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見趙王丹用不可商量的語氣說話,心想“原來,王上心裡早就有了主意。王上不信任廉頗,藺相如等人也不信。”
趙王丹見平原君沒有說話,為了掌握話語主動權,又道“叔父莫非也是來反對寡人?”
“王上以馬服子為將,臣也不反對。”平原君話鋒一轉,又道“臣有一個提議?”
趙王丹見他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問道“叔父請說。”
“臣認為王上將駐守長平的任務交給廉頗。”平原君道“王上拜馬服子為將,開辟新的戰場,征伐秦軍。”
趙王丹思忖少許,問道“如何開辟新的戰場。”
平原君見趙王丹神色緩和了不少,趁勢道“趙主父曾製定伐秦之策。我們開辟新的戰場,王上不如考慮一下。”
趙王丹神色一動,問道“趙主父伐秦?”
平原君高聲道“趙主父以雲中、雁門地勢之利,南下伐秦,直取鹹陽。”
趙王丹見這個計劃太大膽了,問道“伐秦之策,能有效乎?”
平原君也懷疑這個計劃能否伐秦,
正色道“我們隻是開辟新的戰場,減輕長平的軍事壓力,並沒有想亡秦國。”
趙王丹問道“我們還有足夠的力量,開辟新的戰場?”
平原君道“王上,不妨讓馬服子率十萬軍,出擊秦國。”
“叔父從長平回來,辛苦了。”趙王丹也沒有立即做決斷,“這件事,寡人要好好想想。”
趙王丹送走了平原君,命心腹之人去將樓昌等多名近臣招來問話。趙王丹見該來的人都來了,直接道“平原君讓寡人開辟新的戰場,你們怎麼看。”
眾人神色驚恐,齊聲道“王上,萬萬不能這麼做。”
趙王丹見眾人同時反對,問道“為何。”
“我們開辟新的戰場,隻會增加負擔,導致民生衰敗。”樓昌停下來,又問道“平原君打算如何開辟新的戰場。”
“寡人祖父曾製定伐秦之策。平原君想要寡人,以雲中、雁門之兵,南下伐秦,直取鹹陽。”
一老臣道“趙主父伐秦之策是因為齊、韓、魏三國諸侯正麵攻伐函穀關而產生的。如今,秦國徹底肅清了北地義渠之患。上郡、河西郡地勢險要、道路難行。秦國廢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修築長城、關塞。趙主父伐秦之策,是行不通的。”
眾人也道“臣,也不讚成。”
“趙主父伐秦之策,行不通。我們不能開辟新的戰場。寡人應該怎麼辦,才能擊潰秦軍。”趙王丹也覺得眾人之言有理,想要從北往南攻伐秦國,這是不可能的。
樓昌道“臣認為,我們應該增兵,正麵擊潰秦軍。”
趙王丹也是這樣想的,但沒有流露內心的真實想法,愁道“寡人以何人為將?”
眾人齊聲道“馬服子。”
趙王丹心中竊喜,臉色擔憂道“馬服子,沒有經過戰陣。數十萬將士交給他,寡人不放心。”
一宗室道“當年,秦國攻我閼與,先王問及廉頗、樂乘等外姓將領,他們都說不能救援。馬服君以狹路相逢,勇者勝之言,打動了先王。馬服君不曾與秦國交戰,還不是打贏了秦國”
一人道“我國需要馬服君這樣的人,才能擊敗秦國。馬服子是馬服君的兒子,從小耳濡目染,又善兵法,定是我國的馬服君。王上,戰事要速戰速決,不能拖下去。”
又一人道“王上,我們不以馬服子為將,也不行了。如今邯鄲城內,人人都知,王上要以馬服子為將。”
樓昌見趙王丹沒說話,也道“臣在邯鄲聽到兩個消息。一個是秦國害怕馬服君。秦國聽說王上以馬服子為將,坐立不安。”
趙王丹沒想到秦國會怕馬服子,問道“寡人以馬服子為將,百姓是什麼反應。”
一人道“他們需要一個新的馬服君。”
趙王丹沒想到馬服子的威望,超過了自己的預期,“樓昌,還有一個消息是什麼。”
“很多人說…”樓昌道“廉頗勾結秦國,謀我邯鄲。邯鄲城內皆傳,廉頗叛國?”
“廉頗叛國?”趙王丹駭然道“你說什麼。”
“這個消息,早已經傳遍了邯鄲城。王上不信,可以問問在座的大臣。”
眾人齊聲道“臣,也聽說了。”
趙王丹看著眾人,驚恐道“廉頗會勾結秦國,圖謀邯鄲,他會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