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講師,其實講完這節課,王辰就可以回去了,到時候協合醫院會頒發一份證書,和相應的報酬。
但是,作為這次培訓班主任的孟現立卻建議並邀請他聽一聽後麵幾位老師的授課,而且,後邊還會有專家現場直播手術。
王辰這邊正在猶豫,是去是留。
而此時的孟現立,正在門診接診一位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
“孟教授,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是啊孟教授,您是我們最後的希望了,求求您,救救孩子吧!”
一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夫妻,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向孟現立苦苦哀求道。
孟現立聞言,眉頭緊皺,趕緊上前來查看小男孩的情況。
隻見這個孩子呼吸急促,甚至,嘴唇已經發紺。
“快,心電圖!”
孟現立臉色微變,看向旁邊的門診護士道。
“這裡。”
護士趕緊將心電圖拿了過來,這波動明顯不是正常的心跳。
孟現立走到男孩兒身邊,掏出聽診器放到孩子的心臟上方,仔細聽音。
約莫十幾秒後,孟現眉頭緊皺,臉色變得十分凝重。
“馬上安排床旁超聲,快!”
護士不敢耽誤,馬上去給床旁超聲打電話了。
根據二三十年的臨床經驗,孟現立斷定,如果不及時治療,這個小男孩恐怕很難活過去今天。
“你們知道孩子是什麼病嗎?”
“知道。是完全性大動脈反轉,已經做過三次手術了。”
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是比較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在萬分之二左右。
這種病約占先天性心臟病總數的百分之五,居紫紺型先心病的第二位。
這種病,簡單來說就是心臟上的大動脈血管長反了!
正常人的心臟被間隔組織分為左心和右心,右心通過長在上麵的肺動脈將血液輸出到肺。
並通過肺臟將吸入的氧氣融入血液中,含有氧氣的血液隨後再通過肺靜脈回流到左心。
左心室接收含氧血後,泵入與之相連的主動脈。
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乾,分支至全身各組織器官,輸送養分及氧氣。
全身組織器官代謝後將產物及二氧化碳經靜脈係統回收至上、下腔靜脈,回流至右心房,再經肺動脈轉化成含氧血後輸送至左心房……
如此,行成了人體內的血液循環。
而心臟大動脈轉位,就是心臟上的肺動脈和主動脈長反了位置。
這樣通過主動脈輸出到動脈網絡最後到達全身的血液,將不再有經過肺臟融入氧氣這一過程,導致血液無氧,最終各器官因缺氧缺血衰竭而亡。
患有這種疾病的新生兒病死率很高,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剩下百分之二十如果不手術極少能活過三歲。
然而,這個七八歲小男孩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就是因為,他已經先後經曆了三次手術。
吸上氧氣後,小男孩的狀態好了一些,超聲檢查,孟現立看著屏幕上的影像,眉頭皺的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