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石油_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4章 石油(2 / 2)

“德國空軍從未強大到可以執行希望她完成那麼多的作戰任務”。

另一方麵則是美國陸航野馬護航機以及護航技術的成熟乃至戰略轟炸理論的完善。

而到了1944年未,帝國防空戰徹底破產,英美將轟炸線繼續東移以後,德國合成資源廠乃至油田遭到進一步破壞造成了44年未產量的進一步下跌。

此時西線盟軍早已衝入德國本土,總體戰也已經破產,希特勒在指揮部也隻能無奈的用“焦土”這類的計劃作為報複。

38,39年後是德國最後采購燃油的機會,隨後在開戰後德國很快遭到了英國海軍的封鎖,而德國采購燃油的來源則轉向了羅馬尼亞和匈牙利。

但是一個明顯的誤區則在於,人們往往會過大誇大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所能夠的產量,但是實際上合成資源和本土原油轉化的數量遠遠高於進口。

在43年這一點表現的尤其明顯,進口產量大約是270公噸,而合成資源加本土原油則達到了750噸,是進口的將近3倍。

但是代價則是德國本土的煤礦在6年戰爭中遭到了大量開采,而且合成燃料廠造價在1億帝國馬克以上。

當然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英美選擇和德國和談並且開放石油供給,1億馬克能轉換成多少輛老虎豹子呢?

更何況德國人不止修建了1座合成燃料廠,截止到1939年德國就已經準備好了14座合成燃料廠,並且還在建造4座。

同時這些合成燃料廠因為分布密集以及隻要被摧毀關鍵部件就意味著停產,也導致合成燃料廠對於德國而言絕對不是最優選擇。

這也就是為什麼斯特拉瑟並不熱衷於建造大量的石油合成工廠。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把這些資源投入到軍隊建設當中更為劃算。

合成石油在這個時代的成本過高了,這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果有其他的選擇,自然是最好的。

所以在這種方針的指導下,德國開始不惜一切代價在全世界搶石油。

隻要有人願意賣,那他們都買。

當然,為了避免引起英國人的警惕,大部分時候都是由西班牙出麵代為購買。

大量運載著石油的艦隊從各地的產油國出發進入西班牙的港口之後立刻馬不停蹄地將艦隊的旗幟一換,便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往德國的船隻。

德國就通過這種方式囤積了數百萬桶石油。

當然,打仗光有石油還不夠。

德國除了缺資源,還缺人。

有人調侃,二戰中的中國除了人什麼都缺,但是德國更慘,他們甚至連人都缺。

雖然在過去數年,德國已經將軍隊擴充到了200萬人,但是想要打一場世界大戰,200萬人可不夠。

德國除了需要擊敗法國,還得登陸英國作戰,有必要的時候還得向英國的殖民地發起進攻。

如此廣袤的領土,200萬人自然是不夠的。

況且這麼多的士兵上了前線,後方的工廠裡也缺人。

所以說接下來德國就要解決人力的問題了。


最新小说: 存活於病態的世界 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cos真人我成了忍界魅魔 血影騎士團惡魔禮讚 從帝王引擎到超越之王 明主 伽藍舊夢 末世,我搓一顆星球狂囤物資 萬千相遇,都是故事的開始 重返二十歲心動,他才是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