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在一旁靜靜聽著一眾新科進士的議論,覺得好笑到了極點。
這些家夥,因為得知好友陳循同樣選擇了農桑試題,所以很是篤定他絕對中不了狀元。
殿試結束了整整兩日,一眾考生們也或多或少地得知了一些內幕消息。
畢竟這進四百名新進進士中,有著不少人乃是出身於達官顯貴之家,詩書簪纓之族,或者跟某些朝廷巨頭沾親帶故的。
動用這些關係情分,不少新進進士拐彎抹角地打聽到了一些八位讀卷大臣閱卷時的信息,更是知道了四大考題的標準答案。
比如,這農桑考題,考的就是田地,而非糧食人口!
再如,那交趾考題,考的乃是南洋,不止是交趾這麼一塊地方。
至於那些選擇農桑考題,卻寫的糧食人口的考生,正紛紛討論陳循陳鼎為何會進前十,甚至有機會問鼎一甲。
畢竟他們已經向前十求證過,唯有陳循陳鼎二人,是選擇的農桑考題。
這他娘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同樣的考題,人家能考進前十,自己卻是隻有吊車尾!
“按理來說,咱們上次的會元陳循,高中狀元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啊!”
一名身著新科進士官服的新進進士,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不太看好陳循能連中三元。
“年兄此話有理,我覺得之所以陳循陳鼎二人能進前十,應該是朝廷有意分布的名額,畢竟四大考題中農桑連一人都進不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一位新科進士陡然接過了話茬,進行了一波有理有據的分析,瞬間引得了一眾進士的認可。
這話……有道理啊!
於謙在一旁偷偷聽著,都快樂出了聲兒來!
要是讓這些麻瓜知道,好友陳循切中題意,他們還不得羨慕死!
就在眾人的議論聲中,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
咚咚咚!
很快紫禁城午門城門樓的鼓陡然間響了起來,咚咚咚三聲鼓響,撕破了天地的寂靜。
鼓聲一響,文武百官迅速地按照品級職位排好了隊伍,耐心的等待宮門打開。
在禮部官員的提醒下,陳循於謙等四百名新進進士也按照殿試時的順序排起了隊。
片刻之後午門大開,眾人排列整齊地走進午門,一路所見儘是大氣磅礴的宮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將一眾新科進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帶著巨大的震撼,眾人一步步走到了謹身殿,依照官職品秩依次站好。
而陳循於謙等人則排在百官之後,等待太子爺與漢王爺的到來。
驟然間,鳴鞭聲響起,如晴空霹靂!
朱高煦與大胖胖聯袂而來,坐在了龍椅左右兩側。
文武百官跪地行禮,新科進士有樣學樣,同樣跪倒在地。
鴻臚寺卿王善父手持周禮《製》,高聲宣讀了起來。
待他宣讀完畢,小鼻涕將殿試金榜鄭重地遞給了學部尚書解公豹。
解公豹先是向太子爺與漢王爺行了一禮,然後起身看向文武百官與新科進士,在他身後站著禮部與鴻臚寺的傳唱官員。
先是解公豹從第一名狀元開始唱榜,他身後的禮部鴻臚寺官員依次傳唱出來,從殿內傳唱到殿外,直至響徹整座紫禁城!
看到這一幕,所以新科進士都激動得身子顫抖!
因為,鴻臚傳唱,開始了!
“永樂十二年,甲午科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陳循!”
陳循“!!!”
於謙“???”
你大爺!
真中了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