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做過盤算,最終才決定來鳳城。
身負軍職,他們沒有隨意選擇的權利,“淩局,我們服從組織安排。”
淩局沒再多說,“很高興你們能來,讓我們建設更美好鳳城。”
營地上千人,除了幾十個火種計劃員,還有小部分是其他基地的軍人,絕大部分是普通幸存者。
跟有基地跟部隊保護的幸存者不同,流浪在外組隊的全是優勝劣汰,無論年齡,智商,或是體能等,他們都更具優勢。
所以這幫人抵達鳳城後,彆看個個瘦成排骨精,卻上演市政跟軍部搶人的熱鬨戲碼。
大建設時代,到處都缺人。
市政各部門齊出動,到招待所舉行麵試招聘專場。
軍部不甘落後,再次舉辦征兵入伍。
短短兩三天,上千人就被哄搶過半,剩下的那些也不愁沒工作機會。
開荒擴土,種樹育林,磚廠,煤廠,食品廠等等,再不濟政府還能給你劃塊地。
隻要氣候穩定,手腳勤快,餓不死人了。
這裡跟新大陸比,簡直就是天堂跟地獄。
放鬆下來,很多幸存者反而精神恍惚,感覺一切都那麼不真實,更像是瀕死前的美好的夢境。
有激進的,連扇自己幾個耳光。
疼得半邊臉發腫,然後又哭又笑的。
反而是身負軍職的鄭偉麗等人,需要靜等上麵安排。
其實他們倒不慌,論功行賞不可能安排得太差,但能不能安排到自己想要的職位,那就不好說了。
四人沒出去逛,反而將她迎進帳篷,“阿寧,火種箱帶回來了嗎?”
很多人都已經找到工作,擠帳篷的人少了,於是四個人分到一頂。
沒有鬼哭狼嚎的風沙,沒有經常手持武器出沒的鷹醬,倒是睡了幾天安穩覺,身體跟精神都好了很多。
“帶回來了,在港口等開箱交接。”
想到半年的遊擊抗戰史,四人不禁心生感慨,跨越重洋幾千裡,它終於回家了。
薑寧開口道,“箱子裡全是太陽能發電裝置,一旦安裝利用起來,極大程度解決了電力的匱乏。”
萬家燈火,有他們付出的血汗。
提到火種箱,鄭偉麗歎息道,“當初為了保住它,還犧牲了幾個人,他們再也沒有回家的機會。”
不止他們,還有那些犧牲的火種計劃員。
都沒有自己幸運,起碼等來了希望,成功抵達新家園。
“生死無常,犧牲的那些軍人,你們可以往軍部報,到時會刻在烈士紀念碑上的。”
話題太過沉重,薑寧連忙岔開,“你們來幾天感覺怎麼樣,生活上有什麼缺的?”
“沒有,這裡比我們想象中的好萬倍。”
來了幾天,哪怕沒有刻意打聽,四人就已經知道薑寧現在的身份。
首長的親女兒,哪哪都是她的事績。
講真,他們到現在還是懵的,薑寧怎麼就突然有了個大佬爹?
身份懸殊太大,而且分開太久,三人有些拘束,倒是陸雨沒心沒肺的樣子,“寧,你真是首長的女兒?”
關於她的身份,張超陸雨還真不清楚。
他們住進新城彆墅區時,宋雅玲母女早就已經離開。
哪怕後來在軍方基地重逢,薑寧也沒提過這茬。
一塊長大的,薑寧沒有隱瞞,“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