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明月!
記憶中,那有草才的洞穴是另置的,因而在幾天後,當阿咦和伏夕各自穿著一身矛草衣服和鞋子,帶著一塊樹枝編織成的大盾牌,和一把長斧出現在族人麵前後,可想而知的,立即引發了一陣陣的驚歎。
這樣的草衣固然穿著有點不適,但是,比凍死要強太多了,更何況,到了冬天,猿人們本要躲在一堆堆雜草裡,那當然更難受。
阿咦立即就被主母選為了下一任的小主母,伏夕則成了阿咦的大夫,而絲族人一向是很和睦的,對此全都很讚同,儘管母係部族中,主母的決定是不需要任何讚同的。
當然,這些用詞,都是張靜濤自身在腦海中對鳥語的翻譯。
次日,大受鼓舞的阿咦開始教族人編製矛草衣服。
她本就年紀小,不能離洞太遠,也很適合躲在洞裡教授和研究編製。
猿人的洞群,則是總有十幾個強壯猿人帶著折來的樹杈和卵石守護的,足以應付花豹、老虎那樣的猛獸,大體上是很安全的,否則,猿人就沒資格成為住洞的強者了。
這便如老虎遇到一群野狗的話,很少會想要捕殺這樣的野狗的,它們隻會回避。
而蠻荒中的猿人,可比野狗要厲害多了,這可不是四肢不勤的都市人,而是時時刻刻帶著武器的強壯野人。
為此,猿人的活動範圍是很大的,這絲族的洞穴裡,樹枝矛草之類的才料也就越來越多了。
阿咦就可以儘情揮霍了,她為了舒服和厚實,有了繩索經驗後,不斷試著皮膚如何接觸矛草才最舒服,一心一意決定要改進草衣,結果還真的成功了,做出了一件用一束束草束成的衣服。
這種衣服,就是蓑衣了。
它穿起來,比普通的草衣要舒服百倍。
當然,蓑衣是後來才有的名字,此刻這隻叫衣。
而這個發音,是因為阿咦平日裡就喜歡咦咦個不停,自身都被人叫作了咦,為此,為了說明這蓑衣是她發明出來的,本就想用咦音來給其命名,但她又認為這是矛草平移發出來的聲音,不像驚訝時要吊高聲音,於是,就把咦音放平了,用了一個平平的衣音。
同時,也是因為阿咦測試矛草接觸皮膚時候,草衣和皮膚之間的摩擦聲,也類似‘衣’音。
而在之後會有蓑衣這麼一個看似古怪的名字,是因為蓑代替了袁。
袁,是以土洞這個‘口’為衣的含義。
這亦就是猿人一詞的由來了。
蓑,則成了草覆於主身為衣,去掉了以洞為衣的依賴含義。
有了蓑衣,便能讓猿人在任何季節天氣都能穿梭於山洞內外,蓑字才用了‘梭’音。
又過了一個月後,族人都鳥槍換炮,用上了樹枝盾和長斧、長矛。
可想而知,到了下一個部族集會的時候,絲族的裝備驚到了所有人,本來不被重視的絲族很可能麵臨被驅逐的危險,可此刻,沒人敢驅逐絲族,隻紛紛來請教絲族這些東西怎麼弄的。
絲族主母則考慮到寒冷和狩獵能力差,應該是各大猿族矛盾多的一個原因,並沒有小氣,而是很無私的,在集會上把簡單編織術傳授給了各個猿族。
隻是,除了一些簡單的編織術,在鳥語還都很簡單之下,其餘事務是很難說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