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無用之人,何必議和?”
荀彧此言一出,場中眾人麵色皆有所變,賈詡眉頭微挑,郭嘉淡然一笑,荀攸皓目發亮,程昱暗暗頷首,唯有孔融眉頭深鎖又道。
“袁紹士廣民強。其部下如許攸、郭圖、審配、皆是智謀之士;田豐、沮授更有天縱之才,顏良、文醜勇冠三軍,其餘高覽、張郃、麴義淳於瓊等俱世之名將。文若何謂袁紹為無用之人乎?”
荀彧將目光投向曹操,孔融此人忠烈,降漢而不降曹,但曹操對他素來敬愛其才,有意將其收於麾下,於此才喚孔融來做商議。但孔融不知忠誠,一些事情與他多說無益。曹操也是大氣,向荀彧笑而頷首,示意荀彧無需顧慮,大可直言。
荀彧俊秀儀容笑起,甚是好看,且渾身散發著一股浩然正氣,才智淩淩的氣勢。
“袁紹兵多而不整,兵士多無紀律。其麾下謀臣雖多,可惜無一可堪大用。許攸貪而不智,沮授善而無伐,審配專而無謀,郭圖私而無用。唯有田豐可擔大局,但袁本初卻是氣量狹窄之人,田豐剛而犯上,難得袁紹重用。此數人者,各分派係,勢不相容,必生內變!
顏良、文醜,匹夫之勇,一戰可擒。其餘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
反之丞相兵精將猛,謀臣上下一心,法令即行,軍威浩蕩,豈有兵敗之理!若是袁本初敢出兵兵犯,丞相領精銳虎師,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荀彧氣概宏偉,字字浩音,震蕩朝堂,堂下諸士無不昂首挺胸,鬥誌昂揚。這就是荀彧的魅力,單憑一席話,就可振威人心,激發鬥誌,視宏偉為之孱弱!
孔融聽著荀彧氣概之言,宛如那七十萬袁軍,霎時間變得如同蠕蟲螻蟻般無比弱小。孔融心中震驚,口中亦是默然。
曹操喜而大笑,荀彧的一番話,亦令他雄心大起,激蕩不已。
“哈哈哈。皆不出荀文若之料!袁紹敗因不少,而我勝算許多,豈有避和之理!傳我號令,即日起通知各州郡將士,整兵待戰!!”
曹操一言敲定,除孔融外,朝堂各人皆是眼眸聚光,戰意昂然。可知曹操一旦戰敗袁紹,吞食其轄下勢力,即刻就能成為天下勢力最大的諸侯,聚而奪天下之大勢,領地之多,幾乎遍布半壁江山!
曹操愈加強盛,也就代表著他們這些謀臣未來的仕途更為光明,若是曹操當真能奪得天下,他們封王封侯,那自然是不在話下,其子嗣後代皆能位高一等。
孔融默默地看著四周曹操麾下各位謀臣的神色,心中對這些絕世賢才竟甘願為曹操所用,而不知漢室正是急需人才,不禁心有悲涼。孔融假報身體不適,與曹操告退而去。曹操也不強留,任其離走。
有關應對袁紹之事,荀彧、荀攸、賈詡、程昱等人正與曹操各做商計,唯有郭嘉在旁沉默,一直不發一言。這鬼才郭嘉,竟會如此安靜,定然心所盤算。
“嗬嗬。奉孝為何少有發言?可是心中已有妙計?”
曹操笑聲在郭嘉耳邊響起,郭嘉這才回過神來,同時荀彧等人的目光亦隨之集中在郭嘉的身上。郭嘉凝了凝神,先是施禮再道。
“非也。嘉並無在想袁紹之事,想的是另有他人。”
“哦,大敵當下,奉孝竟另想其他。這人到底是誰?”
郭嘉明目微微一縮,望向西方的位置。
“嘉想之人,乃是主公在西邊的至交好友。”
“文不凡?難道他將會影響我與袁本初的戰事勝負?還或是,奉孝擔憂,他會趁我與袁本初激戰之時,趁虛而入,攻打我或是袁本初的轄地?”
曹操頓時神色收斂,眼色驚愕,若非郭嘉提醒,他還幾乎忘了在西北之上,還盤踞著一頭食人大虎。這也難怪曹操一時有忘,自從文翰得了雍州牧之位後,在這一年內再無任何動靜,好似完全失去擴張勢力的雄心。
文翰麾下精兵良多,關羽、趙雲皆是絕世猛將,徐晃、高順又是統兵帥才,再加之他近年新收的張繡、張遼、徐榮三人,亦皆是盛名在外的名將,特彆是張遼,曹操對他心儀已久,未想到他竟被文翰收服,曹操得知後,甚是惋惜。後又聽聞,文翰又收得一員才智超群的謀士,一來即刻被文翰拜為司馬祭酒。文翰目光素來毒辣,凡是收服之人,皆有超凡才華,此人能得文翰如此重用,必然又是個驚世之才。
文翰勢力暴漲,曹操一直將其視為心腹大患,若非文翰這一年實在靜得詭異,曹操又怎會一時間忘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