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君自然知道,平原君的名聲,以及他在趙國的地位,不敢怠慢,回禮道“多謝,平原君。”
趙王丹繼位聯合齊國,退了秦國,收複失地,保住了先王的英明,心中大喜,頻頻舉樽相邀。趙國諸臣見王上厚待安平君,也舉樽敬酒。安平君來者不拒,酒量也好,竟然喝了幾壇趙酒,還沒有醉意。
這場慶功酒宴,從夜幕喝到天明方才結束。
又過了一日,平原君來到宮中,麵見趙王丹道“王上,秦國那邊出事了。”
趙王丹正在和平陽君、左司寇趙禹等人商議國政,忽聞秦國出事了,問道“秦國怎麼了。”
平原君道“臣得到一個消息,也明白了秦國為何不戰而退。”
趙王丹也是很好奇,秦國為何不戰而退,忙問道“叔父是什麼消息。”
平原君道“斥候傳來消息說,秦國在魏國為人質的太子,死了。”
“什麼。秦太子死了。”趙王丹聽到這個消息,半響沒有回過神來,又道“叔父,秦太子死了,這消息可當真。”
平原君道“此消息,確信無疑。魏國已經將秦太子的屍體,運送回鹹陽。”
趙王丹納悶道“寡人想不明白,秦太子好端端的,怎麼會死。”
“秦王稷年過六旬,按理說秦太子正在壯年之際。誰曾想到,秦太子就這樣一命嗚呼了。”平原君歎道“秦王老來喪子,豈能不悲。秦王本想將自己的江山,傳承給秦太子,怎知秦太子先走一步。秦王,江山社稷,後繼無人,實在是可憐啊!”
平陽君到沒有半點同情秦王,反而覺得他罪有應得,譏諷道“羋太後、穰侯、華陽君都是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秦王卻囚禁自己的母親,驅逐功臣。上天,看不下去了。故而,懲罰他,奪走了他兒子的性命。”
趙禹想了想,忍不住問道“王上,秦太子有沒有可能得知秦王不孝之舉,被活活氣死的。”
“秦太子素來仁義、孝順。他若得知秦王廢太後,逐四貴。”平原君想了想,又道“倒是有可能。也許,秦太子就是被秦王氣死的。”
“秦王為了權利,太過冷漠,沒有親情。”平陽君也道“秦太子深受秦太後喜愛,從小受秦太後教導,並與四貴親近。秦王廢秦太後,並囚禁後宮,驅逐四貴。秦太子得到這個消息,想不開,一命嗚呼也是有可能的。”
趙王丹思忖少許,問道“會不會是魏國對秦太子下的毒手。”
“魏王畏秦國,是不敢這樣做的。否則,秦國咄咄逼人要魏王交出魏齊,如若不然就屠戮魏國。魏王若有膽量,就當以強硬地態度還回去,怎會讓魏齊逃亡趙國。”平原君頓了頓,又道“我到相信,秦太子是因為不滿秦王之舉,鬱悶而死。”
趙王丹道“叔父,這麼說,到有幾分道理。”
“我聽說啊!當秦王見著自己兒子的屍體,肝膽俱碎,痛哭不已。”平原君大笑道“秦王老來送子,著實可憐啊!”
趙王丹問道“叔父,秦國會不會再次出兵攻伐我國。”
“秦太子的死對秦王打擊很大。秦王,能走出悲傷的陰影都不錯了。再說了,秦國儲君都沒來了。秦王應該考慮立何人為新的太子。秦國深陷一團亂局,自顧不暇,怎會出兵伐我。”
“叔父的意思是說,秦、趙兩國不會再次開戰。”
“我估計短時間內秦國和我國不會有戰事。”
趙王丹見秦趙戰事暫告一段落,鬆了一口氣道“秦國忙於國政,我們西境穩定。趙國也可以安穩些日子呢?”
三日後,趙王丹和平原君、平陽君、樂乘、廉頗等人,正在商議國事。一名侍者前來,行禮道“王上,安平君求見。”
趙王丹聽了,忙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安平君踏步走了進來,行禮道“外臣,拜見趙王。”
“安平君不必多禮,請坐。”趙王丹等他落座之後,問道“安平君進宮見寡人,不知為了何事。”
安平君拱手道“外臣是來辭彆的。”
趙王丹聽他說要走,心有不舍,忙道“安平君,寡人對你不好嗎?趙國不好嗎?”
“非也。”安平君語調誠懇道“趙王對外臣關懷備至。趙國也是好地方。”
趙王丹問道“你為何要走。”
“外臣是齊臣,根在齊國。我奉王命,助趙擊秦。今,此事告一段落。我在趙國日久,也該回齊國,向吾王複命。”安平君見趙王是真心想要他留下,但他是奉王命,助趙擊秦,事情結束,自然是要歸國。
秦、趙之戰,已經結束,趙國也收複失地,安平君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理應回國。安平君請辭歸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趙王丹卻舍不得他離開。不僅趙王丹舍不得,就連與之交好的平原君等人也是不舍。
趙國君臣雖舍不得,但也不能強行將安平君留下。就如安平君所言,他根在齊國,他是齊臣,他們又有什麼理由留下他呢?今,安平君歸心似箭,更是留不住他。
趙王丹看著安平君,半響說不出話來。
平原君也想留住他,忙道“為防秦國,發兵攻我,還請安平君多留些時日。”
安平君道“據聞秦國太子死了,秦王心神俱亂,大病一場。秦國內政不穩,短時間內是不會與趙國結仇。今,抗秦之事,告一段落。外臣留在這裡,也沒有用武之地,故而請辭歸國。”
“寡人與安平君無緣。”趙王丹也知道自己是留不住他,“安平君打算何時啟程歸國。”
安平君道“外臣見過王上之後,就啟程歸國。”
趙王擊掌,八名宦者抬著幾口大箱子,走了出來。趙王丹命人將大箱子打開,裡麵裝滿了許多財寶。
安平君見狀,忙道“趙王,外臣不敢收納。”
趙王丹噙著眼淚道“寡人早就為安平君備好。安平君為趙國立下大功,還請莫要推辭。”
安平君見不收,就會辜負了趙王丹的善意,忙道“多謝趙王。”
趙王丹見他收下,忙道“安平君,寡人送你一程。”
安平君本想拒絕,尚未開口。平原君也開口道“我等也送安平君。”
安平君見推辭不過,行禮道“多謝諸位,看得起我。日後若有用的到外臣的地方,請儘管開口。”
趙王丹、平原君等人將安平君送出邯鄲城門,來到郊外。安平君見野外風大,忙道“趙王、平原君,送君千裡終須一彆。我們再此彆過。”
趙王丹和平原君也不多說,拱手相送道“送安平君。”
安平君歸國,趙、秦兩國也沒有再次開戰。然,趙王丹尚未享受和平,一騎快馬,又奔入邯鄲,直入趙宮。趙王丹打開斥候送來的書信,臉色大變道“燕國伐我,北疆告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