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國卻能以區區發家之地,從微末起兵,經曆數百年,成為如今統治聖元大陸,最強的萬乘之國。
但區區一個泥腿子發難,就社稷分崩離析,宗廟被人毀滅,連阿房宮都被人一把火燒成了平地。淪為天下的笑柄,為何呢?
秦皇久久沉思不語。
鳳台上下,針落可聞。
秦國大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秦皇終於長身而起,走到杜預麵前,深深躬身一禮。
“寡人百思不得其解,請先生教我!”
如此大禮,震驚秦庭。
要知道,自從秦國商鞅變法,一躍成為強國,秦帝就成為了聖元大陸最有權勢、最有威嚴之人!
他以霸主之資、帝王之尊,淩駕在芸芸眾生之上,哪怕是相國張儀見了他,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任何一國使節,見到他都要下跪磕頭。
哪怕同為聖元十國的君主,在盟會時見到秦帝,都要主動恭敬施禮,唯恐觸怒秦帝,引來秦國虎狼之師、刀兵之禍。
哪有人夠資格讓秦帝為之折腰?躬身?行禮?口稱先生?
這分明是秦帝陷入憂思、愁雲慘淡之中,將杜預當成了唯一救命稻草啊
。
張儀氣得發瘋。
他當秦國相國多年,名為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貴為鎮國大學士,但在秦帝麵前卻從來不敢平坐、正視。
杜預區區一個大唐舉人,憑什麼可以讓尊貴的秦帝為之折腰?
秦帝,簡直被杜預洗腦了。
杜預負手而立,接受了秦帝的施禮,淡淡道:“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句話,在秦國上空響徹雲端。
每一個字,都如平地炸雷般,震得秦國人耳膜嗡嗡作響,振聾發聵。
秦帝,五雷轟頂。
弄玉,興奮站起。
張儀,咬牙切齒。
這句話,清晰無誤地表達了杜預對秦國滅亡的教訓總結——歸根結底,是你不實施仁政,導致攻守之勢徹底轉換。
秦帝沉吟良久。
杜預這句話,當頭棒喝,讓秦帝陷入沉思。
不光是秦帝,連吐穀王子、江小白、劉封、孫亮等人,也陷入反思之中。
他們都是太子,也是未來即將掌握大權之君主。
看到大陸第一強國秦國百年積累、卻由盛轉衰,二世而亡的慘狀,他們的心理豈能不受衝擊?
特彆是看那陳勝吳廣起義,星星之火卻以燎原之勢,勢不可擋,蔓延到秦國關內,將不可一世的秦國打得如此淒慘,誰能不深受觸動?深刻反思?
過秦論,已然超過了秦國國境,向四周各國蔓延而去。
杜預喝
道:“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並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
“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過秦論太長,大幅刪減,免得騙字數嫌疑)
聽到杜預叱責,秦皇怒目圓睜,怒不可遏!
弄玉、張儀都驚呆了。
杜預說地如此直接、直白,直擊靈魂,罵得秦皇狗血淋頭,痛徹心扉啊。
連弄玉都不敢這麼直接批評好大喜功的父皇。
杜預卻渾不在意,沉聲道:“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
罵完了秦皇,杜預又去罵將來繼位、接替的秦國太子。
秦二世。
痛批秦二世之昏庸無能、殘暴自私。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裡;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
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杜預說得痛心疾首,沉痛無比,聲色俱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