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棗莊辣子雞,卻是專屬魯菜,是魯菜孔府菜係中的經典菜品。
魯菜三係,
濟南菜以湯品見長,膠東菜以海味聞名,但這兩係都屬地域特色,
而孔府菜,卻是奠定魯菜成為八大菜係之一,以及老四大菜係之一的基礎。
孔府菜,做工精細,烹調技法全麵,尤以燒、炒、煨、炸、扒見長,因製作過程複雜,菜品幾乎樣樣都是精品菜。
棗莊辣子雞,看似簡單,其實工序嚴謹,稍有一步差池,出來的味道就不是正宗的。
舒昆山身為老吃貨一枚,這道菜選得刁鑽。
不過吳嵐無知者無畏,有著傳功秘籍灌輸的專業手法和眼力,
加上唐銘指點,
此刻動作連貫自然,如同之前做水煮肉片一般,絲毫沒有感覺到壓力。
將唐銘殺雞整好的雞塊焯水後,鍋中下油,蔥薑蒜爆香,滑入雞塊,點老抽晃鍋翻炒。
最難的一步來了,翻炒時,在上色的同時,需要不粘鍋。
這中間,把控的是油量,以及翻炒的均勻和速度,要讓雞塊外皮在微炸乾的同時,在耗儘鍋內的水分前提下,做到不粘鍋。
雞塊出來的味道好不好,全看這一步到不到位,
可以說整道菜的精華,都在這一步!
舒昆山在旁邊老眼圓瞪,
他就不信吳嵐能夠不糊鍋!
但很快,舒昆山就傻眼了!
糊鍋?
彆說鍋了,連之前爆香過的蔥薑蒜,都沒炒糊!
吳嵐對鍋鏟和鍋身的掌控力,得心應手,仿佛跟鍋融為了一體似的,哪裡快糊了,就翻炒哪裡,哪裡的肉塊還沒炒乾外皮,微微一抖鍋,肉塊就自然落到了最底層!
直到吳嵐徹底炒好後添加生抽調味上水,
舒昆山還在那揉眼睛!
不可置信!太完美了!
簡直就是神級操作!
舒昆山自己就做過多次這道菜,哪裡能不清楚其中的難度,可以說,沒有十年功夫,數百次嘗試,根本炒不出這道菜的精髓!
但吳嵐的動作,卻是令有十年功夫魯菜大廚都汗顏,
無懈可擊!
不過,此刻吳嵐,根本沒有心思一旁的舒昆山,
吳嵐隱隱感覺自己現在像是進入了一種狀態,
每次在她預感這一步工序已經做到完美,無可挑剔的時候,
唐銘都會恰如其分地說出下一步的工序。
這種默契,讓吳嵐的手完全停不下來,
丟人唐銘切好的小米椒,翻炒添水悶鍋,再次耗儘水分後,等雞塊九成熟時,炒入青椒,
在青椒和雞塊同時熟透後,加鹽調味微勾芡滾湯收汁
綠,醬,紅,三色鮮豔,騰騰熱氣的棗莊辣子雞出鍋入盆,
先用漏勺舀出雞塊,最後鍋內微粘稠的醬色湯汁澆灌,哪怕還沒嘗,隻看一眼,聞一聞,舒昆山的口水就完全吞得停不下來了!
要不要這麼好吃?
啥?
還沒吃?
這還用吃?
誰說不好吃我跟誰急!
舒昆山一點刁難吳嵐的心思都沒了,
這還刁難個錘子,
此刻,他已經屁顛屁顛地跑到了大米鍋前,
想看看大米燜好了沒!
而腦中,舒昆山已經幻想著,待會大米裡澆上辣子雞的湯汁攪拌均勻,再配著辣子雞,先咬一口肉,再吃一口米,最後夾一塊青椒
咕咕咕!
肚子突然叫起來的舒昆山,在揭蓋後,就看到了鍋中燜著的大米,已經足有九成熟了!
而且,他之前臆測什麼糊鍋,不熟之類,
完全都不存在的!
多年動手做菜,舒昆山有自己的眼力,他相信,隻要再有五分鐘,這大米出來,絕對是那種一粒一粒,雖獨立卻又不硬也不粘稠的粒粒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