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繼續。
不過考場氣氛詭異到了極點。
幾乎所有考生,都親耳聽到了那聲“禁軍何在”的怒喝!
隨後還未等他們回過神來,錦衣衛便衝入了考場,帶走了上百名考生!
這駭人的一幕,就出現在所有考生的眼前,很難不讓他們多想。
好在當朝太子爺及時出現,輕描淡寫地稱有考試串通考官舞弊,這才總算是安撫住了略顯騷亂的舉子考生。
緊接著第二場會試題目下發,一眾考生也來不及多想,立刻聚精會神地開始答題。
於謙同樣親眼見到了考生被錦衣衛抓走,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
要知道坐在這考場裡的考生,可全都是通過州府鄉試的舉人啊!
天下學子一旦通過鄉試中舉,那就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算是候補官員,哪個州府有了空缺,就可以去吏部求官等著吏部安排。
明明已經有著璀璨光明的錦繡前程,可是這些舉子考生卻為了高中進士,竟然選擇舞弊!
於謙很是不能理解,難道功名利祿,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他想不明白,腦子裡一團漿糊,最終化作了一聲長歎。
距離他不遠處的號舍,陳循同樣目睹了考生被錦衣衛當場抓走,赤裸裸地發生在眼前!
這駭人的一幕,令他整個人手腳冰涼。
這裡是江南貢院,大明文人才子薈萃之地,更是神聖的科舉會試考場!
錦衣衛竟然直接闖入此地逮捕舉子考生,端得是個囂張跋扈,恣意妄為!
這些屠夫劊子手,如此囂張跋扈的底氣所在,自然就是那位監國漢王爺了!
一想到這兒,陳循心中頓時對漢王生出了不滿。
先是仗著皇帝陛下的偏愛,多次構陷太子陰謀奪嫡,如今得了監國特權,又重用酷吏黨同伐異鏟除異己,大肆提拔重用心腹黨羽!
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就因為一個漢王爺,變得一片烏煙瘴氣,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而且漢王還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創設學部,在科舉中摻雜公羊學派的思想主張,置天下學子的前途於不顧!
他這位監國漢王爺如此行事,隻怕遲早會惹出大亂子啊!
而且朝廷一片烏煙瘴氣,自己這些士子學子,就算金榜題名步入仕途,又該何去何從?
陳循無奈長歎了一聲,收斂起了紛亂思緒,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試題上麵。
會試考題共分三場,以第一場經義為重,後麵兩場的考題難度較小,且與以往並無差彆,所以一眾考生做起來比較輕鬆,會試考場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雖然貢院考場內恢複了平靜,但是帝都內卻掀起了一場驚濤駭浪。
胡儼郭迪等人案發後的第二日,當朝太子爺與監國漢王爺便舉行了朝會。
文武百官齊聚,等待一個解釋。
畢竟昨日鬨出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
先是太子爺命禁軍關閉城門,封鎖了整個貢院,而後漢王爺命錦衣衛闖入考場當場捉拿上百名舞弊舉子,隨即漢王鷹犬聶興更是直接封了整個翰林院,將七十二名翰林連同他們的家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部打入了詔獄!
這一係列的驚變,直接看懵了所有朝臣,也使得帝都之內人人自危。
誰都不知道,胡儼郭迪等人究竟乾了什麼,惹得太子爺與漢王爺齊齊暴怒,共同出手掀起了這場風浪!
而且,那整個翰林院裡的翰林,連帶著他們的家小,全都被打入了詔獄!
那可是翰林啊!
經過科舉層層選拔出的才子大家!
堪稱大明朝最優秀的那批清貴文人!
甚至是天下縉紳學子推崇敬仰的模範人物!
就這樣全都被打入了詔獄!
你漢王爺究竟想做什麼?
大殿之內,寂靜無聲。
原本偌大一個朝堂,此刻空出了不少位置,而且細心觀察下,就會發現文官一側中出現了許多陌生麵孔。
要知道能夠位列朝堂之人,都是正五品以上的朝堂重臣,手中執掌著不小的權力。
這個令人心驚的小細節,隻能代表一件事情。
漢王朱高煦,在朝堂之上的權柄,正在與日俱增!
朱高煦同大胖胖交換了一下眼神,隨即看向了聶興。
後者立馬會意,朗聲喝道“永樂十二年三月初十,會試第一場結束,考官開始閱卷,然驚現上百份一模一樣的答卷,疑似有人舞弊……”
&n
會試考場,出現了上百份一模一樣的答卷!
這簡直就是驚天醜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