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本書,你還擔心不會寫小說?——《衝突與懸念》全書重點吐血整理_天書神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書神拳 > 讀了這本書,你還擔心不會寫小說?——《衝突與懸念》全書重點吐血整理

讀了這本書,你還擔心不會寫小說?——《衝突與懸念》全書重點吐血整理(1 / 2)

天書神拳!

唯恐天下不亂,乃作家職責所係,責無旁貸。

——雷蒙德·錢德勒

一旦人物攤上了事,攤上了大事,那麼其擺脫困境的千方百計則可美其名曰編排情節。

——巴納比·康拉德

小說是情感體驗之旅。

讓讀者魂不守舍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麻煩纏身的人物。

偉大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人生,隻是把庸碌的部分給剔除掉了而已。

製造麻煩就是你的分內工作,而衝突與懸念則是把你故事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創作工具。

故事的真正精髓就在於此,即記錄人物如何應對高風險、高收益的麻煩事。

從本質上講,故事是圍繞著麻煩展開的,它還有另外兩位摯友,衝突與懸念。

小說首先要建立一個核心的衝突,而懸念負責動力,迫使讀者翻頁向後直到結尾。無論什麼類型的小說都是這樣。

第一部分衝突

1好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者必須以某種方式為讀者創造出一種令人滿意的情感體驗。悲劇曾是戲劇創作的初衷。戲劇創作意在通過激發情感進行宣泄。故事的類型與指向並不重要,隻要讀者的情感被激發出來,逐漸得到強化,並且在讀完最後一頁之後,情感得以最終宣泄出來就行了。

在情感方麵令人滿意的小說必須以死亡為賭注。死亡可以分為三種,肉體的死亡,職場的死亡,心理的死亡。你的小說中必須呈現其中一種以上的死亡。一個沒有達到這個量級的衝突就是薄弱意誌的衝突。

相比其他東西,心理的死亡更能拔高小說的情感層次。

關於成功的小說,我有一個實用的定義,敘述一個人物如何應對即將降臨的死亡,並且讓讀者得到情感方麵的滿足。在每一夜、每一段裡你都必須情感的共鳴。從頭到尾,貫穿一本書的情感要素都要震撼人心。

2為衝突而展開頭腦風暴

可以從下麵幾種方法開始這個訓練過程。

從一個程式化概念開始,或者使用假如……

開始一個意象一個情境一個故事世界一個癖好借用古老的情節一個社會問題最初的幾行對話你的激情聚焦的核心字典遊戲

文字的雙重作用。既有描寫景物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提升衝突的緊張感或者烘托氛圍的作用。

人物要與她在故事中所處的社會環境有衝突,你需要為人物創造這樣的環境。

人物要有個人嗜好。

3衝突的基礎

四種元素可以幫你把基礎打得紮實牢固。

(值得追隨的)主角(生死攸關的)目標正麵對抗精彩的結尾

(1)值得追隨的主角。

故事的世界之所以能夠把讀者緊緊地吸引住。並非憑借作者的思想或者故事場景或者文化氛圍,而是依靠人物。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你的正麵主角或者反麵主角。小說要取得成功,至少要有一個主要人物能讓讀者感覺他是值得追隨的。

正麵主角、反麵主角、非英雄主角

開始創作的時候你就要問自己,你打算讓人物喚醒讀者身上的哪種感覺。

如何利用衝突塑造令人難忘的人物?下麵是你的第一條線索,找出在普通人身上往往並不兼備的兩種感覺,然後把它們注入主角身上。這個衝突很快就能讓人物變得鮮活起來。

人物吸引讀者眼球的因素有三個方麵。膽略、機智、絕妙。

還有一個令人物躍然紙上的因素就是崇高。當人物按照崇高的理想做事的時候,他一般會陷入麻煩之中。當對立雙方就行為的是非曲直相持不下的時候,衝突就出現了。

賦予人物一些缺點,能讓人物接近其他有缺點的人。

人物的意誌力越是強大,他的吸引力就越大。

故事的目標可以有下麵兩種形式,要麼想得到某種東西,要麼想擺脫某種東西。這裡所謂某種東西應該是生死攸關的事物。

針對壞蛋,你要寫一個完整的背景故事。從他過去的曆史中找到那些可以解釋他現在為什麼做壞事的理由。找到一個引發同情的因素。

正麵對抗。處於對立狀態的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能不能通過退避、搬遷或者輕易做出改變進而解決問題?你要注意封閉所有逃生的通道。隻有這樣,對抗與懸念才能逐步走上正軌。

