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國,搞了那麼多倉庫,楊奕都沒有感覺到如這次這樣的累。
“好,那麼我們這一單得多賺一些。”舒寧同意。
這幾天,舒寧也累得不行,賺錢不是一天兩天,得細水長流,暴利總是有限的,無法長久。
而且這門生意,很快就有人跟風,競爭大了,利益壓縮就小了,甚至賠錢就會變成常態。
一個小時之後,楊奕問舒寧。
“舒寧,你判斷這批快遞,可以值多少錢?”估算價格,是楊奕的拿手好戲。
但在這些快遞麵前,楊奕的特殊能力根本派不上用場,很可惜了。
“楊奕,我估算這個量,給價到八十萬應該差不多了,我們賺個幾十萬就算了。”舒寧還是比較樂觀的。
“但這些快遞,單件的平均價值,不會超過上一個快遞倉庫裡的快件,但根據數量來估算,八十萬倒也合理,隻不過,我們這次,要壓一壓價格。”楊奕沉吟道。
“沒問題。”兩人談了幾句,就轉身去辦公室找快遞公司的老板去了。
“請坐,喝茶,兩位,倉庫看得怎麼樣了,可以報價了嗎?”老板顯得比楊奕他們還著急。
楊奕沒有廢話,直接應道:“看完了,我們報價六十萬華夏幣。”
老板沒有任何表現,繼續給楊奕和舒寧添茶水,良久才道:“兩位,我不想討價還價,而且也不喜歡討價還價,但兩位的這個報價,不可能拿到這間倉庫的,就是懶得處理,如果有時間,我放幾個人過去,這些快遞不難處理掉。”
被棄的快遞,確實有老板所說的這種處理辦法,而且很多快遞門店,也采用了這種處理辦法。
一堆快遞,讓人一次性買下。
特彆是那種沒有倉庫存放這些快遞的小門店,會乾脆利索地這樣處理掉。
楊奕感覺到了,這老板的倉庫價格可不好搞,他咬得很死,而且也不主動報出自己的心理價位,讓楊奕他們去猜。
這就是華夏人的生意。
玩的就是心理,是一場純粹的博弈。
“這樣吧!老板,我給加點,六十二萬。”楊奕開口道。
既然你不報價,讓我報,那麼我就一點點來,然後觀察老板的神色動作,楊奕再判斷,自己的價格離老板的心理價位差多少。
“喝茶。”老板笑了。
顯然這個價格與老板所想的相關很遠。
“老板,這個價格其實不錯了,而且我粗略看了一些快件,並不值錢,甚至得做垃圾處理,比如幾塊錢的發夾,比如一雙鞋墊,甚至一個烏絲球的。”
楊奕確實好奇,很多人網購的商品,並不值錢,而且這商品本身的價值,遠遠低於快遞費,甚至是數位。
這也是電商行業的奇葩,但知曉的,必然知道這其中的貓膩。
“嗯,這點我認可,但並不全是這樣的東西。”老板笑道。
自己的快遞公司,發的什麼快遞,自己非常清楚。
“好,六十五萬,這個價位已經很高了。”舒寧此時,報價道,言語與動作都表露出來,這是舒寧做了很大的決定才報出來的價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