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富來去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富來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 財富來去(2 / 2)

用這個盈餘,來給城市修道路橋梁廣場,建一些標誌性的商業中心或者樓盤,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城市麵貌大變樣。這種投資少見效快的工作,哪個領導不願意呢?

彆說上麵的領導,就是當地的百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城市裡,有了噴泉廣場,有了漢白玉欄杆的石橋,有了高檔閃爍的霓虹燈,有了標準的體育場,哪個不說,城市變好了呢?隻有一種人不太舒服,那些過去曾經當過最靚仔的人,他們發現人人都靚起來了,甚至農村入城的人,村裡麵長得不太好的婆娘,進城後都住進了商品套房時,他們的沒落體驗是最直接的。

因為,他們的老婆既然是村花,卻過得比村裡的平庸姑娘還要差的生活,當然對老公就很不耐煩。有一個嫌棄自己的老婆,是男人生活最大的悲哀。但這種悲哀掩藏心底,無法向他人訴說。

偶爾會碰到幾個當年的工友,拿兩瓶燒酒,擺一碟子花生,在某個角落裡,談論著與自己生活無關的國際風雲,才有片刻的超脫感,才有高入雲端的瞬時優越。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混得很差的男人,如此關注國際局勢的原因。他們掌握的資料太少,分析能力也不行,但他們喝酒時,總是說外國怎麼樣怎麼樣,其實,他們一天也沒去過,大部分人,連飛機都沒坐過,但還是會談論起航天飛機的性能。那是因為,內心苦悶的人,不能談現實,不能談生活,那太痛苦了。再窮也要喝酒的,那是唯一可以超脫的機會,互稱老大的氛圍,讓自己回憶起,當年自己好像也曾英雄。

當然,八一鋼廠老街區,也不是沒有機會,那得等時機。

一般來說,當外圍房子的價格上漲處於平台停滯期時,他們才會以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對老舊小區動手。但這裡有幾個條件。第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按小縣城的財力來說,必須依靠國家的政策與資金。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想都莫想。第二,需要居民的配合,漫天要價的方式,肯定不行。第三,主要以貨幣補償為主,儘量不往賠麵積上去靠。第四,得需要縣財政有一定規模的盈餘。

除此之外,最大的條件是,整個容城,房地產開發進入了下半場。此時才剛剛開頭,第一個街區還沒搞完,老八一鋼廠的老工友們,要忍耐。

但是,他們哪裡忍耐得了呢?最大的困難是,兒子要結婚。老子給兒子娶媳婦,兒子幫父母養老,這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倫理。但今天,他們已經沒時間等待這個時機了。

有的孩子,自己沒出息,等待拆遷這個金手指也有幾年了,卻一直沒有消息。談的女朋友早已遠嫁,而自己在街上做小生意,麵對的都是窮人,哪裡去找錢呢?

按一般思路,這種街區長大的孩子們,最容易在道上混了。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大環境,他們大多數還是走正道的人。為什麼?有人說,父輩們當年混了幾年,下來的場生動地告訴了他們,混不出來的。

這裡有一個故事,那就是有一個叫老丁的在夜市上擺宵夜攤子的老工友,他也是八一鋼廠紅火時,從部隊退伍回來的。當年隻要你是城市戶口,退伍回來,就可以安排正式工作。這跟冬子他爸是一樣的待遇。

老丁當年選擇了當時福利待遇最好的八一鋼廠,可以這樣說,這可能是他當年最現實的選擇了。但是,後來的命運誰知道說得清呢?

剛工作時,正工資隻有幾百塊,卻能夠用得起兩三千元的bb機。現在,容城人均收入已經到了幾千元了,他卻舍不得用幾千元錢的智能手機。

廠子破產後,作為曾經軍人的他,還是有誌氣的,沒有混,而是迅速自己想辦法,搞了一個宵夜的生意,由於乾活爽利、敢下作料,也舍得送啤酒,所以生意還算可以。

一般宵夜的人不餓,隻是出來找刺激的。喝酒,吃菜,得重口味,敢下大蒜與辣椒,讓老丁的攤位,總不缺少回頭客。生意維持了,家庭也就維持了。當年的貌似村花的夫人,也適應了老丁的境遇,畢竟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兒子。

這兒子成績不太好,身體倒繼承了老丁的壯實。於是,被社會上的老大看中,跟著老大混生意了。所謂的老大,其實就是容鋼那個,原來苕貨也尊稱為老大的人。

老丁畢竟正直,勸說兒子不要亂混。當兒子吹噓,自己的老大有多少人,有多少錢,有多大生意與勢力時,老丁再也忍不住了。

他打了兒子好幾巴掌,並且扯著他的耳朵,帶他去看了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就是在街麵,跟幾個原來八一鋼廠曾經當過老大的人麵前,打了招呼。

“你看,這些都曾經是老大,他們也曾經風光一時,今天,後來不都進去了?現在吃啥喝啥?你瞎啊?”