要是你讀過的小說裡有很棒的人物,千萬不要把他們浪費了你要把他們雇傭下來改變他們的性彆或者年齡。或者把他們原封不動地拿過來,再給他們編寫全新的背景故事。久經沙場的作家筆下人物的原型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但要考慮采用一些靈活的手段變通一下。比如把女人變成男人,或者把一個真人的主要性格特點與另外一個人的特點拚接起來。不必因為借鑒現實生活而愧疚,現實生活本就是供你借鑒用的。

精彩的結尾

第一章讓你的小說暢銷,而最後一章才能保證下一部小說的暢銷。

結尾是小說最具挑戰性的部分。結尾需要迎合讀者的心思,而且不能讓讀者預先知道,必須保證讀者有欲知詳情的迫切願望。

結尾必須解決衝突,從而讓大家把懸著的心放回肚子裡。結尾必須把鬆散的情節紮緊打牢,而且要成為畫龍點睛之筆。插入跌宕曲折的劇情、震撼人心的恐怖情節以及出人意料的奇襲。困難的地方在於,你必須使用一種讀者認可的方式來證明這些是合情合理的。

你最好先有一個大致概念約略知道自己想要如何呈現故事的終極。真相然後,你的創作就要逐漸朝著那個終點推進,同時你要知道,那個終點也是靈活可變的。

4衝突的結構

第一幕開局

故事要從亂子講起。小說的開頭要出現混亂,因為亂子就是衝突。

人物驅動與情節驅動

在由人物驅動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內心世界發生的波瀾。對此,他既可以靈活應變,也可以像悲劇中的人物那樣巋然不動。

在由情節驅動的作品中,關鍵要看外部事件給這個人物帶來了哪些變化。

5視角與衝突

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

第一人稱的下麵還有兩個選項,現在時和過去時。

第三人稱兩個選項,有限的第三人稱視角和無限的第三人稱視角。

全知型視角的意思是知道一切,被稱為準上帝視角。敘事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任何時候都可以洞悉任何人物的心靈深處,或者敘事者可以騰空而起,然後像攝像機一樣描述事態。這個視野源於上帝之眼,作者可以靈活自如地把主觀看法強加於人物,其主程度可高可低。

如今,全知型敘事已經很少見了,可是對於某些風格的長篇小說,尤其是長篇史詩性小說來說,這個視角還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它允許作者向讀者灌輸大篇幅的背景信息。但是,你要記住,如果你不知節製地運用這個視角,那麼你的小說就會變得拖遝冗長。

第三人稱的視角更有親切感,而且也能取得同樣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有時候你在一個章節的開端也可以使用全知型視角,等寫到後麵再恢複原來的視角。

用全知型視角寫作的時候,還可以絲毫不透露人物的內心想法。這樣的情況雖屬罕見,可是在某種文學類型中,這個做法還是有效的。可以把視角當做一部攝像機。它能夠捕獲觀眾可以看到的場景。

第一人稱視角創造衝突

第一人稱是讓人物自己講述發生的事情。敘事者沒有親眼目睹的內容都是不能描述的。在使用第一人稱視角的時候,你可以使用過去時態或者現在時態。一般采用過去時態,因為故事源於敘事者對於自己過往經曆的回憶。現在時態讓讀者感覺更接近現場。

第三人稱視角要注意聚焦

第三人稱視角的最大問題是,在同一個場景中,作者從頭到尾都要使用前後一致的視角。然而作者很容易疏忽大意。把視角突然切換到另一個人物身上,或者切換到一個人物看不到的角落裡去。

例子拉姆西跑過街角,感覺到磚頭壓在皮膚上的熱度。尼克就要跟上來了,他可以聽到這個男孩氣喘籲籲的聲音。我希望他能扛得住,他心裡想。

頭腦切換現象會削弱衝突,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讓讀者脫離了人物的切身體驗,而這個人物才是小說的視角人物。隻有全知型的敘事者才能做出類似的視角切換動作。這樣的切換給讀者帶來閱讀障礙。

假如選擇了有限的第三人稱敘事,從頭到尾你都要選擇站在某一人物的身邊,永遠不要從另一人物的視角去看問題。假如處置得到,第三人稱敘事也能與第一人稱敘事產生同樣的現場感。

假如你還允許彆的人物占據第三人稱視角,就是所謂的無限的第三人稱視角。在這種情況下,作者顯然不能在某一具體人物的視角中停留太久。你需要把親臨現場的感覺擴散到各個環節中去。

