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

第七百五十三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2 / 2)

一個十分嚴峻的現狀,這個稽稅院已經逐漸成為了所有人避之如虎的聚斂部門,而不再是大明稅製的重要補充和稽查力量。

張居正看向了所有人說道:“問題很清楚,陛下甚至比我們都清楚,不是陛下高壓之下,恐怕現在稽稅院已經開始走私販私,販賣阿片了,但我們回到問題的最開始,為什麼要設立稽稅兩院?”

“因為收不上來稅。”

“那麼再引申一個問題出來,一個朝廷,連稅都收不上來的時候,它還是朝廷嗎?”

張居正一番話,把所有人都乾沉默了,朝廷是淩駕於所有階級之上的存在,有這種超然的地位,才能保證有能力去調節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連稅都收不上來,那這朝廷又能維持多久呢?

“哎。”萬士和連連搖頭說道:“萬曆二年的時候,黎牙實一句話罵了大明四遍,陛下都被氣到了。”

黎牙實在萬曆二年時候,多少有點皈依者狂熱,對大明熱愛超過了大明人,他站在皈依者的立場上,戴著有色眼鏡,問大明皇帝:

[大明這麼小的衙門,這麼廉潔,如此廣袤的土地物產豐富稅收穩定,朝廷可支配的財貨那麼多,為何會擁有如此高的財政虧空?連皇陵的工費都要拖欠。]

一個縣的知縣、縣丞、主簿是領朝廷俸祿,剩下的都不在大明官員的統計口徑之中,都是不入流,明麵上一個縣隻有三個官員,但其實養著整整三千人,黎牙實覺得大明是個小朝廷,但其實大明朝廷臃腫無比。

黎牙實看朝中大半都是清流,光看那些清流們的主張,無論是誰,都會說,大明那麼廉潔!

大明廣袤,名義上的稅,比整個泰西加起來都要多得多,但朝廷就是窮的叮當響。

大明臃腫、腐敗、收不到稅、巨大財政虧空,黎牙實僅僅用一句話,就硬生生的罵了大明四遍,成功成為了大明笑話之一。

“裁撤稽稅院是不可能裁撤的,大家都難,就勉為其難吧。”張居正歎了口氣,作為大明舉重冠軍,他清楚,真的把稽稅院裁撤掉,大明這個家得散。

稽稅院,就是這麼一個不合法但合理的衙門。

“需要修訂稽稅院稽稅細則。”王崇古站起來說道:“從幾個方麵,對稽稅院進行變革,要不然再這麼下去,稽稅院就要在廣泛反對之中,功虧一簣。”

“隻有稽稅細則能夠確定,並形成法例,稽稅院才能長久,而大明製定的一切稅法,才有實施的可能,否則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稽稅院是大明稅賦極其重要的一股監察力量,負責對稽稅進行查漏補缺。

王崇古端著手,開口說道:“刑部部議,確定了幾條,首先第一條,一戶歲入不足二十銀,一律不得稽稅,不得滋擾小民,每五年定限。”

稽稅也是要成本的,稽稅千戶一般不會為難窮民苦力,但黨羽一定會。

過去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窮民苦力的生產者和勢要豪右肉食者之間的界限,而現在製定的標準是,一戶歲入不足二十銀,這是兜住下限,每過五年都要根據世勢對金額進行修訂。

“第二條,每稽稅千戶最多有五十稽稅班役,不能再多,而且每年都要清點,報聞地方朝廷,除名單上的班役之外,其餘打著稽稅院旗號作亂者,一律按叛逆論罪。”王崇古說到了第二點,限製稽稅院的規模,現在在編就有一萬三千餘,不在編的就無法計算了。

除了這五十名稽稅班役之外,其他都是非法稽稅,限製規模,臃腫僵化都會得到一些改善。

“第三條,定期清汰,將稽稅千戶納入考成法,仍按草榜糊名,底冊填名之考成法,合法合規為第一事項,稅款為第二項。”

“第四條,披露公開,每月初四,張榜公示上月稽稅案例、仍有欠稅、罰金等事項,昔徙木立信,今日張榜公示,也好讓大明百姓知道,這些逃稅漏稅之人,到底膽大包天到什麼程度。”

王崇古侃侃而談,他一共列舉了七條,都是對稽稅院製度修修補補。

萬士和思慮再三,十分肯定的說道:“你這七條,每一條都很不錯,但問題是怎麼去落實呢?總不能讓英雄去查英雄,讓好漢去查好漢吧。”

“那能監察出什麼結果來,典型的揣著明白裝糊塗,等於什麼都沒做嗎?”

張居正重重的歎了口氣說道:“禦史本來是最合適的,但禦史不能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能。”

都察院禦史,是大明最重要的糾錯力量,但這個糾錯力量壞掉了,被絕對精致利己者給全麵占領了,張居正不信任禦史,哪怕是海瑞帶領的都察院,這不是海瑞一個人就能改變的,海瑞隻能決定他自己。

“這群賤儒!什麼事兒,都卡在了這裡,進退維穀!”王崇古麵色變了數變,最終有些頹然的坐下,他的稽稅七條,定的再好,但缺少監察,都是白費心思。

都察院不失靈,大明朝很多製度,都會更加平穩的落實,萬曆維新的步伐,也不會如此艱難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相信一下都察院的禦史呢?”汪道昆作為浙黨黨魁,他有點不確信的說道:“陛下遣戍邊方二百一十人,新的禦史台諫,仔細遴選,還是可以信任的。”

