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所有的進化都是以犧牲某些功能為代價的,冬子麵對著這熟悉的環境,回想著與c姨的合作意向,總有一種壓力。
他在心底裡,有一種害怕,把自己繃得太緊。
這個害怕,來源於自己的父親。父親一生,都在努力掙錢的路上。按當時他的條件,他已經儘了自己最大的精力,掙了儘可能多的錢。但是,結局呢?是前麵拚命掙錢,後麵花錢買命。最後,錢沒了,命也沒了。
自從燕子老家鄉村的第一批鴨子出來時,冬子就有這種感覺。冬子開著車,每天往鄉下跑,都是大清早去的,燕子收購完鴨子,已經到早上七八點鐘了。在老家拿點早飯在車上吃,開著車子的冬子,都是被燕子把食物送到嘴邊咬一口、喝一口。
雖然基本操作有小樊與小蔣幫忙,但采購與加工調料,一定是自己進行的,還有,羊肉串,這個傳統的手藝是不能丟的。自己的營業執照,自己的招牌,都是老陳燒烤。更何況,那裡麵,有冬子最珍貴的情懷。上午如此忙亂,中午稍微休息一下,下午又是出攤前準備,一直到出攤,冬子在燒烤爐前忙活,煙熏火燎的,忙得直不起腰來。
體力上的勞累,對於年輕人來說,倒沒有什麼,更重要的是,精力上的牽扯,以至於,你沒時間思考另外的事情。
這天中午,冬子接到c姨的電話,彙報了市場考察的情況後,聽到燕子在外麵詢問的聲音,她還有串羊肉,而冬子卻在床上。冬子睡不著了,他仿佛看到一個輪回。
當年,也是這樣,父親兩頭忙,母親始終沒有閒,這種生活,好像差點什麼。我努力至今,難道還是擺脫不了這種勞碌的命運?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勞動的意義認識不清時,就會產生心理上的倦怠感。冬子想,原來自己隻賣燒烤時,日子過得還算輕鬆。當後來,加入了鹵菜後,日子就被擠滿。如果最後要加上建材,那自己該是怎樣的忙法呢?
燕子倒是很興奮,因為眼前這迅速的財富增長,讓她看到一種可能性,就是暴富。對於一個曆來貧困的人來說,巨大財富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
但冬子,對財富的理解卻沒有那麼急迫。一個人的人生觀,其實在他的少年時期,就已經定型了。定型的原則是差什麼,補什麼。用外國專家的學術話來說人的一生,都在完成自己的童年。
而冬子自己的童年與少年,並沒有缺錢,所以,對錢的理解,大概相當於它是服務於生活的。如果生活中的錢足夠了,就大概行了。如果要付出超額的精力,掙那不必要的另外的增量錢財,而且要失去許多其它的樂趣,冬子是很難下這個決心的。
按今天這個利潤速度,每個月至少可以保持十萬以上的進賬,那一年,收入一百多萬,這個水平,已經超出了冬子的想象了,這比他第一次見到的羅哥等老板們,都要好。更何況,自己拆遷後,有門麵有住房,燕子家人搬過來住,完全有餘。
燕子對生活的要求,幾乎全部可以達到了。這種完成任務的感覺,讓冬子有一種可以歇口氣的想法。
隻是,c姨對自己有恩,自己通過幫她跑業務,來報答她,這是應該的。本來,自己少做些鹵菜,把時間騰出來,幫幫忙,就是占去冬子大量的時間了。
但是,目前的形勢卻容不得鬆勁。村裡放養鴨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閉環,當一個產業鏈出來後,它就具備了獨立進化的威力,讓你不得不跟著它旋轉。
“燕子,你收得太慢了,你每天來,就說明天收我家的,明天就收,結果,我都等了四五天了,多吃些飼料倒沒啥,關鍵是我的新鴨子出來了,它們要場地呢,兩頭照顧,我顧不過來呢。”
“幺嬸呢,你咋養了這麼多呢?密度大了要生病,如果傳染給其它家的,那可不得了。”燕子問到。
“我姐姐家也幫我代養了幾百隻呢,她就在隔壁村,你認識的,不可能不收吧,反正都是一個品種,養的方式也是一樣的,你鑒定了的,沒問題的。”
鄉親要出貨,那燕子這邊,就必須做到應收儘收,但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太多了。
太多了,就意味著要加大加工量與銷售量。燕子雖然在鄉裡喊了暫停,讓大家不要向外村發展,隻按一戶最多五百隻一批的速度供貨,但是,村民們看到有錢掙,悄悄聯合鑽杆的親戚養這,你怎麼好拒絕呢?畢竟,質量沒問題。
按一般市場經濟規律,需求價格曲線的相互關係應該是這樣的。當供大於求時,價格會下降。但是,燕子有兩個底線,卻無法突破。第一,她承諾的收購價,要比鎮上的高出一塊錢,這個不能壞。第二,她不能不敞開收購,不能讓鄉親養的鴨子,無處可賣,讓他們虧本。
是什麼扭曲了這個市場規律呢?是鄉村親情。所以,一旦感情因素進入生意環節,事情就變得非常麻煩。c姨說了一句真理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
看著燕子如此的忙碌,有時邊串羊肉時,也在打盹,冬子心痛不已,他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己的母親。
他不太理解,為什麼燕子要堅持如此拚命,動力何在呢?
