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

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1 / 2)

曾省吾對朝鮮人遭受的苦難是非常同情的,這是感性,但因為同情就進行朝堂上的決策,是不理性的,把彆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哭,是一件很愚蠢的行徑,朝鮮王的肉食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自己的子民,這不關大明的事兒。

他提議進兵的主要原因,還是為大明軍入朝作戰的戰略考慮,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支點,義州就是其中的關鍵。

大部分擁有漫長曆史的國家疆界,都是天然疆界,也就是河流、山峰、關隘等等地理環境形成,大明和朝鮮的疆界也是如此。

唐朝攻滅高句麗之後,將朝鮮半島的北部據為己有,很快就放棄了這部分,因為朝鮮半島的北部實在是過於貧瘠了,沒有足夠的土地、降水,山脈眾多,道路不便等等原因,都是唐王朝放棄朝鮮半島北部的原因。

自宣德年間確立了以鴨綠江為邊界之後,大明就再沒有把朝鮮方向作為戰略方向去經營,或者在精算之風的影響之下,北平行都司、河套、交趾十三司、舊港宣慰司、呂宋總督府、三宣六慰都接二連三的被放棄,大明呈現了完全收縮的態勢。

自然疆界,就代表著大明要乾預朝鮮半島的局勢,就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這是不劃算的,甚至是影響大明整體的戰略,在朝鮮半島投入更多,大明開海、重開西域、中南半島經略,都會相應的減少,朝鮮半島拖累坐煩大明,就會成為定局。

但,這一仗必須打,倭寇決不能上岸。

在這種情況下,越早拿下義州,越早營造港口,越早獲得戰略進攻的支點,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曾省吾是個極端的保守派,他的一切決定,都是出於大明利益優先。

“那麼諸位以為呢?”朱翊鈞詢問著大明大臣們的想法。

六部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最終廷議認為,催促馬林帶領的先鋒營,快速趕到九連城,在騎營抵達的一刻,九連城的兩千軍兵,立刻過江,進入義州。

具體征戰的細節,則完全由前線的軍將負責製定。

“戚帥,大明騎營勞師遠征,這從遼東趕往義州,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翻山越嶺,眾將士都是最疲憊的時刻,此時進攻,是不是有不妥之處?”朱翊鈞對整體決策沒有疑慮,但他心疼大明騎營,馬林帶領的先鋒營剛到鴨綠江出海口,沒有休整,就要準備作戰。

“陛下,朝鮮方麵敗的太快了,僅僅十九天,漢城都丟了,開城、平壤又能挺多久呢?”戚繼光無奈的說道:“臣也想讓騎營休整,可是時間不等人,若是義州也被倭寇拿下,渡江就變的更加危險了起來。”

“陛下,騎營是京營銳卒裡的精銳,臣對京營的軍兵還是很有信心的。”

“那就依戚帥所言吧。”朱翊鈞思前想後,最終還是采信了戚繼光的說法,給馬林的先鋒營三千眾,加一加擔子,局勢的變化,出乎了大明上下的意料,考驗京營銳卒的時刻到了。

而京營的表現,並沒有讓皇帝失望,正如京營的口號一樣,時刻準備著。

大明朝堂和前線對於信息是有非常明顯的信息差,這是因為距離,大明皇帝下達進攻的命令,命令傳到遼東李成梁,李成梁再下令到九連城,這一段路非常的漫長,這種距離造成的信息差,讓朱翊鈞很擔心朝廷的命令有滯後性,所以他才想要給李成梁便宜行事的權力。

但因為種種原因,在開戰之前,這種混亂的指揮體係,隻能暫時如此,一旦開戰,前線軍將就擁有了更多的餘地,這種混亂的、滯後的指揮,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馬林帶領的騎營有三千眾,因為是先鋒,所以不需要帶太多的輜重,五匹馬一個人,一副甲胄,武器裝備,他抵達九連城的時候,大明皇帝的聖旨還沒有抵達九連城,在先鋒營休整了整整五天,先鋒營的騎營都閒到準備打獵作為訓練任務的時候,大明皇帝的聖旨終於到了。

驛卒快馬加鞭的趕到了九連城,得知了馬林在校場又急匆匆的趕去。

不是驛卒跑得慢,是馬林的騎營速度太快了,機動性發揮的淋漓儘致,本來騎營每人隻有三匹戰馬,先鋒營行軍的時候,李成梁額外提供了六千匹戰馬,才有了如此速度。

九連城的軍將是從五品千戶趙吉,乃是王如龍手下的一名悍將。

趙吉行七,原來是順天府京師菜戶營的一個菜戶,城中孫氏欠了菜戶營銀子,趙老七告狀,居然是草民冤枉,而不是老爺冤枉,當時順天府密雲知縣,不敢包庇孫氏,讓孫氏還錢,孫氏氣不過,帶著家丁就打上門了。

密雲知縣聽聞後,帶著衙役就趕過去了,生怕趙老七被孫氏給打了,事情會更麻煩,結果在衙役的阻攔下,趙老七一榔頭錘死了一個孫家的家丁,又一榔頭錘死了一個訴棍,可謂是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無比悍勇。

最後趙吉被流放到了應昌充軍,這已經是幾乎等同於死刑的流放了,那時候連土蠻汗都還在草原逞凶。

在流放前,朱翊鈞見了這趙老七一麵,聽聞趙老七悍勇,朱翊鈞見獵心喜,就和趙老七角力了一番,吃細糧的大明青少年第一高手,雖然贏了,但手都在抖,而那時候趙老七是吃粗糧的,十六歲的年紀,一共沒吃幾次肉。

