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看著眼前這位麵如重棗、義薄雲天的關二爺,雖早有預料,心中卻仍不免泛起一絲酸意。
如此虎將,忠勇無雙,卻不能為己所用,實在有些可惜。
他倒是有些理解曹丞相當初的心情了。
不過他深知關羽性情,重情重義,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情比金堅,絕無可能背棄自家兄弟跑來投靠他。
因此劉燁也並未出言挽留,反而露出理解和讚賞的笑容:“雲長之心,本王豈能不知。
如今天下紛亂將起,正需像玄德公這般仁德之士,以及雲長、翼德這等豪傑之輩匡扶社稷。
本王雖然不舍,卻也不能誤了你們兄弟三人的相聚之義。”
劉燁言語懇切,全然沒有上位者的倨傲,讓關羽心中更為感動。
關羽聞言再次躬身一禮:“殿下知遇之恩,雲長沒齒難忘!”
劉燁上前將關羽扶起,接著從懷中取出一個用錦緞包裹的方寸之物。
將其解開後,裡麵赫然是一本紙質古舊卻保存完好的書冊,封麵上《春秋》二字蒼勁有力,隱隱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聖道氣息。
“本王知雲長喜讀《春秋》,並以此明誌,悟得刀法真意。”
劉燁說著將書遞向關羽。
“此書乃是當初北海郡守孔文舉所贈,雖不是孔聖原本,卻也是一位亞聖級人物親筆所書,頗有幾分原本真意。
今日一彆,不知何日再見,此書便贈予雲長,或許能對雲長你的武道有所助益。”
關羽聞言,一雙丹鳳眼猛地睜大,看著那本樸實無華卻來曆驚人的典籍,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自幼熟讀《春秋》,自然深知此物的貴重!
於他而言,簡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然而他還是選擇了拒絕:“雲長在殿下這裡已經所得甚多,此書太過珍貴,某……”
劉燁擺手打斷了關羽接下來的說辭,語氣也變得極為鄭重:“雲長不必推辭。
本王今日贈書,非為其他,隻因天下將亂,社稷傾頹,日後正需要像玄德公與雲長這般忠肝義膽、心係黎民之輩來力挽狂瀾。
希望雲長能借此書,在武道上更進一步。
唯有如此,日後方能更好地匡扶漢室,保境安民。
所以此非本王私贈,乃是為天下蒼生而贈!”
劉燁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直接將贈書的行為拔高到了為國為民的大義之上。
關羽身軀微震。
看著劉燁誠摯的眼神,又看向那本仿佛蘊含著無窮奧義的《春秋》,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他確實感受到了自身刀法境界已經達到瓶頸。
這本亞聖手書,可謂來得正是時候。
再加上劉燁那句“為天下蒼生而贈”,更是深深觸動了他內心的理想與信念。
片刻後,關羽深吸一口氣,不再故作矜持,伸出雙手,極其鄭重地接過了那本《春秋》。
將書小心翼翼放入懷中,隨後對著劉燁深深一揖到底,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堅定:
“殿下今日所言,雲長……銘記五內!
他日殿下但有所需,縱是刀山火海,關某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不是簡單的客套,而是一個將忠義刻在骨子裡的男人在莊嚴地宣誓?
劉燁上前一步,扶起關羽:“雲長言重了,保重!”
“殿下保重!”關羽再次拱了拱手,不再多言,翻身上馬。
最後看了一眼劉燁及其麾下眾將,隨即猛地一拉韁繩,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絕塵而去。
劉燁望著關羽逐漸消失的背影,目光深遠。
他知道,這本亞聖版本的《春秋》,或許將造就一個比原有軌跡更加強大的武聖關羽。
而今日種下的這份善緣,在未來的某一天,必然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我們也走吧。”收回目光,劉燁招呼眾人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