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彭總的提前到來,還是讓冬子有些意外。
“冬哥,要不是小袁結婚,你都不想見我了嗎?”
“哪裡呢?怕打擾了,你現在這麼忙。”冬子說話都有些結巴,不太自然,臉也紅了。可以說,彭總是對自己最好的人,也是自已的貴人,這種毫無保留的幫助與關照,說不清楚原因。他改變了冬子命運的走向,並且幫冬子樹了三觀。
“再忙,那也隻是工作。生活,我們還是朋友嗎?”
“始終,絕對,反正,我再怎麼,也是你帶出來的。”冬子說話零亂,因為內容複雜,不知道從何處開始表達。
“坐坐坐,莫亂說話。冬哥,你來了,我很高興。會議都提前結束了,為的是,多跟你說會話。”
冬子不知道該怎麼感動,隻好準備起身給彭總倒茶,結果,小袁已經把泡好的茶水,遞到彭總手上了。
“你不講義氣啊,冬哥,我都答應好了的,你要代理咱們的品牌,我都可以賒材料,你居然不搞,什麼意思?對我們的產品沒信心?”
冬子詳細解釋了,自己不代理的原因。容城市場容量太小,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更大的規模,所以,找了一個更有能力的代理商c姨。並且,介紹了c姨的基本情況。
“如果你怕丟臉,我看大可不必。我的業績,不是你那一小塊就可以抹殺的。但是,你說,另一個比你有能力的人來做,倒是個理由。畢竟,從我一個銷售經理來說,打開更大的市場是我的職業。但是,從我一個朋友來說,你主動放棄掙錢的機會,還是蠻遺憾的。”
“我沒放棄,至少在容城市場啟動的前期,所有的市場考察以及銷售推廣,我都在做。畢竟人家對我有恩,我得回報。更何況,我是這公司出來的,如果公司產品銷售不好,我怎麼好意思麵對你們呢?我想給你彙報一下,容城市場的大致情況。”
“彆彙報了,你是這行當的老手了,你隻告訴我,有多大的市場容量,我們可以達到多大的占有率。”
直接要結果,根本不需要聽論證過程,這是完全相信冬子的判斷了。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到明年全年,這算是啟動期,大約的市場規模在一千萬以內,我們在同類高端產品的占有率,我估計,按c姨的能力,至少可以占到50以上。你也彆嫌它小,因為容城才剛啟動。按照一般規律,五年後,它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五千萬以上,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每年兩千萬,那不比青山厲害得多?”
彭總當然知道冬子這段話背後的含義。青山的市場規模當然比容城大,但是占有率卻是偏低的。因為,代理商的能力有大小。羅哥的能力,已經使用到極限了,也隻能有那10左右的占有率。而c姨,可以做到50的占有率之上,確實是能乾人。
彭總久曆江湖,知道,高手在民間。當產品具備競爭力後,銷售,其實是拚的代理商的能力。所以,選擇代理商,是銷售經理最需要關注的事情。
“那你呢?你不能光靠幫彆人活,畢竟也要養家糊口的,跟彆人打工?”
“不,我在做食品,現在也在起步階段,成功不成功還不好說,光看目前,利潤還可以。”
“你會做食品?”彭總顯然有些吃驚。
小袁卻大笑起來“彭總,冬哥在西安,就沒給你做過菜吃嗎?”
“有過,羊肉串比較好,我聽他們說的,我自己倒沒嘗過。但是,這隻是個愛好,怎麼想起來做食品呢?這個東西,門檻低風險大,你有把握和滿街的餐館競爭?有多辛苦呢?”