第二個地方,就是把兒子帶到當地的武警中隊門口。

“你看,這才是老大,你看他們的人多不多?真槍真彈的狠不狠?哪個老大拚得過?”

兒子這才算老實下來。但是,兒子等不了,因為他沒找到女朋友。所以說,驅動男生向前的力量,既不是父親,也不是道理,更不是事實。而是女生那種目光。

兒子最後,因為與銷臟有牽連,被判了兩年,現在雖然出獄了,但也沒什麼事乾。在老丁的攤子幫忙,他怕丟人。

要說八一鋼廠老街區,得等到房地產開發的下半場,年輕人都拖老了,那有什麼意思呢?

其實,為什麼這些人沒有變壞,與大時代的發展有關係。就業充分的條件下,在街麵上混,始終形成不了主流。

任何一個容城的年輕人,隻要肯吃苦,莫說在外麵打工,就是在本地,也可以找到養家糊口的工作的。

今天容城的餐館,當個最低端的洗碗工,也有兩千多塊一個月。超市的收銀員,工作輕鬆一些,差不多也是這個工資。更莫說,年輕人學點技術,達到每月收入五千的中檔水平,也不是難事。

八一鋼廠垮得早,各種嘗試做過後,發現,走正路也不是無路可走。許多孩子們對過去父輩的輝煌沒有記憶,所以,有形成了一個底線思維,隻要能夠養家糊口,就可以乾。

這樣一批年輕人成了街區的主流後,年輕人就不會亂竄了。畢竟,前麵容鋼的老大,水泥廠的老大們,都已經栽了,教訓在前,大家都明白。

個人財富的增長,與大時代有關。如果社會處於發展的停滯期時,你收入多了,肯定有人收入少了,處於殘酷的財富存量搏殺期,社會就會變得極不穩定。

但是,當整個社會啟動了發展的車輪,增量財富源源不斷地湧入,進入了興旺的增量社會,到處都會有機會。

劫富濟貧,隻是存量社會的思維。用發展來解決困難,才是最優的方案。經濟學上,有一個帕累托最優,那隻是存量社會的思維方式。而發展思維的優點在於,他可以將整體社會利益最大化,從而讓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得到益處。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在傳統農業社會裡,土地有限,產量有限,此時,父母留下的財產,就是一個衡量。

兄弟分家,老大多了,老二就少了。

但是,如果土地擴張了呢?那整個家庭,就會出現老大多了,老二也多了的,皆大歡喜的場麵。但是地球的土地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要達到這個場麵,有可能是國與國的戰爭,也有可能是大戶對小戶的土地兼並,中國的農業史,其實就是土地流轉的剝奪史。

但是,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土地的產量提高。七十年代以前的人,都有饑餓的記憶,他們在同樣的土地上勞作,比今天的人還要勤奮,但為什麼吃不飽呢?

隻是因為土地的單產太低了。

自從雜交水稻的技術推廣後,化肥與農藥的使用,極大地拉高了土地的單產,把困擾中國幾千年的饑餓問題,徹底解決了。

生產效率的提高,是追求增量最好的辦法。

生產效率從哪裡來呢?從科技來,這是我們能夠通過努力達到的。當然,還有一個,從投資來。西方發達國家人均工資怎麼這麼高呢?因為他們有大錢投資。比如一個修自行車的人,工資永遠趕不上造汽車的人。拋開技術能力,光是投資一個汽車廠,一般人都做不到。

開著汽車拉客掙的,與拉著人力三輪車拉客掙的,錢的數量,完全不一樣。

容城不是不想拉動八一鋼廠老街區的經濟,不是不想改變它的麵貌。他們需要積累出一定數量的投資來。


最新小说: 流動小吃攤:食客天天催我快上班 創造相聲小品,我成為娛樂圈校長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我的年少輕狂 我從遊戲開始,打造科技帝國 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 逆天師尊:徒弟越強我越無敵 你為白月光守身,我離婚再嫁你哭什麼? 不想當大師兄後我開始聽到心聲 穿越我在科技發達的星際苟活 超神:劍術之巔,賽博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