起的細微騷動。王康緩緩起身,玄色袍袖拂過禦案,他目光如炬,掃視階下群臣,最終落在徐嶽身上。

“將士浴血沙場,埋骨博望原野之時,可曾想過‘分期’二字?”王康的聲音低沉,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金屬般的穿透力,“傷殘袍澤,斷臂折足,餘生困頓之時,朝廷難道要告訴他們:‘汝之撫恤,需分期領取’?將士在前方流血,家眷在後方流淚!此非錢糧之困,乃國本之殤!失信於忠魂,寒心於三軍,則縱有金山銀海,何用之有?撫恤之金,必須即刻、全數、一文不少地發下去!此乃孤之鐵律,不容置喙!”

擲地有聲的話語在殿內回蕩,帶著一種悲壯的決絕。徐嶽伏地,肩頭微微聳動,不再言語。許多武將如高順、趙雲、張遼等,雖肅立無言,但眼中皆有動容之色。

然而,現實如同冰冷的鐵壁,橫亙在前。程昱出列,這位老謀深算的軍師祭酒此刻也眉頭深鎖:“主公愛兵如子,體恤忠烈,臣等感佩!然徐金曹所言,亦是實情。二十六億五千萬錢,非十五億府庫可支。強行為之,則南陽重建、邊塞苦役口糧、軍械改製、官吏俸祿、育嬰常平諸事,立時斷絕!恐生大亂!”

難題如同絞索,勒緊了整個王朝的咽喉。死寂再次降臨。如何既要即刻支付天文數字的撫恤,又不至於讓整個國家機器瞬間停擺?

王康的目光緩緩掃過程昱、賈詡、法正,最終回到禦案之上。他沉默片刻,仿佛在權衡一個極其重大的決定。終於,他再次開口,聲音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斷:

“錢,孤即刻要。府庫不足,則需另辟財源。孤有一策,名曰‘安國券’。”

“安國券?”殿內響起一片驚疑的低語。

“即國債。”王康解釋道,目光銳利地掃視群臣,“由朝廷出麵,向天下發行債契。凡世家大族、商賈巨富、朝廷百官、地方富戶,皆可認購。此券麵額自一萬錢至百萬錢不等,以三年為期。朝廷按券麵金額,每年支付認購者一分的利息!三年期滿,朝廷連本帶息,一並償還!所籌之錢,專用於此次陣亡傷殘將士撫恤及南陽善後!孤意,首批發行…三十億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十億!這個數字比撫恤金本身還要巨大,如同巨石投入深潭,瞬間在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三十億?!”戶曹掾崔琰失聲驚呼,他掌管戶籍田畝,深知民間財富雖巨,但如此海量抽取,無異於竭澤而漁!“主公!此數額…恐過於龐大!且年息一分,三年便是三分利!到期本息合計三十九億錢!屆時府庫如何償付?若失信於民,則朝廷威信掃地,恐生民變!”

吏曹掾陳宮也出列,憂心忡忡:“主公,此法古未有之!發行債契,雖可解燃眉之急,然民間富戶豪強,豈會輕易相信?彼等或疑此為朝廷斂財之新法,錢入府庫,便如泥牛入海,有去無回!縱有利息,亦難取信!”

安定太守韋康代表地方實力派)亦皺眉道:“晉公,此‘安國券’以何為憑?空口白牙,恐難令人信服。若認購者寥寥,非但解不了困,反徒損朝廷威嚴!”

質疑之聲四起,核心便是兩點:償付能力與朝廷信用。如何取信天下?

這時,招賢館祭酒賈詡捋著稀疏的胡須,緩緩出列,渾濁的老眼中閃爍著精光:“諸公所慮,皆在情理。然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老朽以為,欲取信天下,必以國之重器為質!何物為天下之利藪,人所共求?鹽!鐵!”