但是,要遵守下麵這條規則。一個場景,一個視角。假如需要切換視角,你應該發出相應的信號,比如你可以另起一章,或者留下一段空白。

如何選擇視角

1不要使用第一人稱,除非主人公的聲音具有清晰的個性和原創性,而且要有足夠鮮明的態度。

2第一人稱視角有一個誤區,即主人公的敘事中有許多風馬牛不相及甚至離題萬裡的內容。這會把衝突分散、淡化。

3第一人稱便於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假如你選擇這一視角,必須要把人物內心世界的衝突呈現出來。

4第三人稱幾乎可以與第一人稱一樣製造出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隻要你的敘事能做到好像人物自己現身說法一樣。

5要從第三人稱視角學起,保持前後一致。一個場景,一個視角。

6就人物驅動型小說或者所謂文學性小說而言,使用第一人稱視角往往更合適,因為它最適合深入挖掘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衝突。

7就情節驅動型小說尤其是驚悚小說而言,第三人稱敘事是常見的選擇,因為它允許作者在不同視角之間從容切換,同時讓讀者感覺懸念叢生。

以衝突開頭

希區柯克說,一個好的故事就是,生活,剔除了平庸無聊的生活。

三幕劇結構,開頭部分有一個混亂,而且預示著麻煩即將接踵而至。中間部分應該展現主要的對抗,以及隨著故事推進,對抗程度如何逐步升級。最後一幕則隨著衝突的節奏展開,在結束衝突之前,對抗程度逐步加強,維係著讀者的懸念。

開頭

記住下麵的規則。

先行動,再解釋。背景故事或者展示出現在小說的第一章中時,要使用最小的劑量。

兩個方法。給讀者呈現一個現實的場景。而不是籠統的梗概。另外,你還需要透過一個人物對話場景把其中的衝突凸顯出來。對話場景中至少有兩個打著不同算盤的人物,這樣一來,場景中自然就具備了潛在的對抗性。

幸福國的黑洞

抒情的誘惑

開頭就描寫天氣不是明智的做法。要敢於拒絕抒情的誘惑,彆想以此證明自己高超的寫作水平。把握故事情節和讀者的需要才是你的第一要務。

語氣和視角的模糊

不知道故事的視角在誰身上,要麼敘事者的聲音不甚清晰。

例子.在夜幕下,樹木仿佛是幽靈的骷髏。遠方夜鳥的悲鳴似乎給出了麻煩即將到來的信號。誰也不想在樹林中受困。但是,當時就是這樣的情況。

莉斯扯起毛毯圍緊身體,說,這地方嚇得我毛骨悚然。

這裡的問題是,讀者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處於哪個人物的頭腦中。偏離了當前熱門的視角人物的視野。這就使得故事的開場在讀者看來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修改為

莉斯扯起毛毯圍緊身體,她說,這地方嚇得我毛骨悚然。

樹木映襯在夜空下仿佛是幽靈的骷髏。莉斯耳邊傳來遠方夜鳥的悲鳴,似乎預示著麻煩即將到來。她事先顯然沒預料到會發生受困林中的情況。但是既然到了這步田地,她也隻得想辦法解決問題了。

開頭略作調整之後,我們就進入了人物的思想世界。由於人物才是深深吸引讀者的磁石,所以故事一開頭就應該有人物現身。

在故事的開頭使用廣闊的背景,是不是永恒的真理?假如這樣的背景符合小說的需要與氛圍,當然是可以的。故事開頭的時候可以使用全知型視角,然後再掉進某個人物的視角中去。這是一種久經考驗的保險策略。不過,時代在前進,你要讓讀者與人物產生共鳴,而且越早越好。

使用第一人稱也可能有此情況,所以開場切不可單調乏味。

在前三十頁,每次展示都要簡明扼要,篇幅不超過一個段落。避免信息傾銷。

7中間部分要流暢

lock四要素。主角、目標、對抗、精彩的結尾

行動與反應。小說兩種基本節拍。

目標、障礙、結果

場景的開頭有兩種設計方法,1先設定地點,然後開始行動。2先從中間部分的行動開始,然後按照需要,落實地點的細節。

第一個選項會使節奏放慢。第二個選項則讓情節發展得更加迅速。

電影技術

虛構小說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電影。通過運用諸如剪接、特寫、慢動作等拍攝技巧,我們滿足了當今讀者的需求。我們的技術變成了麵向畫麵想象的翻譯軟件。

場景設置


最新小说: 奧特:賽羅家的小丫頭 救命銀子你們不掏?我選分家暴富 穀荊棘歸來 陸總輕點跪,太太回國搶女兒了 最強賭約係統 天空武者 驚!母胎solo的初戀是影帝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內行 我造機甲被校花曝光,軍方搶瘋了 重啟人生:攜異能問鼎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