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八百零二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

第八百零二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1 / 2)

王崇古想要速勝,三年時間,就要把運河完全修好,張居正反駁了速勝論,海洋爭霸的持續時間,絕非一朝一夕。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了國運,至關重要的勝負手的博弈,絕對曠日持久。

三年?三十年,甚至要做好五十年的長期準備,這絕對是一個漫長的工程。

“不計任何代價,三年修好,把大明萬曆十五年維新的成果全都壓上,都不見得能夠成功。”張居正補充說明了原因。

萬事萬物都要講踐履之實。

大明和泰西關於日不落帝國的競爭,是長期競爭,是數代人之間的競爭,急功近利,隻會因為冒進變得一塌糊塗,一地雞毛,非但不能獲得日不落帝國的霸權,反而會快速衰弱。

張居正更關心萬曆維新的持續、更關心南洋的利益,這是大明的核心利益,甚至比成為日不落帝國都要重要的多。

王崇古麵色通紅,大聲的說道:“元輔是在批評我的急功冒進嗎?”

前吏部尚書楊博說王崇古易怒,就是做事比較急躁,過於追求快字,反而會陷入被動之中。

楊博在的時候,就對王崇古直言不諱的說過很多次,王崇古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缺點,但是這麼多年了,始終無法改正。

張居正立刻說道:“這就是急功冒進!”

“我們對那邊一無所知,水文地理完全不了解,工程的困難完全不清楚,我們即便是要做,也是一點點的做,先探明水文,找到合適的地點,然後修建港口,形成駐地,不斷地伐木墾荒,變成開拓之地。”

“京杭大運河也不是三五年修好的!就像是種地一樣,要伐木變成荒地,再變成生地、熟地、最後變成常田。”

“路要一步步走,飯一口一口吃!”

日落計劃還沒開始,大明內閣首輔和次輔,就形成了十分尖銳的矛盾,一個主張快,一個主張慢。

“二位,二位,莫急莫急,不要急,坐下慢慢說,這不是商量嗎?千萬不要傷了和氣。”沈鯉立刻開始勸架。

現在,還沒有形成決議,門裡吵架,那自然是吵得越凶越好,但吵得太過於激烈,都開始人身攻擊了,這顯然是過了火。

大家都是一心為公。

這首輔和次輔都不一條心,大家互相掣肘,互相使絆子,這活兒也不用乾了,落日計劃也不要執行了,否則落日計劃就會執行成大明落日。

“我還是比較讚同先生的看法。”朱翊鈞十分鄭重的說道:“三年的時間,做不到,三十年到五十年,朕認為是合理的,朕保證,會執行下去。”

“雖然新日運河八字還沒一撇,甚至連在哪修都還沒定數,但運河的兩頭,大西洋那頭叫崇古堡,太平洋這頭,叫太嶽城。”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朱翊鈞做出了承諾,這個承諾是五十年的承諾。

那時候,王崇古就不在了,張居正也不在了,但這個承諾,朱翊鈞會堅定的履行。

王崇古為什麼要速勝?因為他年紀大了,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能活,年紀越大,越想要在死前把活兒全都乾了。

張居正不急,是因為他堅信,陛下會一直英明下去,讓萬曆維新持續下去,他也隻能這麼相信。

朱翊鈞給出了許諾,運河兩頭的城池的名字定了下來,以張居正和王崇古的字號為名。

有了這樣的名字,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徹底修成了,這涉及到了皇權穩固。

“銀子從哪裡來,修這麼一條運河,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沒有銀子去啟動,讓大明軍兵為了大明可能的長治久安拚命,有些一廂情願了。”沈鯉又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錢,錢從哪裡來。

大明國帑、內帑都沒錢了,辦師範學堂還得化緣。

沈鯉多少有點不接地氣,其實給滿餉,大明自然會有人去奉獻,海防巡檢、墩台遠侯裡不全都是窮民苦力,有三成左右,出身很好,最起碼也是鄉賢縉紳之家。

“老庫存銀八百萬銀,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陛下,乾了!”王國光站了起來,說道:“這地方,修好以後,光是抽關稅,要抽多少銀子,想都不敢想啊!”

“陛下,落日計劃,立刻馬上啟動!”

王國光比王崇古還急,存錢不就是為了花嗎?老庫的銀子存了八年了,再存下去也不能生小銀幣!

完全由朝廷撥款,朝廷獨占,海貿規模不斷擴大,這條運河就可以持續獲利!

朱翊鈞伸出手,往下按了按說道:“大司徒稍安勿躁,王次輔的這個落日計劃,就開了個頭,他還沒說究竟怎麼修,坐下坐下,聽王次輔具體說說規劃。”

王崇古開始詳細介紹他的落日計劃。

王崇古麵色為難的說道:“我們首先要派出海防巡檢水上飛,探明堪輿圖,看一看,從哪裡修比較容易,打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這個時間…是無法確定,具體要多久的。”

次輔此話說完,所有人都知道,王崇古認慫了,不求速勝了。

皇帝給出了具體的承諾,就算是他離開了朝堂,離開了人世,也會持續推進計劃。

堪輿水文地理,都是個天大的麻煩事兒。

張居正麵色凝重的補充道:“萬事開頭難,海防巡檢去探索,他們不會使用各種測量經緯度的儀器,這就意味著需要地師、天文生和舟師配合,還需要一批水師精兵保護他們的安全。”

“僅僅是堪輿,可能就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海防巡檢、地師、天文生、舟師,全都是高端人才,大明自己都不太夠用,外派更加昂貴的同時,還十分的浪費。