趙吉的悍勇,讓他在應昌府如魚得水。

此時的九連城校場上,趙吉和馬林光著膀子,半蹲著身子,身體前探,不停地繞圈試探著彼此,他們在角力。

軍中解決問題的方式,總是有些簡單,當然,在讀書人看來,這光著膀子打鬥,實在是有點不雅,是一種野蠻的行徑。

但一個手下全是精銳的將領,一個久經沙場、鎮守邊方的悍勇將領,兩個人碰到即便是和和氣氣,可京營的精銳,戍邊的將士,彼此都不會服氣。

在戍邊將士看來,京營銳卒?一群花拳繡腿沒上過戰場的少爺兵;在京營銳卒看來,百戰老兵?沒有紀律、吊兒郎當,這上了戰場,怎麼可能把後背交給他們?

鬥氣太正常了,所以,馬林和趙吉光著膀子,開始角力,誰贏了,誰就是厲害,就以誰馬首是瞻。

一上手,馬林和趙吉都收起了對對方的輕視之心,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點子過於紮手了。

馬林的技巧更勝一籌,可是這趙吉的力氣,根本不是人該有的力氣!

這是馬林第一次感覺力氣不如對方,連李如鬆的力氣也就是和馬林旗鼓相當罷了。

而且趙吉流放到應昌的時候,才十六歲,這幾年又長高了幾分,軍中都叫趙吉為熊將軍,諢號熊羆。

熊將軍人如其名,長得跟一頭熊一樣,體重要比馬林高十斤有餘。

“啊!”趙吉眼睛珠子一轉,忽然一聲暴吼,就撲了上去,他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想明白了自己的優勢,技不如人就一力降十會!

他抓住了馬林就開了最純粹的力氣比拚,推搡。

馬林暗道要遭,麵色通紅青筋爆抖的趙吉,用儘了全力推著馬林,這個時候,馬林的技巧就沒有用了,他隻要有任何其他鬆懈,就會被推出邊界,隻能牟足了力氣和馬林互推。

“呀!”趙吉再次一聲怒吼,爆發出了全力,開始推動馬林,馬林力氣稍遜,被一步一步緩慢但堅定的推出了邊界。

“好!”九連城邊軍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因為他們的熊將軍贏了。

之前比拚箭術,馬林贏了,馬林能開虎力弓,三矢三中,而趙吉也能開虎力弓,三矢隻中了兩矢。

現在趙吉找回了場子,扳回一局。

“我打不過你。”趙吉氣喘籲籲的將馬林拉了起來,頗為大聲的說道,這不是給武勳之後麵子,而是真的打不過,而且還告訴自己的軍兵,不要誤會。

軍中角力是有規則的,很多奔著下三路、殺招都無法使用,若是真的到了戰場上,可能十幾個回合,趙吉就會被馬林斬殺,因為趙吉的路數都是野路子。

“這一仗打完,我讓父親保舉你入講武學堂。”馬林站了起來,伸出了手,用力的用肩膀撞了一下趙吉,握著趙吉的手說道:“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趙吉露出一個憨厚的笑容,對著所有人高聲喊道。

“聖旨到!”快騎跑入了九連城的校場,馬背上的驛卒將金字牌加急的聖旨,送到了馬林的手中。

“陛下有旨,先鋒營抵達之日,立刻進入義州。”馬林打開看了片刻說道:“趙千戶,準備入朝作戰,我來為你壓陣。”

趙吉確認了聖旨之後,立刻開始了準備過江之事,其實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一聲令下了。

而馬林看著聖旨,他倒是品出了彆的意思,大明皇帝完全拋棄了朝鮮王室和那群肉食者,之前大明的所有決策,都要顧慮一個問題,朝鮮王室在想什麼,那是把朝鮮的肉食者看作是人,但現在,大明已經完全不管朝鮮王室的想法了。

馬林是個武將,武將養點鷹犬,都很正常,但有些武將養著養著,這些畜生,就分不清大小王了,還敢對主人齜牙咧嘴了起來,齜牙咧嘴還不算,還要咬人,這些敢咬人的狗,就一個下場,那就是狗肉火鍋。

馬林對政治沒什麼理解,他覺得大明和朝鮮的關係,就是主人和鷹犬的關係,之前大明還在意朝鮮王室的想法,所以這些鷹犬開始齜牙咧嘴,開始蹬鼻子上臉,開始咬人,甚至弄得朝廷的明公都有點措手不及。

當大明朝廷不把朝鮮王室當人看的這一刻,代表著大明真正下定了決心,要徹底解決東北方向的問題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徹底占領和王化,不讓東北方向,再次變成崛起中的負擔。

這個態度上的轉變,馬林樂見其成。

“鴨綠江上有長達172裡的江麵不會結冰,你帶一千人在九連城輯安渡口渡江,我率一千騎營緊隨其後,如果朝鮮方麵投降,我們要在三天時間內,在輯安渡口修一個橋出來,力求將九連城和義州連在一起。”馬林換上了甲胄後,來到了中軍大帳,開始做具體的部署。

“三天之內橋梁沒有修好,就準備撤退,如果五天之內沒有修好橋梁,就立刻撤退。”馬林做出了進一步的部署。


最新小说: 1951之大國重器 白日勾火 七零嬌軟美人一下鄉,撩得硬漢心癢癢 紅土地紀事下卷 穿越古代,藝術生的科舉之路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穿越獸耳原始部落,開局被驅逐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滿朝奸臣,朕從暴君殺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