小袁笑到“冬哥可不隻是要燒羊肉串,他在重慶,丁哥跟我說過的,還有傳奇呢。就說烤羊肉,那還隻是他父親傳給他的,他的鹵鴨子,才叫一絕呢。人家是有品牌的人,看不起咱們公司了。”
因為烤鴨子的事,冬子與小袁打電話比較多,所以,小袁算是知道個大概。小袁也從丁哥那裡,聽到一些重慶的事,所以就給彭總講了一遍。
彭總聽了後,嚇了一跳“冬哥,你還真是個人才啊。原來以為,你是搞顏色厲害,搞設計有天賦,結果,你是一個好廚師啊。”
“不會設計的銷售員不是一個好廚師。”小袁玩的這個梗雖然生硬,但是用在冬子身上,卻很貼切,把大家都搞笑了。
“那你的產品呢?莫跟我說,沒帶吧?”彭總伸手要東西。
“我已經做了一百套子,在路上,因為那需要冷鏈運輸,不然怕壞了,我在武漢,有一家從廣東拉冰凍海鮮的車,要返回廣東,我讓他返空時,把我的貨帶過來,估計明天就到了。其中三十套,是給小袁結婚時加一個菜用的。我沒本事,隻有拿這當結婚禮物了。另外的七十套,銷售部三十套,到時候由丁哥拿去分。設計部三十套,由袁哥幫我發。其餘十套,你和孫總各五套。如果你覺得不夠,我回去後再做,再給你發過來。”
小袁聽到這消息,高興壞了。“這可是大師傑作啊,咱們廣東宴席上出現川味鹵菜,這可是個大事。嘿嘿,我這婚禮,有意思了。”
彭總卻有另外的目光,斜著眼睛看了看冬子“夥計,你還真是會設計,銷售水平也是牛,你這哪裡是送禮嘛,你這是在打廣告。”
“我還真沒想到這些,我隻是想表達個感謝,沒想把生意做到這邊來。”
“不管你想不想,你都這樣做了,一個好推銷員,可惜了,居然做廚師了。”
從客觀上講,冬子的產品,如果做得好,在這邊,讓更多人嘗試到,如果有10的人喜歡,就會把名聲傳播出去,那就是他今後的市場潛力了。
“隻是不知道,川菜風格的鹵菜,在廣東,能不能被接受,我怕壞了袁哥的事。”
“冬哥,你炒的菜,我都吃上癮了。我和玲子都不是廣東人,我們吃你的菜,絕對沒話可說。”
“我是說,客人們。”
“客人們?”彭總說到“咱們佛山算是廣東重鎮吧,你想想,這邊有多少川菜館?為什麼有這麼多?因為川菜好吃嘛。咱們廣東人是開放性格,隻要好吃的東西,什麼都敢吃。英雄不問出處,廣東吃遍世界。”
小袁突然冒出一句“連福建人也吃。”大家又哄笑起來。
“冬哥,要是你這產品出了名,要在佛山找代理商,由我來定,行不行?”彭總像是在開玩笑,又像是認真的。
“開什麼玩笑,一個鹵菜而已,哪裡勞你操心。”
“假如我說的是真的呢?”彭總嚴肅起來。
“我這是要當大老板啊。一個上市公司的銷售老總,居然操心我這產品,我哪有那個家業?”
“我有一個直覺,你居然放棄到手的建材生意,隻做食品,恐怕不是情懷兩個字就能夠解釋吧?你是個講感情的人,但你也是有天賦的人,我感覺,你可能從效益上考慮過。老實回答我,你的利潤率是多少?”
“隨著規模的擴大,毛利率肯定是要減少的。但以目前的利潤,可以達到60以上。如果擴大了,保持在30以上,是沒問題的。”
明人麵前不說暗話,冬子在彭總這裡,根本不需要隱藏。
“你看看,小袁,我是說,冬哥有譜吧?搞建材,這個重投入行業,資金投入大,周轉慢,毛利還低。但是搞食品,資金要求少,周轉快,毛利還高,你明白,其中的意思嗎?”
這是一道考題啊,冬子也沒考慮過其中的細節,他隻是因為生存,因為情懷,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事。但關於利潤比較,卻沒有深加考慮。
小袁是學法律的,長年跟銷售打交道,經濟上的賬,已經成了半個行家了。他麵對的彭總的考題,用打比方的方式,算了一下。
假如,同樣投入一百萬,如果做建材,毛利率大約能夠到20,也就是賺得20萬。但這個周轉速度,大概每年能夠周轉5次,也就是說,最好的年化毛利率,是100,也就是賺回一百萬。但這隻是理論上的,如果除掉稅費人工以及銷售費用,包括給彆人的回扣與優惠,都算是銷售成本,最後得到的也隻有五十萬左右。
這個算法,符合冬子在羅哥那裡的觀察。確實,羅哥一年的利潤,做到最好的時候,也就是那個樣子。他已經算是成功的商人了,占儘天時地利人和,也隻能做到如此。
“那你從進貨到賣出去,周期是多少呢天呢?”這是計算的前提條件,小袁必須問清楚。
“一般頭天進貨,第二天賣完。如果以全周期來算,我現在的手工作坊式的操作,算是兩天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