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一個人不同。
亦清清扭頭看向那個步子始終如丈量出來似的,走了兩個多小時,都沒有什麼變化的身影。
之前還覺得他一身書卷氣,清瘦的很,怕是體力一般,沒想到十幾裡路下來,連據書裡寫,有八塊腹肌的男二都帶著明顯的疲態,他卻連汗都沒流一滴,全程未發一言,背依舊挺直,步子邁的依舊利落。
“簡直非人哉啊!”亦清清嘀咕了一聲。
雲孤遠看了過來。
亦清清立馬把嘴閉緊,尷尬一笑。
雲孤遠:笑的真傻。
“好了,前麵就到了,那個就是知青點,原來是村裡的大會堂,還是磚房嘞”,趙有田指著一個明顯比其他房子高大些的房子說。
那房子建在一個小土坡上,後邊就是村小。
雖然隻有一層,卻比一般的民房高上一米多,看起來也挺寬闊的。
書中寫,這個大會堂是原來批鬥地主時建的,用的是地主家拆下來的上好的青磚。
大是大,窗戶卻不多,采光也不好,大白天屋裡都黑漆漆的。
後來形勢沒那麼嚴峻後,這裡太陰森,就廢棄了下來,再後來下鄉的知青越來越多,住處不夠,就把這處改成了知青點。
其實就是用土磚把大會堂內部分隔成了若乾個小空間,又壘了些土炕。
唯一的好處就是夏天涼快。
而且空間夠大,分出了許多小房間,基本上人人都能有個自己的小屋子。
亦清清她們走到知青點門口時,有好些個知青在吃飯。
“小周,小趙,你們過來!”趙有田喊道。
一個國字臉的男生和一一個人看起來年紀比她們大上幾歲的女生站了起來。
“他們是新來的知青,你們倆領他們去安頓一下”,趙有田衝這兩人說完,又回過頭來跟她們說,“你們剛來,沒有工分,還是按以前的慣例,隊裡先借你們一些,後麵再還,但你們這批來的早,離秋收分糧還有很長時間,你們還得想辦法自己弄點糧食,看是用公分找鄉親換,或者去縣裡買,不然怕是不夠吃,借給你們的糧食等下我就給你們送來。”
幾人點點頭,她們腳都軟了,早就站不住了,一時間也沒那精力去思考糧食夠吃不夠吃的問題。
趙有田口中的小周和小趙全名叫周強和趙芳,是這裡資曆最老的知青,周強下鄉快五年了,趙芳也有三年了。
亦清清跟在他們倆身後往屋裡走,趙芳還一邊給她們介紹著知青點的情況。
“這些年來的知青,有的托關係回城了,有的嫁給了村裡人,或者娶了村裡姑娘,從知青點搬了出去,現在一共還有八個知青住在這,五位男知青,三位女知青,掛著鎖的屋子就是有人住的,其他的你們可以隨便選。
這屋子的采光不好,所以我們就把中間的巷子頂上的瓦掀了,燒炕也在巷子裡,做飯的話,我們有的人是搭夥做的,有的人是自己開火,灶台的話都是自己搭的,你們現在剛來,還是借的糧,估計老知青們都不會願意跟你們搭夥,所以你們得自己想辦法,下鄉了,一切就要靠自己了,自己去選屋子吧!”
周強和趙芳帶他們走過門廳,到了他們口中的那個巷子裡後,就讓他們自己去選住的地方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