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看著一旁的白起,看著周圍趁著夜色行軍的將士們。
“大將軍,雖然這場戰爭一旦勝利你又將是名震天下,可想過這場戰爭給你帶來的影響。”
白起明白範蠡的意思,點了點頭說道。
“後人看不到為了完成全殲大唐這支人馬,大夏無數人背後付出了多少,隻會知道是我白起指揮大夏將士,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同樣也是我白起全殲了這些人馬。”
範蠡沉默了片刻。
“將軍身上的殺業太重,有傷天和。如果將軍現在願意,現在還可以換下將軍。換彆的將軍來指揮這場戰爭。”
白起哈哈大笑一聲,隨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狂傲,一副舍我其誰的模樣。
“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更何況左右不過是五十萬人馬罷了,全殲就全殲,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背負一次又何妨。”
範蠡看著白起的樣子沉默了片刻,話雖然這麼說,但是他知道白起明白。
很多事情往往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白起如今本就就極具爭議了,身上沾滿了鮮血,將來大夏統一九州,大唐的子民就是大夏的子民。
那麼這場戰役死去這麼多人,背後牽扯甚廣。將來肯定要有人和白起清算這一切的。促進大夏各地人民的大融合。
那幾十萬將士背後也有無數的家人,甚至是盤根錯節的勢力。天下人是殺不完的。
哥哥的舅舅的爺爺的鄰居的妻子的隔壁的老王的兒子的姑媽的哥哥,總要沾點關係。
白起總不能告訴世人,他隻不過是帝國重器的執劍人,執行著由大夏幕後的智囊團本就謀劃布局好的一切計劃執行。
如果把朝中重臣甚至大夏帝君牽扯進來,這更加是他的取死之道。
他獨自認下這一切,最起碼在當世還能譽滿天下謗滿天下。後世的人也隻會記得白起殺神立下的赫赫戰功。
範蠡和白起相交多年,他也不忍心看到最壞的事情發生。
白起看到自己這位老友為自己的擔憂,又是一聲暢快淋漓的笑聲。
“哈哈,少伯誤要為我擔憂。我覺得當代帝君將會是萬古一帝。他會開創一個不一樣的盛世。
有功之臣也不會枉死。你不也說了有些事情不過是最壞的結果罷了。
陸地神仙之境,多麼年輕的陸地神仙之境啊!多麼讓人向往的境界呀,可歎白起今生不能衝破陸地神仙之境了,否則想一直追隨陛下,馬踏天下看儘大夏盛世繁華。
彭祖尚有長年八百,綿壽永世。那我大夏的帝君又該能夠活多久,他在世當威壓天下震懾群臣。我等有功之臣不受陛下忌憚,自然被陛下所庇佑。
再說了,人生在世幾個秋,又何懼生死。大夏為了統一九州付出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又有多少人為了九州的統一而不斷前行。
那些沒有站在幕前如我們這般,享受世人的尊崇,他們殫精竭慮為了統一九州,唯恐出現任何差錯儘可能做到算無遺策。
你我之輩又豈忍將夙願付與東流,又豈能婆婆媽媽的在這裡談論那未可知的將來之事。
今日我白起,當為大夏覆唐之戰,拉開序幕。
我白起殺神之名也當再次響徹九州。
九州必須統一,擋九州統一者無論是誰,也當亡於我白起的兵鋒之下!”
白起說完並沒有再理會範蠡,直接驅馬奔赴前線。
範蠡看著白起遠去的背影,嘴裡嘀咕道。
“是呀,阻擋九州統一者,無論是誰必須亡於大夏的兵鋒之下。我輩之人又怎忍將夙願付之東流。”
大夏群臣派範蠡坐鎮樓蘭策應白起大軍,畢竟幾十萬大軍繞道大唐直奔目的地所在。一旦情況有變,接應白起安全撤回。
關鍵大夏這一次派出了兩支大軍,就是為了全殲大唐李績的這支人馬。
一支大軍由裴仁基為主帥,魏延為先鋒率軍深入佯攻誘敵。
一支大軍由白起為主帥負責完成大夏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