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老周抓起探測儀,“穿防護服,帶熱成像。”
“帶上金屬探頭。”我補充,“如果裡麵有設備,冷卻係統會有餘溫。”
兩小時後,通訊器響了。
“發現異常。”老周的聲音斷續傳來,“c7junction,牆體材質不對。混凝土厚度超標,內部有空腔。”
“破開看看。”我說。
十分鐘後,畫麵傳回手持攝像機的實時影像。一段本該是實心的地基牆被炸開,露出後麵一道金屬門。門框鏽蝕嚴重,但電子鎖仍有微弱電流反應。上方銘牌殘存幾個字:“灰點·基因調控b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裡麵呢?”我問。
“進了。”老周的聲音低下去,“實驗室完整,設備雖然老舊,但冷卻液還在循環。中央台上有操作記錄,最後一次運行時間……就在三天前。”
我盯著監控屏,手指收緊。
三天前,正是我們救出克隆體那天。
他們不是在測試我的反應。他們在同步行動。
“有沒有發現控製裝置或傳輸設備?”
“有台主機連著管道係統,外殼標著‘溶劑釋放協議’。”王強的聲音出現在背景裡,“看樣子,這些納米機器人是從這裡注入主網的。”
“全部封死。”我說,“把c7到生態塔之間的所有支線管道灌漿封閉,一根都不準漏。”
“還需要做一件事。”蘇晴突然開口,“提取冷卻液樣本。如果這裡麵還有活性程序,我們可以反向追蹤它們的目標序列。”
我點頭:“你負責分析,老周留守現場,王強組織人手排查其他潛在接入點。”
指揮中心隻剩下我和監控屏。生態塔靜靜矗立在夕陽下,未完工的頂層空蕩蕩地敞開著。
右臂的疼痛一直沒有消。我解開繃帶,發現碳化區域比昨天擴大了一圈,皮膚下隱約有細小的光點遊走,像是被什麼東西侵入了。
但我不能停。
蘇晴送來一份初步報告:納米機器人的編碼特征與李妍體內的神經接口高度相似。
“它們不隻是改造身體。”她低聲說,“是在建立網絡。每一個被感染的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信號節點。”
我望著地下實驗室的方向,腦海中浮現出那棟寫字樓裡三十多個重複動作的身影。
原來從一開始,他們的目標就不隻是控製個體。
而是讓整個社區,變成一台巨大的接收器。
對講機突然響起。
“林川。”老周的聲音很穩,“我們在實驗室最裡麵找到了一樣東西。”
“什麼?”
“一個培養艙。裡麵原本有東西,但現在空了。”
“什麼時候打開的?”
“不知道。但艙門內側……刻著一行字。”
“寫的什麼?”
他沉默了一秒。
“歡迎回家。”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