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德陽殿上,鐘鼓齊鳴,百官依序而入。
少帝劉辯一身玄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何太後則坐於一旁垂簾聽政。
“宣,隴西侯董卓,並州牧丁原,溫侯呂布覲見!”
片刻後,殿外腳步聲響起。
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董卓率先大步走入大殿。
他身著一襲侯爵袍服,配合上一臉橫肉以及刻意釋放的迫人氣勢,使得整個大殿的氣氛都為之一滯。
董卓目光隨意地掃過龍椅上的少帝以及珠簾後的太後,象征性地拱了拱手:“臣董卓,奉詔入京,拜見陛下,太後!”
隨後還不等少帝出聲,便自然而然地直起身子。
劉辯剛準備抬起的手不由得僵在半空,“免禮”兩個字卻是無法再說出口。
就在現場氣氛略顯尷尬之際,丁原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大殿。
他神情肅穆,依足臣子禮節,直接就是大禮參拜,表現得一絲不苟:“臣丁原,奉詔入京勤王,叩見陛下、太後!”
“丁愛卿免禮!”劉辯這下子僵在半空的手又能動了,言語中也多了一絲親近。
丁原的出現可以說非常及時。
不僅緩解了劉辯的尷尬,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對漢室的忠心。
而呂布則是落後丁原身後半步進殿。
他身姿挺拔,玄甲外罩錦袍,俊朗的麵容上帶著淡淡的傲意。
他並未像丁原那樣行大禮,隻是微微躬身,聲音洪亮而有力:“臣呂布,參見陛下,太後。”
雖不似董卓那般隨意,但也沒多麼恭敬就是了。
不過有董卓作對比,呂布的行為倒也沒引起朝中大臣的反感。
再說這位可是秦王嶽父,誰敢給他甩臉子?
見人已經到齊,幕簾後的何太後強自定了定神,開口道:“三位愛卿遠道而來,著實辛苦了。
如今京師尚有奸佞未除,致使社稷不安,還望三位能鼎力合作,共……”
然而她話未說完,便被董卓出聲打斷:“太後放心!有本侯在,什麼魑魅魍魎,都能叫它灰飛煙滅!
隻是不知太後口中的奸佞,是指宮中那些閹宦,還是……
這大殿上某些屍位素餐之輩?”
說到這,董卓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文武百官,挑釁意味十足。
丁原見董卓竟然直接打斷太後說話,立刻出聲駁斥:“大膽!朝堂之上,陛下麵前,汝豈可如此無狀!
況且奸佞自有國法裁斷,我等身為臣子,當克守本分,依律而行!”
“哼,丁建陽,在本侯麵前,收起你那套腐儒作派!
本侯這也是為了早點肅清奸佞,以正朝綱!”
董卓對丁原怒目而視,那眼神仿佛要活吃了他。
然而丁原也不是膽小怯懦的主,當即也是瞪了回去,寸步不讓。
眼見如此,太傅袁隗緩緩走出隊列,充當起了和事佬:“隴西後一路勞頓,心係國事,其情可憫。
丁使君恪守臣節,亦是忠心可嘉。
當務之急,是穩定京師,鞏固皇權。
至於朝政大事,還需從長計議。”
袁隗的話看似是在調和,實則隱隱將矛頭引向了十常侍等人,同時還給董卓留了一個可以介入朝政的借口。
“太傅所言甚是。
然京師安危,亦需謹慎。
二位皆率領大軍駐紮在洛陽城外,如何妥善安置,還需仔細商議一番。
以免驚擾了百姓,徒生事端。”
都是千年的狐狸,太尉楊彪自然聽出了袁隗的用意,立馬出來提出自己的建議。
他意在強調規矩,並暗示董卓勢大,不可貿然讓其介入朝堂。
由此,也能看出隨著董卓、丁原兩人的到來,朝堂上基本分成了兩派。
一派以袁隗為首,或明或暗地支持董卓進入朝堂,然後借其力量打破現有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