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幾許!
大晉地域遼闊,風景優美,古跡名勝極多。
張一凡雖然準備返回楚國,但是好不容易來一次大晉,他自然不會就這樣急切的回去,顯然要遊曆一番才不枉來此一趟。
一路南下的過程中,張一凡時而化身遊俠,體會大晉的風土人情。
時而他又恢複修仙者的身份,出入各種坊市購買一些自己需要的靈材靈藥,同時售賣一些不需要的寶物。
不過為了低調,張一凡出貨並不多,而是每次都出一點,等階都不太高,而且他本身會易容之術,基本沒有人察覺,所以一直相安無事。
一連數月,張一凡不緊不慢的遊曆,買了很多大晉的典籍,結合齊雲給的信息,算是對大晉有了一些了解。
大晉與楚國非常不一樣,這裡的人們比較散漫,貪圖享樂,沒有楚國平民那般辛勤,所以整個大晉的民風普遍充滿靡靡之音,不像楚國那般民風彪悍。
這點上張一凡在大晉普通的修仙者身上也體會到了一些。
大晉的修仙之法雖然比楚國精妙,而且修煉物質豐富,大部分修士修煉都相對比較容易一些,修為普遍比較高,但是大晉修仙者戰鬥韌性卻比不過楚國的修士,一旦楚國的修士適應了大晉修士鬥法方式,落敗的往往是大晉修士。
這也與大晉的這種風氣有關。
不過這種風氣的好處就是大晉的商貿極其發達,無論是凡世間還是修仙界,各種物質非常豐富,讓張一凡感歎不已。
在一個小修仙家族的坊市之中,張一凡都可以找到金丹期修士所需要的一些靈材。這在楚國根本不可想象,就算是在江月島這等大坊市之中,他想要找到一些金丹期修士的靈材是很稀有的。
而且大晉的靈石資源似乎格外豐富,所以導致一些寶物的價格也比楚國高出幾成來。因此張一凡售賣多餘的寶物得到的靈石達到了上千萬下品靈石的程度,他可是從沒有這麼多靈石過。
張一凡遊曆到了大晉中部區域,這裡的民風相較北部又有些不一樣。
也許是是儒家勢力的緣故,大晉中部的私塾,書院格外的多,讀書風氣濃鬱,到處都可以看到書生。
這等景象讓張一凡有些嘖嘖稱奇,他很少見到如此景象。
而且這裡的修士大多都修儒道,養浩然之氣,稱之為儒修。儒修是一種全新的修煉形式,進階的重要憑證是修士蘊養的浩然之氣是否濃鬱,甚至一些修行門檻必修要浩然之氣達到一定程度才行。
關於儒修,張一凡了解很少,在楚國很少見,至少他見都沒見過。
為此,張一凡好奇的與大晉中部的一些坊市中的散修交談,了解下儒修的特點,甚至還找機會切磋一二。
經過一些時日,張一凡對儒修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儒修說到底與佛修差不多,隻不過一個讀聖賢書,一個讀佛經,但修行形式差不多。
儒修注重神魂修行,對於肉身不太注重,一身浩然之氣是儒修的所有功法的根基。浩然之氣越濃鬱,修習儒家功法越輕鬆,反之越難。
儒修在功法上對比其他道、魔、佛等並沒有特彆的優勢,但是卻極少受心魔的乾擾,而且浩然之氣無論是攻擊還是防禦都有非常的妙用,沒有明顯的缺點。
還有就是儒修修習儒道講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並不避諱普通百姓,而且還積極入世對世人進行教誨,所以在大晉一所私塾或者書院中基本上都是存在修士的。
張一凡對儒修非常佩服,須知與凡世牽扯越深,因果越重,越到後麵進階越難。
但儒修不畏艱辛,堅持造福世人,這也是大晉民風比較散漫自由的主要原因。
正所謂福禍相依,儒修的浩然之氣能夠消除因果帶來的心魔牽扯,這樣儒修便能毫無顧忌的修行,在大晉開枝散葉,終成一脈。
這讓張一凡大開眼界。
大晉修仙界百花齊放,讓張一凡收獲不少。雖然這些對他修為沒有什麼提升,但是增長了他的見識,開闊了眼界,對於修行之路更加清晰。
一路遊曆,一路修行,張一凡日子過的很快,也很充實。
一日,張一凡遊曆到距離大晉京城近百裡遠的一處名為銀河山的山腳下。
此時正值夏日,夏日炎炎,張一凡此時扮作一個趕路的書生,也找了一個涼棚歇歇腳。
本來張一凡打算直接進京城,不成想他聽到同處涼棚的兩名書生模樣的遊客正在閒聊,說銀河山的一些風景。
“夏兄,聽聞這銀河山中有仙女出現,不知此傳聞可是真的?”
“哈哈,鄭兄,此事當然是真的,你可聽聞蘇大先生的名句‘銀河山裡銀河仙,銀裝素裹弄新顏’,這不就是說的是仙女嗎?哈哈“
“夏兄,你這又消遣在下。誰都知道那是蘇大先生喝醉了酒,誤將銀河飛流濺出的水花當作了飛舞在空中的仙女,那分明說的是銀河飛流的名景,哪裡是什麼仙女啊。”
“鄭兄,就算不是仙女,你今日能見識下銀河飛流的壯觀景象也不虛此行的。不知道鄭兄看過韓老的《銀河山記》沒有?”
“這等名篇在下當然看過,書中韓老寫的太過誇張,這銀河飛流有韓老《銀河山記》中說的兩成好那算我沒白來。”
“鄭兄,你且看好了,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那咱們走吧。”
兩人有說有笑的朝銀河山走去。
張一凡沉吟片刻,看著此刻已不太忙碌的小二,說道“小哥,這銀河山該如何瀏覽啊?”
“公子,您這算問對人了。不瞞您說,我從小就在這銀河山腳下,對於這銀河山的風景很清楚。您彆看這銀河山在咱大晉眾多風景中名聲不是很響亮,但是這景致卻是非常獨特的,一些大文人們留下不少,名作呢。原先這裡可熱鬨了,隻是可惜有些景致需要看時候,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失望而歸,對銀河山很是不滿,眾口悠悠之下,所以導致咱們銀河山名聲差了許多,來這裡的遊客比早些時候差多了。”小二遺憾的說道。
“原來如此。不知道這銀河山有哪些景點?現在最值得看的是哪裡?”張一凡眉毛一揚,接著問道。
“銀河山最值得得看的是銀河飛流了,那銀色飛流直下上千尺,煞是好看。那古時候的李仙人不是說了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銀河山也是因此而來。”小二說起來滔滔不絕。
“那可真是要去見識見識。”張一凡點頭說道。
“剩下的不用找了。”
隨後他放下一錠銀子,直接朝銀河山走去。
小二欣喜不已,暗自下定決心,以後多多向客人們講講銀河山的風景,說不定就能發一筆小財。
銀河山夏天的風景很是宜人,雖然張一凡身為修仙者見識過很多千奇百怪的風景,但是看到這裡的鬱鬱蔥蔥景色卻依舊讓人很養眼。
剛進山中時張一凡就聽到了隱隱約約的水流轟鳴聲,他不禁有些期待。
銀河山銀河飛流最佳的觀景點位於半山腰,雖然張一凡瞬間就能到達,但是他依舊不緊不慢的朝上走著,宛如凡人一般,卻怡然自得。
在向上的路上,遊人三三兩兩,臉上有洋溢著笑容,在這其中有一隊人顯得非常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