其實,這正是因為兩人出身不同所產生的理念差異。對於燕子的經曆來說,對貧窮的恐懼,導致了她對錢的敏感。掙錢本身,就成了她的一種追求。
有人說,希望與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驅動。對於冬子來說,掙錢,其實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當想象中未來的美好生活可以實現時,這種驅動力就會逐漸減弱。
但燕子,卻有雙輪驅動,除了希望,還有恐懼。對貧困的恐懼,導致她對賺錢,有一種不可抑製的動力。
當年,父母也是這樣的,為了給學習並不出色的冬子掙一份家業,為了讓他今後的生活保持著這種,不至於匱乏的境地,父母拚命掙錢,其實也是出於一種對冬子未來的恐懼。可惜,這種努力,結果,他們並沒有預見到。
冬子想勸阻燕子,不要重蹈覆轍,但話又不能直說。
“燕子,我覺得你太累了,我們掙的錢也不少了,何必要擴大規模呢?我覺得,幫幫c姨的忙可以,拿利潤,就沒必要了吧?”
“冬哥,不累的,如果你累了,你就隻管調料的事。燒烤現場,也可以讓小蔣去,大不了加工資就行。如果人手不夠,我們可以招人。你配好了調料,就出去看市場,搞推銷。人家c姨說了的,生意必須按生意規矩做,你不是不想幫她吧?”
冬子好像真被駁得無話可說。
但是,擺在眼前的麻煩,是銷售。不是說這個鹵鴨子的銷售不好,而是,一個攤位,肯定賣不了一百隻鴨子,畢竟,周邊消費能力及人群有限。
日常消費,比如飲食行業,或者是日雜副食商店,按附近居民人口及流動人口比例,是可以算出營業規模來的。如果有競爭者分流這個比例,市場還要小些。
要擴大市場,就必須在另外的地方新擺攤位。新擺攤位,那就得有所放棄。
比如,你營業的利潤,得讓人清楚,你燒烤的方式,恐怕就無法自己來操作。這一切,都是冬子不好接受的。
更何況,如果為了裝修建材的事,放棄對食品行業的專注,冬子也有些不太情願。
究竟作何選擇,以前他都是聽燕子的意見。但目前的燕子,好像是鐵了心的,要做大做強。
廣東佛山的小袁曾經說過,當你預感到有事時,好事不一定發生,但壞事一定會來。
一天中午,燕子看火時,估計迷糊了,把一個鹵桶碰倒了,幸虧是向她身體的另一邊倒下的,沒有產生燙傷,但那巨大的聲音,還是讓冬子從床上彈了起來。
當察看燕子身體沒事後,冬子長吐了一口氣。“燕子,這樣不行,萬一燙傷了,那可咋整?”
燕子卻沒事一樣“萬一燙傷了,你就不娶我了唄?”
“不是那個意思”冬子急了“因小失大,我們少做點,輕鬆點,何必拿命拚呢?”
“莫急啊,冬哥,這隻是偶爾失誤,我以後注意點就行。你安心去睡吧,我收拾一下,這有什麼呢?”
冬子哪裡睡得著。他建議是該請幫手了,光靠小蔣與小樊,支撐不了每天一百隻鴨子的銷售量。
冬子知道,要燕子減少鴨子的銷售與進貨量,是做不到的。至少,暫時做不到。鄉親們的新鴨子,已經在路上,大勢所趨,停不下來。
燕子答應考慮一下,畢竟這個問題,還比較複雜。
首先是質量控製問題,這不僅包括衛生條件,還包括品味保證。當然更重要的是,工序流程及配方保密問題。在銷售上,也有一個利潤率的保密問題。畢竟,一個經曆過全過程的熟練員工,對它的利潤大概是估算得出來的。老板的利潤出來了,那員工對自己的工資待遇要求,也會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