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尚書又道:“陛下,揚州府的鹽稅欠了幾年還未上繳。”
豐帝更加沉默了。
揚州鹽業發達,每年的鹽稅更是高達幾百萬兩。
這幾年欠下的鹽稅可不是幾兩幾萬兩,而是高達百萬兩。
君臣兩人大眼對小眼,相顧無言片刻。
豐帝問胡尚書:“愛卿覺得,這揚州府誰去合適。”
胡尚書心中一凜,開始打哈哈:“這朝中眾員,皆是陛下千挑萬挑出的臣子,乃國之棟梁。
陛下認為誰可以勝任,誰就能勝任。”
豐帝瞥了他一眼,不滿意他的回答,“不若,由你去吧。”
胡尚書把錢把的那麼厲害,他覺得胡尚書最合適。
胡尚書:“......”
胡尚書悄悄瞄了眼豐帝,看他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
然而,豐帝作為一個皇帝,哪裡能讓他看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胡尚書決定死道友不死貧道:“陛下,江南各地的稅收一事曆來是趙侍郎主管,臣認為趙侍郎能勝任此事。”
胡尚書說的趙侍郎是戶部右侍郎,是趙侯爺的親弟弟,趙貴妃的親叔叔。
揚州知府是沈家的人,讓趙侍郎去,再合適不過。
豐帝定定地看了胡尚書幾眼,看得胡尚書差點站不住了,這才收回目光:“朕也覺得愛卿這人選不錯。”
胡尚書微微舒口氣,成了,隻要不是讓他去就成。
揚州那灘子渾水,他可不想去攪。
又感慨豐帝用心險惡,這不是讓他來當這個壞人來了麼?
唉,這年頭,當官難,當戶部尚書更難!
真是,悔不當初啊!
瞧瞧隔壁的許尚書,越發的春風得意,再一對比自己的慘境......
同樣是尚書,怎麼他就混成了這樣呢?
翌日早朝,豐帝直接下令,封趙侍郎為欽差大臣,工部任員外郎等人協同,接手揚州重建事務,即刻出發。
臨行前一夜,豐帝秘密傳喚了趙侍郎,吩咐他:“重建揚州為明,徹查鹽稅為暗,可懂?”
趙侍郎拱手:“臣,定不負聖恩。”
出了皇宮,趙侍郎才敢歎氣:“唉......”
“老爺,為何歎氣?”
趙侍郎隻道:“你不懂。”
查鹽稅,哪裡是那麼好查的?
若是那麼好查,豐帝早就把揚州那一乾人等殺個乾淨。
·
西北,距離折子去京城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林冉也沒有等來豐帝的旨意。
“也不知道陛下同不同意用水泥修建城牆?”
周允琛:“陛下肯定同意。”不同意的另有其人。
比如說,胡尚書。
草原於大豐來說一直是一個大難題,草原人勇猛,自小會騎馬。
騎上馬就能上戰場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