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記,我想和您商量,我們養雞場向公社糧站進購玉米和紅薯等糧食。”
“你們養雞場要多少糧食?”
林清雅想的是先把肉雞出欄的糧食購買了,考慮到資金周轉,等這批肉雞銷售了,再付這筆款項。
畢竟最近天氣越發寒冷,很多野菜凍死了,山上也不好找蚯蚓,學生娃產量也降低了。
雞食方麵隻能從糧食上下功夫。
林清雅又道:“一千斤。”
一千斤不算很大的量,楊書記當場把糧食批給了林清雅,又派人通知了糧站的站長,和林清雅交涉。
林清雅拿著楊書記批的條子,找到站長,和糧食拉到了養雞場。
玉米還得用石碾子磨成玉米麵,才能喂給小雞吃。
林清雅到養雞場的一件事,就是清點小雞的個數。
這雞苗拉回來半個多月了,肉雞也長到快一斤了,蛋雞差不多半斤左右。
肉雞生長速度快,再養殖一兩個月,就能出欄。
王桂梅興奮地拿著雞食倒進雞食料槽,“林同誌,咱們這雞長得好啊,每天活蹦亂跳的。”
林清雅看他們打掃的也乾淨,地上的雞屎幾乎每天都會清理。
雞糞堆積會引起細菌滋生,轉播疾病,必須定時清理。
“對了,雞屎糞便你們怎麼處理的?”
王桂梅說:“我們都倒在後山了。”
林清雅又吩咐道:“這些雞屎糞便都收集起來,我拿到公社去換糧食。”
“成。”
雞是直腸子,吃進去的蛋白質很多沒消化,還殘留在糞便中,經過高溫腐化殺菌發酵,可以用作肥料,還可以喂豬喂牛。
林清雅每天都會檢查雞舍的衛生情況,通風和保暖,嚴格把控,茅草也定時更換。
如今養雞最怕是鬨雞瘟,所以,衛生問題不能小覷。
不過林清雅擔心的是肉雞,肉雞因為生長速度快,比蛋雞容易得病。
所以,隻有等這一批肉雞健康出欄,林清雅才能踏實。
每天都會把雞放到外麵院子的山坡上去跑一會,散養一陣,這樣養出來的雞更健康。
林清雅平日也會幫著準備雞食,她看王桂梅拌玉米粉的時候,加入了鬆針粉,腐葉土和砂石。
林清雅問道:“你這個雞食配方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
王桂梅同誌笑著說:“是林同誌你讓我們看的那本養雞技術大全裡的配方,我們看光喂食玉米粉和菜葉子,小雞不太喜歡吃,就按照書裡配方來養。”
王桂梅又講了鬆針是直接在鬆針樹上采摘的,經過人工乾燥,粉碎,養殖家禽,具有提高抵抗力和生殖繁育能力等功效。
而砂石喂養,可以幫助雞在胃裡攪碎食物。
王桂梅同誌很勤學好問,為了養好雞,她把兩本養雞技術大全都看完了,還會向村裡養雞的人家討問一些實用的方法。
王桂梅負責的蛋雞,宋大誌負責的肉雞,兩個人經常交流養雞技術,把養雞場打整的很好。
兩個月後,第一批肉雞出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