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主公萬萬不可。三子之中,譚為長,今又居外,擁兵極多。自古廢長立幼,皆爭亂不休,而至家業顛覆。今我軍威稍有挫敗,又逢敵兵壓境,豈可複使父子兄弟自相爭亂,以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主公當下應先以拒敵為重,立嗣之事,毋容多議。否則走漏風聲,必引起譚、熙二人之怨,多生變故。”
袁紹正是躊躇未決。忽有兵士來報,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來。各至冀州助戰。袁紹大喜,當下先依郭圖之勸,擱置立嗣之事,欲要再整人馬,與曹操決一死戰。
而這十一萬兵馬,乃是袁熙、袁譚據守幽、青兩州的大半兵力,若是再有缺失,那袁紹當真到了山窮水儘的絕境。
袁紹孤注一擲,欲要奮身再與曹操一拚,若有奇跡發生,袁紹可暫保家業,得以喘息之機。若之不然,這昔日擁有天下最大勢力的雄主,將要變為一條喪家之犬。
時下,曹操引得勝之兵,氣勢宏揚,軍威無限,正殺往冀州,陳列於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曹操見父老數人,須發儘白,但卻個個精神奕奕,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曹操心中驚異,乃請一眾父老入帳中賜坐。
曹操哈哈一笑,先施敬禮,一眾父老皆驚,連忙回禮。曹操一斂神色,忽然問道。
“不知老丈幾人,多少年紀?”
其中一個看似最是年輕的父老答道。
“我等三人,數我最老,欲近百歲,其餘兩人都有八九十歲矣。”
曹操聽言又是一驚,又見那回話父老,氣定神閒,氣度不凡,又想自己大軍壓境,定是驚擾了鄉民,連忙告罪道。
“我軍士驚擾老丈之鄉,我甚是不安。若是我軍軍士有何犯事,老丈不必顧慮,儘管予我來說。”
那父老卻是微微一笑,忽然神色多出幾分神秘之色,仿佛在回想往事,緩緩而道。
“想在桓帝之時,有見於楚、宋之分,奇景奇象,引得不少奇人異士來望。其中有遼東人‘殷馗’,他善曉天文,夜宿於此,對老漢等言。
見於乾象,正照此間。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拯救此地百姓,若有此人到來,便能得之百年昌盛。今以年計之,已有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野望旺盛,重斂於民,強拉壯丁入仕,民皆怨之。今丞相興仁義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戰,大破袁軍,四十萬袁兵,蕩然全無,正應當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這天荒夜談之言,曹操雖曆來不信,但父老說得極為似真,曹操心裡自然是喜,笑道。
“袁本初尚未攻滅,勝負未分,孟德何敢當老丈所言?”
曹操言畢,遂取酒食絹帛賜老人而遣之。父老數人,皆讚曹操有德,又教與曹操,河岸之水,頗有奇效,他們能得以無病長壽,皆因常喝此水。若曹操信之,可讓兵士飲用。父老數人說罷,紛紛與曹操告辭,徐徐離去。曹操先讓一部分兵士試用,後來那些兵士隻覺疲憊儘去,全身精神奕奕。曹操見河水真有奇效,故而通報各軍,儘數飲之。
不久,曹軍因多日久戰,大多兵士皆是疲乏,且軍中更有不少傷兵。兵士紛紛飲過河水後,疲憊儘去,傷勢亦多有好轉,甚是奇異無比。
大軍得以恢複鼎盛之狀,曹操欣喜無比,當即號令三軍。
“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
於是軍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數日後,忽有斥候來報袁紹聚三州之兵,得十二萬餘,前至倉亭下寨,揚言要與曹操決一死戰。曹操聽罷不憂反喜,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袁本初欲要自取滅亡,上天難救!”
於是曹操提兵前進,大軍因飲過河水,疲狀傷勢轉好,進軍神速,趕至倉亭下好營寨。
次日,擂鼓大動,欲能敲天裂地,兩軍相對,如同巨海長河,撲湧而定,各布成陣勢。曹操引諸將出陣,個個將士氣宇軒昂,威風惡煞。袁紹亦引袁譚、袁熙、袁尚三子及文官武將出到陣前。與曹陣諸將相比,袁陣中那個個無精打采,戰栗不安的將士,當真如犬欲猛虎,兔欲雄獅。
曹操拍馬出陣,全然一副勝者姿態來蔑視敗者,錚錚而喝。
“袁本初,你已計窮力儘,何尚不思投降?望在你我昔日交情,若是你願降我,我尚且留你一席之地。”
袁紹想起往日曹操在他麵前不過是一跳梁小醜,今日竟如此羞辱於他,袁紹豈能忍住,怒火攻心,當即暴聲回喝道。
“曹阿瞞,你休要在這逞威風。我先前失利,不過是遭人所叛,今日我麾下文武上下一心,必能取你項上人頭!!!”
“愚昧!!無知!!!袁本初,你可當真要刀臨項上,才知有悔!”
袁紹大怒,回顧眾將,怒聲吼道。
“誰敢出馬?給我贏下一陣,滅曹賊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