“堪輿的時間可以縮短。”朱翊鈞笑著說道:“黎牙實在講新世界見聞的時候,提到了一件事,在嘉靖二年時,費利佩二世的父親,曾經打算打通太平洋和大西洋,開始勘測,確定了四個位置。”

“最終確定了一個名叫巴拿馬地峽的地方,並且鋪設了一條穿越地峽的鵝卵石道路,為開鑿運河做準備。”

黎牙實對大明皇帝分享,主要是當個故事去講,告誡皇帝不要好大喜功,不要過於冒進,製定出荒謬的政令來。

前期堪輿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西班牙人,從開始征服運動的時候,就希望修建一條運河打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已經在巴拿馬地峽,修好了鵝卵石道路。

但,最終沒有修建運河。

“那費利佩二世為何不修這條運河呢?”王崇古立刻疑惑了起來,大明解構了海洋霸權本質上是海路霸權。

那費利佩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君王,既然已經堪輿好了,為何不修呢?

朱翊鈞回答道:“黎牙實把原因說的很清楚,費利佩二世從三個方麵考慮,放棄了這條運河的修建,那條小路,已經廢棄了十數年了。”

“首先就是政治,如果打通了巴拿馬運河,太遠了,很容易被總督府全部掌控,到時候,太平洋沿岸的總督府,就會跟巴西總督府一樣,不那麼忠誠了。”

“其次是地理,那邊的環境過於惡劣的,是熱帶雨林,蚊蟲過多,沒有金雞納霜,修建鵝卵石道路的勞工有三萬五千人,死了一大半,最終都沒能打通。”

“最後就是花費太大了,那邊太平洋和大西洋有近一尺的海麵落差,修運河隻能選擇閘式運河,船要上升七丈上山,再下降七丈下山,這需要三到六座閘門,每一個閘門就要680萬斤。”

中原這邊最早的閘式運河,是秦始皇時候修的靈渠,對於大明而言,閘式運河並不少見,6400裡的京杭大運河上,就有好多的閘門,專門為解決不同河道高低差。

比如長安閘,就是宋太宗時候,淮南轉運使喬惟嶽修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複合式運河船閘。

閘門的關閉依賴水流的衝擊力,等到蓄滿水後,開啟底部的出水口放水,讓閘口兩邊壓力差達到平衡後,再打開閘門讓船隻通航,船隻開始上行,如此循環往複,就可以讓大船爬山下山了。

大明的技術力沒問題,京杭大運河6400裡,而巴拿馬地峽的運河段,隻有130裡。

“泰西鑄不出這麼重的閘口來。”王國光眉頭緊蹙的說道:“大明可以修出來嗎?修出來可以運過去嗎?”

大明的鐵鍋是大宗商品,是大明除棉布之外的最大宗商品,大明的高爐煉鐵技術,在漢代就已經有專門的鐵官,河南十八個鐵冶所至今仍有遺跡尚存,而泰西的高爐煉鐵還要再等二十年。

對於泰西而言,一個閘門就要680萬斤,完全無法去想象,做不到,隻能放棄。

“可以,分開澆築,到地組裝就行。”王崇古回答了這個問題,閘門的問題好解決,大明的匠人們可以分開澆築,到地方再組裝就是,一個閘門,十二條馬船就能拉過去。

王崇古眉頭緊蹙的說道:“陛下,這個閘式運河,是不是不太方便啊,這進水放水,都是浪費時間,不利於過船,為何不修成平麵直通式的運河?”

太平洋和大西洋隻有一尺的高低差,如果不用上山下山,這一尺高低差,幾乎等於沒有,甚至隻要兩道蓄水閘,就能更快的過船。

“如果要修平麵直通式運河,土方作業太大了,至少要十億土方。”朱翊鈞立刻搖頭說道,黃河歸故就是十億土方,要五十萬力役,六年時間才能修好。

而且這十億土方,隻是個約數,真的做起來,指不定要多少力役才能填這個坑,哪怕將時間延長到三十年工期,也要十萬的力役。

這七丈的山,船必須要爬。

巴拿馬地峽,如果隻是閘式運河,大明有足夠的生產力和決心去修。

“誰來修呢?”沈鯉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即便是修閘式運河,也要十數萬的力役了,大明有這種投射能力,還不如直接攻打麥哲倫海峽。

“夷人。”朱翊鈞平靜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看了一圈說道:“黎牙實說,即便是閘式運河,也要三億土方,以三十年工期論,也要數萬名的力役,隻能購買夷人了。”

“大明和泰西在商貿上的主要矛盾,就是大明什麼都能生產,而泰西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大明,這就是最大的矛盾。”

“現在,他們有貨物賣給大明了,那就是夷人。”

大明商品在傾銷,而泰西人無法提供貨物給大明,造成了白銀的單向流動。

大明無所不有,大明生產力先進,這不是大明的錯,而是泰西人沒辦法從大明身上賺到錢,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但現在,這個矛盾可以稍微緩解一下了,泰西各大總督府有了貨物可以賣給大明了,那就是人。

泰西人有低道德優勢,他們的捕奴隊,可以大量捕奴,賣給大明。

“那個地方作業,每兩千土方大概就會死一個力役。”朱翊鈞看了看,確定沒有中書舍人在後,才說出了這麼一個殘忍的真相。


最新小说: 戒斷反應 下山尋雙親,我靠相術斷生死!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滿級 野火吻星辰 流放,侯門棄女淪為通房丫鬟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