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相信將來我大明會越來越繁榮昌盛,就是養這樣的兵也不在話下……”
朱棣聽了這話,總算是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自己出征之後,這混賬東西會一意孤行。
“那朕就帶著你的吉言,禦駕親征北伐瓦剌,為我大明打出一個萬世太平!”
話音一落,永樂帝第二次北伐就此拉開了帷幕。
永樂帝以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譚青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為前鋒,驃騎將軍薛祿總領三軍,率五十萬大軍北征。
早在九月份,隨著朱棣指令下達,大軍就已經向北平居庸關一帶集結,準備向宣府地帶彙合。
朱棣此刻率眾將出征,領著三大營精銳,將會直奔北平,待明年開春二月,兵出居庸關,痛擊意欲南侵劫掠的瓦剌軍,肅清整個漠北地區。
親自送走了北伐大軍,朱高煦頓時覺得有些空落落的。
他雖然知道永樂帝此次北伐,將會在忽蘭忽失溫大敗瓦剌部,斬首數千級,瓦剌大軍崩潰敗逃,大明王師追至土刺河,險些生擒馬哈木、太平等瓦剌首領,但是這顆心總是安定不下來。
此次北伐明軍大捷,卻也是一場慘勝,大明也有數量相當的將士陣亡。
畢竟王師深入漠北,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勞師遠征,隻宜速決,本就不利持久作戰。
先天弊病擺在眼前,永樂帝六飛五渡,實際戰果卻有些不儘人意,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縱觀朱老四這五次北伐,世人號稱“五出三犁”,是說前三次都有實際戰果。不過沒有一次成功擒獲韃靼、瓦剌首領,也就沒有實現戰略目的。
第一次、第二次北伐,大明王師都曾與蒙古首領阿魯台、馬哈木等人正麵交鋒,卻未能將其殺死或擒獲,使得韃靼、瓦剌兩部一直都有其自己的領導核心。
“朱老四啊朱老四,希望我的錦囊能助你擒殺馬哈木!”
朱高煦歎了口氣,正準備轉身離去,不料回頭一看,大胖胖正在等著自己。
“老二,嘀咕什麼呢?”
朱高煦翻了翻眼皮,沒好氣地抱怨道“你說老頭子是不是老糊塗了,打仗不帶上我,還讓我留下監國……”
“哎哎,你小子說些什麼混賬話!”
大胖胖趕緊捂住了他的狗嘴,生怕他再蹦出什麼驚人之語。
“老二呐,既然皇上都下旨讓你監國了,你就得扛起監國的職責!”
“不過大哥希望你記住一句話,坐在這個位子上,你代表得就是天下百姓,一言一行都得謹慎再三,否則將會帶來極其巨大的影響……”
朱高煦聽著大胖胖這些絮叨,倒也沒有覺得不耐煩,反倒是心中感到了些許溫暖。
這位太子爺的寬厚仁慈,果真不是作家的。
否則他大可以任由自己胡亂折騰,最後等著被朱老四收拾,哪裡還會這般苦口婆心地警示自己。
隻是可惜,大胖胖隻做了八個月的洪熙帝,就撒手人寰了。
“老大,我怎麼覺著你真瘦了不少?”
“哎哎,你再看看,我真瘦了?”
“起碼得少了十斤!”
“哎哎……喜事!”
一旁的楊榮等大佬,靜靜地看著眼前這兄友弟恭的和諧一幕,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是好。
這畫風,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詭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