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顧家吃過那頓氣氛微妙的飯後,肖芷涵以為這個大家庭至少會維持表麵的和平。
可她低估了人性的偏見,以及家庭矛盾的複雜性。
這天是周末,顧言默難得沒有應酬,便帶著妻子鄭慧和兒子顧明軒回大院看望爺爺。
張桂芬聽說了,也特意拉著肖芷涵過去,想著多走動,關係總能熱絡起來。
起初,氣氛還算融洽。
顧爺爺抱著曾孫,笑得合不攏嘴。
大伯母也難得地拉著張桂芬,聊起了最近新上的布料花色。
肖芷涵和鄭慧坐在一旁,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學校裡的趣事。
矛盾的爆發,源於一件小事。
五歲的顧明軒玩得渴了,跑過來要水喝。
張桂芬離得最近,立刻熱情地站起來,從自己的布包裡掏出一個搪瓷缸子。
“來,軒軒,喝奶奶帶的麥乳精,甜著呢。”
她說著,就要去廚房衝泡。
鄭慧看到那個印著為人民服務的搪瓷缸子時,皺起了眉頭。
當她看到張桂芬直接用手伸進麥乳精罐子裡去舀粉末時,臉色瞬間就變了。
“媽,等等。”
鄭慧的語氣不容置疑。
她快步走過去,從張桂芬手裡拿過了麥乳精罐子。
“孩子腸胃弱,不能喝太甜的東西。”
鄭慧的語氣很客氣,但透著疏離。
“而且,用手直接接觸食物,不太衛生。”
她說著,從櫥櫃裡拿出一個乾淨的勺子,又取出一個玻璃杯。
整個動作行雲流水,透著知識分子家庭特有的講究。
張桂芬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她看著鄭慧嫌棄的樣子,心裡堵上了一塊大石頭。
“我這手是乾淨的,剛洗過。”
張桂芬試圖解釋。
“再說了,我們鄉下孩子,哪個不是這麼糙養大的,不也長得結結實實的?”
鄭慧沒有和她爭辯,隻是笑了笑。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
她給兒子倒了一杯白開水,遞了過去。
“軒軒,喝這個,對身體好。”
顧明軒看了看奶奶手裡的麥乳精,又看了看媽媽手裡的白開水,乖巧地接過了後者。
張桂芬的手,就那麼尷尬地停在半空中。
她感覺自己的好心,被人當成了驢肝肺,還被當眾下了麵子。
一股火氣,從心底裡直往上冒。
肖芷涵看在眼裡,心裡歎了口氣。
她知道,這不是講不講究衛生的事,這是兩種生活觀念和階級認知之間的碰撞。
鄭慧看不起的,是張桂芬所代表的那種粗糙、落後、不科學的農村生活方式。
“親家母,鄭慧也是為了孩子好,你彆往心裡去。”
大伯母出來打圓場,但話語裡明顯偏向自己兒媳。
張桂芬把搪瓷缸子和麥乳精默默地收回布包,沒再說話,隻是臉色沉得能滴出水來。
一個小小的插曲,讓客廳裡原本和諧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
到了午飯時間,這種凝重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飯桌上,張桂芬想給孫子夾一塊她覺得最香的紅燒肉。
“軒軒,吃這個,這個好吃,奶奶特地讓廚房給你做的。”
她的筷子剛伸出去,就被鄭慧用另一雙筷子不著痕跡地擋了回來。
“媽,他最近有點上火,不能吃太油膩的。”
鄭慧說著,夾了一筷子青菜,放到了兒子碗裡。
“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
張桂芬的火氣,騰地一下就上來了。
“這不讓吃,那不讓碰,你們城裡人養孩子,就是金貴!”
她把筷子重重地往桌上一拍,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
“我們言洲小時候,就是吃我做的紅燒肉長大的,現在不也長得高高大大的,當了國家棟梁!”
鄭慧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她放下碗筷,看著張桂芬,話裡帶著刺。
“媽,我再說一遍,時代不一樣了。”
“言洲那時候是什麼條件,現在是什麼條件?”
“我們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為什麼還要用過去那些落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