“鹽鐵?”眾人一怔。

“正是!”賈詡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主公可明詔天下:凡認購‘安國券’者,其券契本身,即為抵押之憑證!朝廷以雍、並、涼三州官營鹽池、鐵礦之專賣權為抵押!若三年期滿,朝廷未能如約償付本息,則認購者可持此券,於三州境內指定官鹽、官鐵之處,直接憑券支取等值之鹽鐵貨物,或按券麵價值優先購買鹽引、鐵引!鹽鐵之利,關乎民生根本,價值恒穩!以此重器為質,足顯朝廷誠意,亦可解富戶疑慮!此乃以天下之利,養天下之忠魂!”

“鹽鐵抵押?!”此言一出,滿殿皆驚!鹽鐵專賣乃國家財政命脈,以此作抵押,實乃開國以來未有之奇策!風險巨大,卻也顯示出王康破釜沉舟的決心!

“文和先生此策…”陳宮沉吟,眼中精光閃動,“或可一試!鹽鐵乃硬通貨,有此為憑,富戶豪強當無後顧之憂!”

法正年輕的聲音帶著銳氣補充道:“不僅如此!可再明令:凡認購‘安國券’者,日後繳納田賦、商稅,皆可按比例以此券抵充!使此券不僅可生息,更兼具流通、納稅之能!其信譽與流通性必將大增!”

“抵充賦稅?”徐嶽眼睛一亮,作為金曹掾,他立刻意識到這能極大提升國債的吸引力和流通性。

“然鹽鐵抵押,乾係國本…”崔琰仍有顧慮。

“非常之時,當用重典!”王康的聲音斬斷了所有猶豫,他目光如電,掃視全場,“鹽鐵抵押,非是予人,乃是質押!孤有絕對信心,三年之內,開源節流,恢複元氣,必能如期償付!此策非但為解撫恤之困,亦是凝聚民心國力之舉!讓天下富戶豪強、官吏百姓,皆與國同休戚!認購此券,即是助國養士,撫恤忠良!此乃大義!”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諸卿可還有異議?”

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程昱、賈詡、法正等謀臣目光交彙,緩緩點頭。高順、趙雲等武將雖不懂經濟,但堅信王康決斷。崔琰、陳宮等文臣反複權衡,也知此乃絕境中唯一可行之策。

“臣等附議!”以程昱為首,群臣躬身齊應。

“好!”王康大手一揮,“著即辦理!”

“金曹徐嶽總攬‘安國券’發行事宜!戶曹崔琰協理,核定各州郡富戶名錄、預估認購能力!工曹馬鈞監製券契,務求精美難仿,分等定級!吏曹陳宮,行文各州郡縣,宣諭此券之章程、抵押、利息、抵稅之權!命各郡太守、縣令,親赴地方豪族、商賈,曉以大義,勸其認購!”

“首批發行三十億錢!孤,要在一個月內,看到這筆撫恤忠魂的錢糧,分毫不差地發放下去!”

“諾!”被點到名字的諸曹主官齊聲應命,聲音中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與使命感。

朝會散去,沉重的壓力並未消散,而是轉移到了九曹五監的案頭。一道道加蓋著大將軍印璽的公文如同雪片般飛出未央宮,飛向雍、並、涼三州的每一個角落。長安城內,工曹下屬的匠作坊日夜不息,上好的楮皮紙、特製的印泥、繁複的防偽紋飾…第一批製作精良、麵額不等的“安國券”正在緊張地製作中。

未央宮的燈火常常徹夜長明。王康立於巨大的輿圖前,目光卻不再僅僅盯著山川城池,更投向了那無形的財富脈絡。鹽鐵抵押,如同一把雙刃劍,懸於頭頂。三十億的窟窿,三十九億的償還壓力,如同兩座無形的大山,壓在這位剛剛贏得空前軍事勝利的權臣肩頭。他知道,這場關乎國本信用的經濟之戰,其凶險與複雜,或許比博望原野的屍山血海,更加考驗一個王朝的根基與智慧。長安鑄幣爐的火光,能否熔鑄出支撐這驚天諾言的信譽?一切都剛剛開始。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