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蘊含著如何在大自然中獲得鹽水的巧妙生活技術。
可想而知,到了近代,都沒有創造出‘一’字來,隻知道o
e或彆的鳥語的老外,又怎麼可能發明出減法符號‘一’來。
這再次證明了,數學符號,全部出自於人類的唯一文明,華夏文明。
然而,更神秘的‘四’字是如何來的,阿咦卻沒繼續說。
儘管張靜濤在下午的時候,已然忍不住翻了阿咦記錄文字的竹簡,知道阿咦最近的日子中,又創造了出好多好多的文字。
他隻大致看到‘夕’字時,就掠過去不看,總算魂魄穩定,並沒有被迫掉落到戰國去。
接著三之後,阿咦隻講了許多‘口’、‘大’之類的文字。
第二日,阿咦帶著白骨夫人那三十一個女人,去觀看了她們最關心的問題。
那就是阿咦說起過的食物保障。
她們不但看到了各種動物的圈養,還看到了魚塘,以及桑樹林和農田。
阿咦先是介紹了圈養,還給幾個女人吃了鹹鴨蛋。
鹹鴨蛋,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
這是一種比皮蛋還能說明畜牧文明出自哪裡的食物。
馴養了雞鴨的人族,畜牧技術的源頭,華夏人,幾乎是自然而然的,會因醃製一下鴨蛋,就弄出了鹹鴨蛋來的。
並且,世界上會玩鹹鴨蛋的,就隻有華夏中原。
甚至按照風俗來看,還清晰可見,鹹鴨蛋是起源於習慣喝粥的江南。
於是,非常神奇的,看似擅長醃製各種肉類的老外,卻是偏偏是沒有鹹鴨蛋的。
因為他們沒有畜牧業,隻有從純粹的天然打獵弄出來的醃製文化。
即便他們習慣醃製各種肉類,卻偏偏不會想到要醃製鴨蛋,因為他們沒有畜牧業,不會有多餘的蛋給他們醃製。
野外打獵能打到幾個蛋啊,還不是弄來就吃了。
之後,老外們學到了畜牧業,卻因自身隻是盜用了文明,為此,硬生生就沒有想出過鴨蛋也是可以醃製的。
於是,任何國家的老外,都不會弄鹹鴨蛋。
又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文明出自何方的明證。
隻是,阿咦並沒有介紹桑樹,顯然不打算把絲族的核心之一,蠶絲的秘密告訴眾人,因為蠶絲極為堅韌,阿咦已然在用蠶絲製作長弓,這一秘密,幾乎保留到了近代,為此,在近代,依然隻有中原人會製作絲綢,老外那裡是沒有絲綢的,老外的絲綢,全是從東方進口的。
白骨夫人也沒注意到那隻有在餓慌了的時候才可以吃上一些的樹葉子,隻問起了農田。
阿咦道“農田裡,有各種植物,我發現它們被安排在一起種植後,可以長得很好,比如土豆,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有很多食物。”
而洪荒人,當然也不是對植物一無所知的,事實上洪荒人對哪些植物可以吃比現代人可清楚多了。
為此,對植物會枯萎,就如人沒有水喝會死,白骨夫人也是知道的。
白骨夫人就問“如何保證農田有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