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他這些粗鄙之語,連同漢王朱高煦在內,在場一眾藩王全都轟然大笑了起來。
這個朱桂,真是個活寶。
但是不得不承認,他這故意活躍氣氛,效果顯而易見。
“蜀王府願去!”
“肅王府願去!”
“遼王府願去!”
“慶王府願去!”
“岷王府願去!”
霎時間,接連五位親王發聲,準備前去征伐這中南半島。ъigetv.
朱高煦聞言有些納悶,不太明白眼前這局勢。
蜀王朱椿去可以理解,畢竟他是個文化人,隻能跟著同母兄弟朱桂後麵吃屁。
岷王朱楩去也可以接受,畢竟他原來的封地就在雲南,選一個近點的也好搬家。
但是包括代王朱桂在內的這四大攘夷塞王,一同前去征伐雲南半島是什麼意思?
這他娘地,難不成因為南洋不能跑馬,所以你們去中南半島撒歡?
眼瞅著還有人舉手,朱高煦立馬叫停,確認了讓這六王前去禍害中南半島。
這尼瑪地還在舉手,咋滴你們一個個地都想去騎著大象衝鋒,把中南半島給打穿?
朱高煦特彆留意了一下,洪武年間的攘夷塞王們,已經全都做出了選擇。
秦王晉王早薨,現在是二代三代承襲爵位,兩個沒有眼力見的米蟲暫且不提。
齊王朱榑被廢,穀王朱橞被殺,燕王朱棣成了大明天子。
韓王、沈王、安王三脈去了琉球三國,寧王一脈去了倭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四脈去了中南半島。
至此,昔年的攘夷塞王,都有了自己最終的歸宿。
事情發展到這兒,剩下那些藩王就好解決了,不等他們開口,朱高煦直接全部將他們發配去了南洋開疆拓土。
周王朱橚等親王此刻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因為他們的猶豫和遲疑,結果東海和中南全都被搶光了,現在他們隻能灰溜溜地帶著子孫前去征伐南洋!
南洋啊,畢竟遠在千裡,這一去,誰知道還能不能重回中土?
想著,強行發配南洋的諸王都有些更咽,險些落下淚來。
朱權、朱桂這些個王八犢子,下手真是太快了啊!
朱高煦看著他們,心中同樣鬆了口氣。
“諸位,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不要猶豫遲疑,即刻整軍備戰,前往各自的去處!”
“自明日起,朝廷將會賜予諸王三護衛,每護衛按衛所兩衛配置,合計三萬餘人,兵甲輜重一應俱全,助諸位前往外邦開疆拓土!”
此話一出,諸王狂喜!
三護衛,回來了!
而且人數整整翻了好幾倍!
以往他們的三護衛,最高不過至萬九千人,而且還要去掉儀仗隊等,真正可戰之兵不過五千人。
現在可是整整六個衛的兵力,那可是三萬大明戰兵啊!
有這三萬戰兵在手,什麼地盤打不下來?
一時間,諸王欣喜若狂,儘皆喜笑顏開。
然而朱高煦接下來這句話,卻無異於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地盤,你們自個兒選好了。”
“戰兵,本王也給你們備齊了!”
“規矩,宗藩新製裡麵也講得很清楚!”
“從明日開始,朝廷將會調動衛所戰兵,配合你們遠征外邦!”
“如果你們打不下來,或是有謀逆之舉,不要忘了他的下場!”
朱高煦點了點穀王朱橞的那顆死人頭,威脅意味十足。
諸王見狀再次一驚,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不敢掉以輕心。
朝廷出了這麼大的本錢,甚至給予了自己三萬戰兵,這要是連一塊地盤都打不下來,彆說漢王朱高煦會宰了自己,自己都沒臉下去見太祖高皇帝!
朱高煦見效果達到,也沒有繼續威脅,反倒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
“諸位!我大明朝的太祖帝胄,我老朱家的兒郎!”
“後世百姓,自會證明,爾等今日的選擇,是何等正確!他們同樣會銘記,爾等為我大明、為我華夏做出的顯赫功績!”
“我朱高煦,同樣是太祖帝胄,更是皇上嫡子,理應為諸位做出表率!明日我便會率軍前往北疆,不破蒙古誓不還朝!”
“帝胄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此方有……泱泱大明,盛世華夏!”
在場眾人“!!!”
帝胄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泱泱大明!
盛世華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