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
“母親,姨父,孩兒並非不知郡府大人的意思,隻是孩兒若順著郡府大人的話說下去則有‘二害’,若堅持自己所說的則有‘二利’”劉裕緩緩說道。
“哪‘二害’?哪‘二利’?”劉翊根本不信,質問道。
“裕兒若順著郡府的話說,雖可暫免於難,然而終究還是欠那刁家三萬錢,有王公子在,郡府或許會找借口放裕兒回家,然而,王公子走後呢?需知,這丹徒縣乃至晉陵郡刁家仍是數一數二的大戶,王公子走後,刁家必會與郡府暗通曲款,糾纏於我家,此為一害。”
“現在想想,裕兒說的卻有道理。”劉翊麵色逐漸緩和起來。
“再者,我若順著郡府的話說,他人會怎麼看我?必會以為我與那郡府暗行苟且之事,而且,那刁逵也必會大肆宣揚,到時候,鄉裡、郡裡人必會認為我劉裕品行不端,這樣,我又與這刁家公子有何區彆?此為二害。”
劉翊點了點頭。
“我固執己見就是為了讓世人知道我劉裕雖然貧窮,雖然賣草鞋,雖然賣柴火,雖然耍樗蒲,可我劉裕卻不下賤!我劉裕恥與狼心狗肺之徒為伴,羞與品行不正之人為伍!此為一利。這刁家二公子的名聲,母親,姨父,你們應該早有耳聞吧。”
“嗯,這刁家二位公子確實不重名節,自來到這丹徒,便橫行鄉裡,欺行霸市,劫掠良家婦女,充為女婢,不少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啊。”劉翊看著劉裕,心中愕然。
“正如姨父所說,我如此做,也能結交更多的君子,也能滅一滅刁家的氣焰,此為二利。”劉裕說道。
“裕兒,你又沒有想過,如果今日沒有王公子,你真的要賣身為奴啊!”剛才一直默不作聲的蕭文壽,忽然問道。
“母親大人,孩兒也想到了,如果這樣,孩兒唯有一死,以全氣節,以全我劉家名聲!”劉裕堅定地說道。
“裕兒,莫要再說!”蕭文壽一把抱住劉裕,淚流滿麵。
“母親,都是孩兒的錯!”劉裕再也忍不住,在蕭文壽懷中大哭道。
“弟妹,你養了個好兒子。”劉翊此時才知道劉裕的心思,再想到劉裕小小年紀便勤儉持家,賣柴販履,終日操勞——他才十一歲啊!承受如此壓力,不禁也潸然淚下……
與此同時,刁家府中。
“大哥,今日你為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需知,那郡府老不死的收了我家多少銀錢?我刁家還能怕他?”刁暢趴在床上,哭喪著臉,問道。
“仲遠啊,我常和你說‘凡事切勿衝動’你今日在郡府如此無禮,換到平時,也就罷了,可你知道那郡府身邊的少年是誰?”刁逵說道。
“誰啊?這晉陵郡誰家還能壓我刁家一頭?”刁暢不明所以。
“唉!你啊,何時才能長大?這少年便是琅琊王家之人,丞相王導之孫——王謐!你可知道,那王家可是恨不得我家立馬消失啊!而且,我家的實力現在也比不上王家啊!”刁逵看著一臉委屈的刁暢,歎了口氣,說道。
“哼!他王家殺我祖父之事,我們刁家永遠不會忘,這王謐來救這劉寄奴,分明就是給我們家臉色啊!我不能忍!大哥,今晚我們就帶幾個家奴去找那小子,給他點顏色看看!我也要像父親大人那樣,再殺幾個王氏族人!”刁暢竟然也忍著疼痛,滿臉悲憤。
“仲遠啊,聽到你這句話,我很欣慰,可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如今,父親病重,雖是徐兗二州刺史,可我刁家卻很難與王家並駕齊驅。需知,那王謐的生父可是頗得已故丞相恒溫的青睞啊,恒家、王家也是私交甚好,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同進退的。”
“大哥此話何意?”刁暢問道。
“我聽父親說,那恒溫臨終之前一直想加九錫之禮,可卻被謝安、王坦之等借故拖延,最終鬱鬱而死,而那王坦之雖出生平原,卻與琅琊王家多有曖昧,此間關係,為兄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們現在所能做的隻是等,等到恒、王兩家生隙,自相殘殺之時,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到那時報仇,豈不是易如反掌?”刁逵耐心說道。
“你大哥說的沒錯!暢兒,你日後可要收斂收斂,還有逵兒,你也是!你知道外麵人怎麼說你兩兄弟嗎?唯有騁兒才能讓我稍微省省心。”伴隨著陣陣咳嗽之聲,刁彝在下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來。
“父親大人!”二人異口同聲道。
刁逵更是跪在地上說道“逵兒知錯了,父親大人想要見孩兒,托下人來喚便可,何須親自而來?”
“逵兒啊,快快起來!你心思聰慧,方才能想到那些,已然出乎我的預料,看來這兩年你也用心了,可是逵兒啊,你行事作為卻還是不知收斂,這會留下禍根的!”刁彝慢慢坐下,喘著氣說道。
“父親大人責怪的是,逵兒日後定不違背父親所訓!”刁逵急忙說道。
“暢兒啊,今天這棍棒,打的不冤!若不是你哥哥今日在堂上及時請罪,恐怕為父這刺史之位也難以保全。”刁彝緩緩地說道,“想我已年近花甲,承蒙天子聖恩,假以符節,任徐兗刺史,鎮守廣陵,我也不知我還有多少時日可活,如今,為父就想安然度過餘生,若讓王家找出問題來,我真是羞於見列祖列宗了!”
轉而,刁彝又麵帶怒色,說道“你們兄弟二人當真以為,為父不知道你二人做了什麼嗎?那樗蒲的投子劉裕看不出來做了手腳,其他人呢?萬一王家找到那投子的主人,嚴刑逼問下,那人再說出什麼話來,他們王家可是上達天聽的,於聖上之前,添油加醋再說上幾句,雷霆一怒之下,我們刁家怎麼辦?為父可不想晚節不保。”
“父親教訓的極是!孩兒這就去將那人給殺了。”刁逵眼中殺機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