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百官嘩然,議論紛紛。
畢竟大明自開國以來,還從未出現過這等驚世駭俗的科舉舞弊大案!
然而接下來聶興放出的消息,卻是直接將他們震懵了!
“後沈粲曾棨等主考官發覺,那些作弊答卷上竟清一色地出現了大逆不道的謀逆之言,看似舞弊,實為謀逆……”
聽到這話,大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寂靜得有些可怕。
“謀逆”這兩個字,威懾力太大!
無論是誰,隻要沾染上了這兩個字,那下場就隻有一個字,族!
“經錦衣衛查證,原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國子監祭酒胡儼、原翰林侍講郭迪、原翰林……等人,因不滿朝廷創設學部奪走學政科舉之權,采用鼠毫蟻字小吏繼燭之法,向一百三十二名考生傳遞試題答卷,以此製造科舉舞弊大案……”
聽到這話,百官茫然。
這怎麼會是胡儼等人所為?!
即便一手炮製出科舉舞弊案,那也不用寫上謀逆之言啊!
金忠蹇義夏元吉三巨頭沉默了,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漢王朱高煦。
話聽到此處,真相已然明了。
胡儼等翰林想利用此次學部主持的會試,炮製出一場驚天舞弊案,將學部禮部打落塵埃。
漢王朱高煦將計就計,偷換了他們準備的答卷,甚至心狠手辣地寫上了謀逆之言!
如此一來,胡儼等翰林謀逆證據確鑿,且因為他們自身翰林的身份,漢王完全有足夠的理由借此機會推行新政,甚至給程朱扣上謀逆的名頭,將其徹底打落神壇!
畢竟,一手主導策劃這場驚天大案的人,乃是程朱文人的牌麵代表,翰林院的一眾翰林!
三巨頭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最終選擇了冷眼旁觀。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程朱已經毫無反抗之力了。
主動權在漢王朱高煦手中,手握“謀逆”這個大殺器,他即便將程朱斥為“偽學”,天下學子也無話可說!
沒有一個朝廷,能夠容忍一個試圖謀逆的學派,即便它是程朱,那也不行!
朱高煦見火候差不多了,直接開口給此案下了定義。
“此案影響極其惡劣,究其原因,無非是爾等程朱文人,已經忘了何為‘忠君愛國’了!”
“本王這個沒文化的人,都記得你們儒家先賢,曾經說過君子有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怎麼傳承到現在,就剩下你們這些隻知道謀逆作亂的混賬東西?”
麵對漢王爺的斥責,一眾文臣敢怒不敢言。
畢竟,人家不但說的是大實話,而且手裡還攥著“謀逆”這個大殺器!
“老祖宗的東西,都被你們給丟了,還有臉成天張口閉口的儒家聖言,祖宗禮法,本王都為你們感到羞恥……”
好不容易逮著機會,朱高煦那是放開了怒噴,將一眾文官罵了個狗血淋頭,偏偏他們還不敢還嘴。
朱勇等武官勳臣看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通體舒泰。
“此次謀逆大案,涉案者皆是程朱翰林,事實證明這程朱發展到現在,已經不適合如今的大明了,甚至還滋生出了謀逆思想!”
“既然如此,那這程朱不要也罷!學部何在?即刻對科舉官學內容進行修改,參照‘君子六藝’與前朝製度,編纂新的官學教材,製定新的科考內容!”
“此次科考結束後暫停科舉大考,天下士子什麼時候學摒棄了程朱這些謀逆思想,把新學教材學會了,什麼時候再恢複科考!”
解公豹聞言眉頭一挑,當即躬身領命。
他知道,新學教材問世的時候到了!
這是一個完美的契機!
科舉改製,甚至暫停科舉!
聽到漢王這句話,所有文官都蒙了。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漢王朱高煦竟然這麼狠,借著此次謀逆案,要直接將程朱拉下神壇!
畢竟程朱之所以地位崇高,便是因為其綁定了科舉製度,從而確保每一個由科舉入仕的官員,都是程朱縉紳!
但是現在,漢王直接暫停了科舉,還要修改科舉官學的內容,這無異於是斬斷了程朱的根基!
天下學子之所以學程朱讀程朱,甘願成為程朱子弟,正是因為科舉考的就是程朱,程朱掌控了他們入仕為官之路!
你想要做官?
可以,學程朱讀程朱,再去參加科考,就能做官!
但是現在,漢王更改了科舉考試內容,換為其他學派的思想主張,那天下學子會怎麼做?
棄之如敝履!
甚至還會因程朱“謀逆”,而厭惡地踩上兩腳!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公羊,可能是陸學,甚至也可能是其他什麼新學……
但是不管是什麼學派最後上位,在場文官們此刻都清晰地認識到了一點!
程朱,完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