“當初,楊慎帶著人跑到左順門伏闕逼宮之後,二百二十九人或貶、或罰,朝堂清明了十數年,過一點時間清理一遍就行。”

汪道昆覺得陛下做得對,把賤儒都遣戍邊方,正好把坑騰出來,順便把循吏安排到這些比較關鍵的位置,都察院糾錯的能力,可以恢複一些。

“大司空所言有理。”張居正思索了片刻,覺得汪道昆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都察院來來回回被陛下收拾了這麼多次,還是有很大改變的,至少睜開眼就說瞎話的禦史,已經被清汰掉了。

確實可以試著信任一下。

“王次輔,我這裡倒是有個辦法,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萬士和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這也是陛下的辦法,讓人主動報稅,隻要主動報稅,就不會引起稽稅院的注意。”

“他們要是肯主動交,還要稽稅院做什麼。”王崇古總覺得陛下有點異想天開了,陛下一直很英明,但這件事怎麼看都是皇帝在一廂情願。

萬士和麵色極為古怪的說道:“我起初也是這麼認為的,但仔細一想,陛下這個法子,是非常奇妙的,讓人主動納稅報稅,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稽稅院可是很特殊的衙門。”

“王次輔,隻要惹上了稽稅院,不死也得脫層皮,地方上,一些強龍都不見得能壓下去的地頭蛇,惹上了稽稅院,四處燒香拜佛都沒用,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家破人亡。”

皇帝的辦法是填表納稅,這裡麵就涉及到了一個博弈。

隻要有人畏懼稽稅院這個特殊衙門的威嚴,主動納稅,那麼稽稅院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對付那些不肯乖乖納稅的家夥。

有人主動報稅,稽稅院稽稅範圍就會縮小,稽稅院有更多的精力,更加準確、公正的對稅務進行稽查,而越準確、越公正的稽查,就越能加重稽稅院的權威和信譽,就會有越多的人,為了減少麻煩主動報稅。

隻要有人主動,就會有越多的人主動,最後就會在這種循環之下,變成全民主動,讓心懷僥幸之人,無處藏身。

一旦這個邏輯真正建立,慢慢就會形成普遍共識,最終稽稅院隻需要付出極少的精力,就可以完成稽稅任務,而且極大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稽稅院的臃腫、僵化。

“原來如此。”王崇古眉頭緊蹙,他已經完全想明白了這個邏輯,但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他思索再三問道:“大宗伯,這個循環成立的基礎什麼呢?”

“是啊,陛下同我講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就直接問陛下了,陛下告訴我,成立的基石就是稽稅院擁有自己的武裝,稽稅千戶可是暴力部門,督辦的都是緹騎,訓練有素、軍備優良,甚至比京營還要精銳一些。”

萬士和有些無奈的說道:“這個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

“陛下英明。”王崇古看了看自己的稽稅七條,突然覺得這個刑部尚書乾不乾,也沒什麼意思了。

陛下一個法子,比他折騰這七條要高明的多。

王崇古再自我審視了一遍,發現自己其實有點陷入了明公思維之中。

明公思維,就是權力的擁有者,長期擁有權力之後,就會陷入隻要製度設計的足夠精巧,就能夠將政令推行下去的思維誤區,而忽略了各階級之間博弈的重要性。

之前的工會也是如此,他設計的製度再好,弄了半天,弄得自己灰頭土臉。

而周良寅清汰廣靈縣的冗員,也是自上而下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是各階級博弈,自己受不了,求著周良寅解救。

陛下對階級論理解顯得更加深入一些,能夠利用各階級之間的博弈,來推動政令的完善和實行。

陛下這個時候提出了主動報稅的辦法來,是民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納稅共識,隻要不納稅,就有可能被稽稅院找麻煩,而稽稅院已經實行了十二年時間,搞得怨聲載道,也搞得人心惶惶。

擁有一定納稅共識的情況下,主動報稅的循環,就可以推動了,這裡麵有個很討巧的地方,在座的四位明公都是一清二楚的,那就是主動報稅的一定是小戶。

小戶的抗風險能力很弱,根本經不起稽稅院的折騰,主動填報納稅避免麻煩的,永遠是小戶,也是數量最多的。

而大戶一定會想方設法的繼續逃稅,這個時候,稽稅院就可以不管小戶,而是直接奔著大戶去,隻要辦一兩次,就達到了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效果。

“陛下會發行一種麵額不等的稅票,隻能用白銀購買,專門給那些不方便報賬的人使用,麵值從五十到五百銀不等,方便某些不太方便的人納稅。”萬士和十分肯定的說道:“如果不想被稽稅院找麻煩,犯罪也要納稅!”

王崇古呆滯的看著萬士和,看了半天,才目瞪口呆才說道:“他都犯罪了,他還要買稅票交稅,他要是遵紀守法,還能犯罪去?這種稅票,有人會買嗎?”

“有,而且一定得買。”張居正沉默了半天,終於無奈的說道:“這根本就是陛下收的保護費。”

自己教出來的弟子,真的是掉進了錢眼裡,連犯罪分子的稅也要收!


最新小说: 誤入靈網,我吹的牛成真了! 重生漁村:開局趕海喂飽全家 妻心貪婪之誘惑 高冷校花重生了,我直接躺贏 穿越天龍,我拿到了虛竹的劇本 從神雕俠侶開始的超凡之路 綜武:能看穿女俠惡念的我無敵了 安福鏢局之我的玉石能辨敵能尋寶 素心傳 帶著技能去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