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舅舅家住了幾天,肖芷涵和顧言洲幾乎成了村裡的名人。
每天都有好奇的村民,借著串門的名義,跑到舅舅家來,想看看這個考上首都大學的金鳳凰,和她那個當大官的丈夫,到底長什麼樣。
肖芷涵對此並不反感,她總是微笑著,給他們端茶倒水,耐心地回答著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
從首都的房子有多大,到大學生每個月發多少斤糧票,五花八門,充滿了鄉土氣息。
顧言洲雖然不習慣這種場麵,但為了配合妻子,也總是板著臉,努力做出和藹可親的樣子。
他嚴肅的表情,配上高大的身材和一身的軍威,常常把來串門的小孩子嚇得不敢說話,引得大人們一陣哄笑。
肖芷涵最享受的,還是和外婆在一起的時光。
白天,她會陪著外婆,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聽外婆講那些她聽了無數遍的,關於媽媽小時候的趣事。
“你媽啊,小時候可皮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外婆眯著眼睛,臉上布滿了慈祥的皺紋。
“有一次啊,她為了掏個鳥窩,爬到村口那棵大槐樹上,下不來了,還是我拿著竹竿,才把她給夠下來的。”
“下來之後,被我結結實實地揍了一頓,屁股都打腫了。”
外婆說著,自己也笑了起來。
肖芷涵靜靜地聽著,仿佛能看到那個紮著羊角辮,調皮搗蛋的小女孩,在眼前活了過來。
這些故事,讓她對那個隻存在於記憶中的母親,有了更清晰,也更親切的認知。
晚上,她會幫著外婆燒火做飯。
土灶裡的火光,映紅了她和外婆的臉。
外婆的手藝很好,普普通通的白菜豆腐,都能做出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肖芷涵笨拙地學著,經常被煙火嗆得直流眼淚。
但她卻樂在其中。
這種簡單而溫馨的煙火氣,是她在首都的那個小家,所體會不到的。
顧言洲則跟著舅舅,每天往後山跑。
他們拿著肖芷涵畫的簡易地圖,和從書上複印下來的草藥圖譜,在山裡實地考察。
有時候,表弟表妹們也會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他們後麵。
他們把這當成了一場有趣的探險遊戲。
“姐夫,你看,這個是不是書上說的那個什麼七葉一枝花?”
表弟舉著一株剛挖出來的草藥,興奮地問。
顧言洲接過草藥,仔細地和圖譜對比了一下。
“沒錯,就是它。”
他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這些天,他們幾乎把整個後山都跑遍了。
收獲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山裡的資源,比肖芷涵在資料上看到的,還要豐富得多。
這讓他們對那個致富計劃,更加充滿了信心。
這天晚上,吃過晚飯,舅舅把村裡的幾個主要負責人,都請到了家裡。
他準備正式地,把肖芷涵的計劃,在村裡公布。
屋子裡,擠滿了人。
大家的臉上,都帶著好奇和審視的表情。
肖芷涵站在屋子中央,不卑不亢,條理清晰地向大家闡述著自己的計劃。
從項目的優勢,到具體的實施步驟,再到未來的發展前景。
她的話語清晰,每個字都很有力量。
村民們聽著,表情從一開始的懷疑,慢慢變成了驚訝,最後又變成了渴望。
他們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從未想過,還有這樣一條可以讓他們擺脫貧困的道路。
“芷涵啊,你說的這個,真的能掙到錢嗎?”村支書抽著旱煙,有些不確定地問。
“叔,我不敢說百分之百。”肖芷涵誠懇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